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海燕

作品数:17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凝胶
  • 4篇黄芩
  • 3篇延胡索
  • 3篇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生物碱
  • 3篇黄芩苷
  • 3篇肤康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指纹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谱
  • 2篇水溶
  • 2篇水溶液
  • 2篇水提
  • 2篇水提物
  • 2篇酸碱

机构

  • 1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0篇杭州市中医院
  • 2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温州市中医院

作者

  • 17篇杨海燕
  • 6篇岳显可
  • 4篇陈海红
  • 4篇张方坤
  • 4篇甘灿云
  • 2篇朱涛
  • 2篇陈薇娜
  • 1篇樊建霜
  • 1篇马玲

传媒

  • 4篇中国中医药科...
  • 3篇实用药物与临...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4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逆清带口服液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考察四逆清代口服液的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同时考察性状、相对密度、p H、微生物限度等指标。结果:四逆清代口服液性状可受强光影响,同时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表明各项考察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四逆清带口服液符合制剂稳定性的要求,暂定有效期为18个月。
王海锋朱涛杨海燕樊建霜
关键词:稳定性芍药苷
HPLC分析不同蒸制温度下川乌化学成分的变化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HPLC分析不同蒸制温度下川乌化学成分变化情况。方法:在100℃、110℃条件下分别蒸制川乌0、0.5、1、2、4、8 h,测定制川乌中双酯型生物碱和单酯型苯甲酰类生物碱含量,并通过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对川乌蒸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种蒸制条件下,双酯型生物碱水解转化成单酯型苯甲酰类生物碱,110℃在1~2 h完成乌头碱的转化,达到炮制目的。结论:高温蒸制方法简单、可行而且易于控制,可作为代替川乌传统炮制工艺的新方法。
马玲朱涛岳显可岳显可杨海燕
关键词:川乌蒸制双酯型生物碱
浅述HPLC法在中药合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HPLC法在中药合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对近年来发表的HPLC法在中药合剂质量控制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HPLC法是中药合剂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重要方法.结论:HPLC法对中药合剂质量控制的方法比较成熟...
杨海燕
关键词:中药合剂HPLC法
金铃子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金铃子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川楝子、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4.6mm×250m...
杨海燕
关键词:延胡索乙素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延胡索酸碱水提物中生物碱含量比较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酸碱水溶液对延胡索中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和紫堇碱6个生物碱提取的影响。方法用氨水、冰醋酸配制不同酸碱浓度水溶液,供试品加热回流提取;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_(18)(4.6 mm×250 mm,5μm),乙腈-0.6%醋酸溶液(pH 5.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流速1 mL/min,测定6个生物碱及总生物碱含量。结果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和紫堇碱分别在14.34~143.36、12.61~126.07、12.80~128.01、12.22~122.16、15.31~153.14、11.41~114.09μg/m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1%、97.64%、101.41%、96.29%、99.63%、98.74%,RSD值均小于3.0%。结论延胡索不同酸碱提取物生物碱含量有较大差异,酸性提取物生物碱含量均高于碱性提取物。
陈薇娜岳显可杨海燕张方坤
关键词:延胡索生物碱
复方三黄凝胶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建立复方三黄凝胶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考察不同展开剂、不同温度、不同薄层板厂家对复方三黄凝胶中大黄、黄芩、黄柏鉴别的影响,确定最佳TLC条件。结果大黄采用硅胶H薄层板,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7∶3∶0.1)为展开剂,取出,晾干,置365 nm紫外光灯下检视,置氨蒸气中熏后,斑点显色清晰;黄芩采用聚酰胺薄膜,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醇-甲酸(10∶3∶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 nm紫外光灯下检视,斑点显色清晰;黄柏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甲苯-甲醇-醋酸乙酯-异丙醇-浓氨试液(6∶1.5∶3∶1.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 nm紫外光灯下检视,斑点显色清晰,三味药的TLC图特征明显,分离度好且无阴性干扰。结论所用TLC方法专属性强,耐用性好,可作为复方三黄凝胶的质量控制方法。
甘灿云俞进陈海红倪天宇杨海燕
关键词:大黄酸黄芩素盐酸小檗碱薄层色谱法
肤康凝胶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实验
目的:建立肤康凝胶适宜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5、1106,分别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进行肤康凝胶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以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对方法进行有效性评价.结果...
甘灿云陈海红杨海燕
关键词:微生物限度检查
肤康凝胶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建立肤康凝胶适宜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4部通则1105、1106、1107,分别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对肤康凝胶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为指标,考察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建立控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查方法。结果常规平皿法需氧菌总数计数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回收率较低,不在药典规定的0.5~2.0范围内,不符合要求;培养基稀释法需氧菌总数计数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回收率均符合要求。采用平皿法和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平均回收率在药典规定的0.5~2.0范围内,均符合要求。采用常规法供试液组和阴性组均未检出两种控制菌,试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未被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能被检出,存在抑菌干扰,方法不可行;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试验组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能被检出,供试液组和阴性对照组两种试验菌均显示阴性,无干扰,方法可行。三批样品验证结果需氧菌总数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均符合标准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未检出。结论肤康凝胶可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甘灿云陈海红杨海燕
关键词:微生物限度检查
十全大补膏及其组方药材重金属残留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十全大补膏组方中药饮片及膏方中铅、镉、砷、汞和铜的含量,并分析重金属残留的来源与转移。方法以浓硝酸为消解液,微波消解十全大补膏组方中药饮片及膏方样品,采用石墨炉、氢化物发生、火焰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消解液中铅、镉、砷、汞、铜含量。结果十全大补膏组方中药饮片及其熬制的膏滋剂中铅、镉、砷、汞、铜均在限量范围内。结论中药原料药在煎煮过程中重金属转移至提取物,需明确重金属转移率,严防中药制剂重金属超标。
金力薇赵灵佳岳显可杨海燕
关键词: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重金属残留
HPLC法比较金铃子散水提物和醇提物中6种生物碱含量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应用HPLC同时测定金铃子散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和紫堇碱6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6%醋酸溶液(pH5.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 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果: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紫堇碱色谱峰分离良好。进样量分别在0.3061~3.8262μg、0.2989~3.7368μg、0.2706~3.3824μg、0.2571~3.2134μg、0.3099~3.8744μg、0.2298~2.873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39%、96.77%、98.18%、97.91%、101.62%、99.04%,RSD分别为1.08%、1.95%、1.53%、1.74%、1.29%、0.8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金铃子散水提物和醇提物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陆州张方坤岳显可杨海燕
关键词:金铃子散水提物醇提物生物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