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术式治疗老年混合痔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痔自动套扎术(RPH)与痔上黏膜环型切除术(PPH)分别联合改良外切内扎术治疗老年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将科室接受RPH联合改良外切内扎术的43例患者与接受PPH联合改良外切内扎术的43例患者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RPH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应激指标、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术后肛门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优PPH组(P<0.05)。结论RPH联合改良外切内扎术治疗老年混合痔效果显著,患者术后应激反应轻且安全性良好。
- 金鑫陈永伟赵锐李泳宋丹青
- 关键词:老年混合痔应激反应
-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效果及对应激状况、肛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效果及对应激状况、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接诊的104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自动痔疮套扎术,52例)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5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便秘评分量表(Wexner)评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水平。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COR、AC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17.31%,P<0.05)。结论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效果显著,可调节患者应激状况,改善肛门功能,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
- 赵锐金鑫郑伯安
- 关键词:混合痔自动痔疮套扎术应激指标肛管静息压
- 降结肠急性梗阻术中Ⅰ期吻合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探讨降结肠急性梗阻患者急症手术行结肠切除、 肠管Ⅰ期吻合可行性.方法 收集整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降结肠急性梗阻行急症手术治疗72例,术中探查解除梗阻后行改良肠道灌洗法清洗肠管并行断端一期吻合.结果 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未发生吻合口漏及严重腹腔感染并发症.结论 降结肠急性梗阻病人术前充分围手术期准备、准确评估患者一般情况、严格控制手术时机、术中行肠管有效灌洗、肠管断端血运良好情况下可行Ⅰ期切除吻合术.
- 金鑫陈永伟李泳赵锐
- 关键词:降结肠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
- 五苓散加味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3年
- 肛肠疾病是指发生在肛门、大肠部位的疾病,主要有痔疮、肛裂、肛周脓肿、直肠溃疡、出口性便秘、肛门直肠狭窄等疾病[1-2]。患者患病后一般表现为局部瘙痒、红肿、疼痛、流脓、便血等症状,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累及其他组织器官。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清除病灶,减轻不适症状,恢复局部生物功能。手术过程中,部分患者的盆腔自主神经可能受到损伤,出现排尿功能异常情况,可出现排尿不顺畅或者费劲,小腹胀满憋闷、尿频、点滴而出等情况。
- 范金舟陈占海金鑫
- 关键词:盆腔自主神经腹胀满五苓散加味直肠溃疡肛门直肠狭窄
- 肛周脓肿术后蓝光和红光治疗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比较红光和蓝光在辅助治疗肛周脓肿术后减轻疼痛与促进愈合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成3组(n=20),3组患者在术后的处理分别为红光照射、蓝光照射和常规换药。术后第7天,分别计算创面疼痛评分、水肿评分、渗液评分和切口愈合时间。结果红光照射组和蓝光照射组的术后7d创面疼痛、水肿、渗液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换药组(P〈0.05),红光照射组优于蓝光照射组(P〈0.05):红光照射组和蓝光照射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换药组(P〈0.05),但两组的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7d创面疼痛、水肿、渗液评分及愈合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肛周脓肿术后使用红光或蓝光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局部炎症和肿痛,同时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且红光的效果明显优于蓝光。
- 周杰金鑫王晓杰
- 关键词:蓝光肛周脓肿切口愈合
- 不同时机对粘连性急性肠梗阻肠切除术效果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粘连性急性肠梗阻肠切除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收集本院2020年11月到2023年11月80例粘连性急性肠梗阻行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肠切除术手术时机不同分为研究组(发病24~48 h内行肠切除术)和对照组(发病48 h后行肠切除术),每组40例,观察对比两组以下指标:(1)术前及术后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OT)、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2)术前及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3)术后康复情况。结果(1)术前两组血清VIP、MOT、GA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h两组血清VIP、MOT、GAS水平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8 h研究组血清GAS、MOT、VI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2)术前两组血清CRP、IL-2及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h两组血清CRP、IL-2、TNF-α水平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研究组血清CRP、IL-2、TNF-α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发病24~48 h内是粘连性急性肠梗阻肠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能更好的改善胃肠道功能及降低炎症反应程度,术后康复快于发病48 h后。
- 卓文君金鑫陈治横
-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手术时机
- 两孔腹腔镜手术治疗乙状结肠癌及中高位直肠癌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两孔腹腔镜手术治疗乙状结肠癌及中高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及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8例乙状结肠癌、中高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孔组、多孔组,各29例。两孔组术中采用两孔法腹腔镜手术,多孔组采用常规四孔+辅助切口法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手术切口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孔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少于多孔组(P<0.05);两孔组术后1 d、3 d、5 d的VAS评分均低于多孔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孔组对手术切口的总满意率高于多孔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孔腹腔镜手术有助于促进乙状结肠癌、中高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且具有术后疼痛轻、患者对切口满意度高等优点。
- 金鑫袁航
- 关键词:乙状结肠癌腹腔镜视觉模拟评分法并发症
- 益气健脾汤加味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汤加味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84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2例。2组均给予两孔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化疗治疗,治疗组术后给予益气健脾汤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比较2组临床疗效、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66.67%(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外周血CD8^(+)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外周血CD4^(+)水平及CD4^(+)/CD8^(+)升高(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症因子及外周血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CD4^(+)水平及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健脾汤加味联合化疗治疗能够加快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炎症状态,提高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
- 金鑫袁航陈玲玲李泳
- 关键词:结直肠癌益气健脾汤胃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