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鹰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药浓度
  • 1篇输注系统
  • 1篇七氟醚
  • 1篇丙泊酚

机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甄宇
  • 1篇田鸣
  • 1篇魏威
  • 1篇王鹰

传媒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七氟醚对丙泊酚闭环靶控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 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中七氟醚对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调控麻醉深度效果的影响。 方法 60例ASA 分级Ⅰ、Ⅱ级择期行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单纯丙泊酚组(A组)、丙泊酚复合吸入0.6 MAC七氟醚组(B组)和丙泊酚复合吸入0.8 MAC七氟醚组(C组)。3组患者丙泊酚输注速率均由BIS介导的闭环靶控系统自动反馈调节。A组患者全程持续使用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和C组应用丙泊酚维持20 min后开始吸入3%七氟醚,并根据各自MAC设定值调整吸入浓度,于吸入40 min后停止七氟醚;给药过程中连续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的血药浓度变化并做统计分析。 结果 B组和C组术中BIS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丙泊酚血药浓度在七氟醚吸入后逐渐下降,停药后缓慢上升(P〈0.05);吸入后30 min和40 min时,C组[(1.8±0.6),(1.2±0.4) mg/L]较B组[(1.9±0.6),(1.7±0.6) mg/L]与A组[(2.5±0.6),(2.5±0.6) mg/L]比较,血药浓度下降的更明显(P〈0.05);组间丙泊酚血药浓度变化速度比较,C组比B组下降和上升的速度更快(P〈0.05),均于停止吸入后40 min趋于稳定。 结论 BIS闭环靶控丙泊酚麻醉系统在复合七氟醚0.8 MAC以内的状态下,可以有效地自动反馈调节麻醉深度。
王鹰魏威甄宇田鸣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血药浓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