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雅丽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双金属铁氧磁体纳米颗粒去除水中Sb(Ⅴ)
- 磁性纳米颗粒可用于移除水中的重金属,且具有去除率高、固液分离性强及可重复使用等优点.本文研究商用双金属磁性纳米颗粒于特定吸附条件下对Sb(Ⅴ)的去除效率,研究表明所选取的商用磁性纳米颗粒可快速、有效的去除水中的Sb(Ⅴ)...
- 蒲雅丽涂耀仁段艳平曹双双代文斌
- 文献传递
- 铁氧磁体纳米颗粒去除水体中新型污染物双氯芬酸被引量:4
- 2018年
- 本研究采用5种商用铁氧磁体纳米颗粒ZnFe_2O_4、NiFe_2O_4、CoFe_2O_4、MnFe_2O_4、CuFe_2O_4去除水体中的新型污染物双氯芬酸(DFC).研究结果表明,NiFe_2O_4和MnFe_2O_4纳米颗粒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DFC.进一步考察了溶液pH、水体中共存阴离子、天然有机质等因素对NiFe_2O_4和MnFe_2O_4纳米颗粒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2—10)对此2种纳米颗粒去除水体中DFC的效果几乎无影响,而水体中共存阴离子(10mmol·L^(-1))和天然有机质(2—20mg·L^(-1))则使DFC的去除效果均有所降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均可很好地描述NiFe_2O_4纳米颗粒对水体中DFC的吸附过程,而MnFe_2O_4纳米颗粒对水体中DFC的吸附过程则由准二级动力学描述更优.等温吸附研究表明,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均能够描述NiFe_2O_4和MnFe_2O_4纳米颗粒对DFC的吸附过程,且随着DFC平衡浓度的增加,2种铁氧磁体对DFC的饱和吸附量均随之增加.
- 曹双双段艳平涂耀仁蒲雅丽
- 关键词:双氯芬酸
- 海绵城市雨水花园植物造景的探索与实践——以2016上海(国际)花展上海师范大学景点为例被引量:5
- 2017年
- 根据当今社会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应用特色植物种质资源,结合2016上海(国际)花展"精致园艺、美丽家园"的主题,从植物种类、主题创意、景观布局、水循环系统、季相表现、色彩配置、造景技术等方面分析了上海师范大学景点"水清木华、师风海韵"雨水花园的构建特色。探讨了将特色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植物造景、生态型自洁水循环系统三者有机结合对构建生态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未来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
- 代文斌蒲雅丽高昕陈佳瀛郭水良刘梅
- 关键词:植物造景雨水花园
- Pb-Zn同位素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解析方面的应用:综述与展望被引量:16
- 2017年
-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关键在于识别其污染源,采用Pb、Zn同位素的双金属源解析手段是对水系沉积物重金属进行源解析的最佳手段之一.本文系统地阐述了Pb、Zn同位素的示踪机理、分析方法以及Pb、Zn同位素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溯源中的应用,以此分析双金属同位素源解析方法的优缺点及具体运用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中的可行性,并针对以往研究中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同位素源解析的研究趋势与未来展望,对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 蒲雅丽涂耀仁游镇烽段艳平曹双双
- 关键词:沉积物源解析PB同位素
- 以X光近边缘结构光谱解析锑在尖晶石型铁氧化物的吸附行为
- Sb3+与 Sb5+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周遭环境,研究指出,Sb3+的毒性相当于 Sb5+的十倍,其中无机锑的毒性更甚于有机锑,然而,不论是 Sb3+或 Sb5+,对生物或人类均具有严重的致癌致畸性[1],因此如何有效地去...
- 涂耀仁詹丁山蒲雅丽洪郁翔
- 双金属磁性纳米颗粒对三价锑和五价锑吸附性能探究
-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锑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优先污染物之一,锑污染主要存在于阻燃剂、电池、弹药、玻璃、陶瓷、纺织业等[1]行业排放的废水以及由此所导致的水源、土壤等的污染,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整个...
- 蒲雅丽涂耀仁段艳平曹双双
- 双金属铁氧磁体纳米颗粒去除水中Sb(Ⅴ)
- 磁性纳米颗粒可用于移除水中的重金属,且具有去除率高、固液分离性强及可重复使用等优点。本文研究商用双金属磁性纳米颗粒于特定吸附条件下对Sb(V)的去除效率,研究表明所选取的商用磁性纳米颗粒可快速、有效的去除水中的Sb(V)...
- 蒲雅丽涂耀仁段艳平曹双双代文斌
- 关键词:动力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