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朋朋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人腹股沟疝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Meta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于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万方、中国知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电子数据库,并人工检索相关电子期刊,针对筛选出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比较相关指标并做综合评价。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共计818例老年病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0,95%CI:-1.41~1.41,P=0.99);但住院时间更短(SMD=-1.64,95%CI:-2.06^-1.22,P<0.01);并发症数量也较少(RR=0.31,95%CI:0.19~0.50,P<0.01);治疗有效率更高(OR=3.17,95%CI:1.06~9.49,P=0.04)。结论腹腔镜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具有明显优势,应成为主要术式。
- 郭涛刘朋朋刘权焰
-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腹股沟疝老年病人META分析
- RNA结合基序蛋白15B对胰腺癌细胞增殖与侵袭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 2022年
- 目的观察RNA结合基序蛋白15B(RBM15B)在胰腺癌(PC)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关系。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BM15B在80例PC组织、癌旁组织、胰腺癌细胞系(SW1990、HPAFII)和人类正常胰腺细胞(HPDE)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实验组转染sh1-RBM15B、sh2-RBM15B, 对照组转染sh-NC, 获得稳定的敲低RBM15B和对照SW1990细胞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增殖实验、克隆形成实验观察敲低RBM1B的实验组与NC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研究敲低RBM1B的实验组与NC对照组细胞侵袭能力;RNA-seq研究RBM15B涉及的下游信号通路。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胰腺癌组织RBM15B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87±0.41比1.07±0.38, t=5.623, P<0.01)。RBM15B mRNA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的TNM分期(χ^(2)=4.363, P<0.05), 肿瘤直径(χ^(2)=6.626, P<0.05)和淋巴结转移(χ^(2)=4.949, P<0.05)显著相关。胰腺癌细胞系RBM15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细胞系(SW1990:3.34±0.44;HPAFII:2.76±0.32比HPDE:0.81±0.17, t=6.421、4.779,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表达组SW1990在72 h细胞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SW1990的吸光度(1.02±0.11、1.35±0.13比1.96±0.14, t=4.007、3.748, P<0.01)。低表达组SW1990形成的克隆集落数显著少于对照组SW1990数量(64.57±4.77、134.26±10.32比193.74±19.58, t=4.766、3.595, P<0.05)。低表达组SW1990穿过基底膜的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SW1990数量(36.48±3.73、47.68±4.29比105.32±13.23, t=7.471、4.617, P<0.05)。RNA-seq富集分析结果提示, 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Hippo信号通路;低表达组SW1990的Yes相关转录调控因子(YA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W1990的YAP表达水平(1.78±0.12、1.12±0.09比2.45±0.21, t=5.458、6.897, P<0.01);低表达组SW1990的磷脂-溶血磷脂转酰基酶(TAZ)表达水平显著低于�
- 谭淳中夏鹏郭德良杨张朔刘朋朋张浩刘志苏
- 关键词:胰腺癌增殖
- 巨噬细胞胞外陷阱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巨噬细胞是体内固有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员之一,以固定细胞或游离细胞的形式对细胞残片及病原体进行吞噬以及消化,并激活淋巴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对病原体作出反应。另外,巨噬细胞也能像中性粒细胞一样,通过一种由颗粒蛋白和DNA构成的称作巨噬细胞胞外陷阱(METs)的结构来捕获病原体。本文就METs的结构、产生及其在炎症和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岳朋朋郭德良刘朋朋陈白杨刘权焰
- 关键词:巨噬细胞炎症免疫
- 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观察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YTHDF2)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和其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配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YTHDF2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敲除肝癌细胞中的YTHDF2,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使用Western blot分析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钙黏蛋白(N-cadherin)的表达量变化。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YTHDF2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相关。YTHDF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高(18.23±3.51比13.21±2.73,P<0.01),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巴塞罗那分期,TNM分期和有无门静脉癌栓(PVTT)相关(P均<0.01)。CCK-8实验显示敲除YTHDF2后24 h测得波长450 nm处吸光度值较对照组降低,HepG2中测得为(1.129±0.178比1.571±0.226,P<0.01),Huh7为(1.227±0.251比1.815±0.302,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敲除YTHDF2后穿过小室的细胞数减少,细胞划痕实验显示敲除YTHDF2后细胞划痕愈合度降低。敲除YTHDF2后,E-cadherin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780±0.319比0.916±0.173,P<0.05),而N-cadherin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0.821±0.217比4.697±0.398,P<0.01)。结论 YTHDF2在肝癌中高表达,可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以及增强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
- 马志立刘权焰陈白杨刘朋朋古阳马栋刘志苏
- 关键词:肝癌上皮-间充质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