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礼明
- 作品数:17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家邮政局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电子电信更多>>
-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开 创邮政储蓄美好的明天被引量:2
- 2006年
- 陶礼明
- 关键词:邮政储蓄金融业务人民银行经济建设网络建设新中国
- 1997年美元汇率及国际资本市场走势被引量:1
- 1997年
- 陶礼明
- 关键词:国际资本市场美元汇率债券市场美国股市
- 对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判断与评估
- 1998年
- 陶礼明
- 关键词:东南亚金融危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大萧条资产减值
- 我国外汇资金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 1993年
- 在我国,外汇资金的收入、支出,流入、流出,构成了外汇资会的运动。外汇资金流最的运动主要反映为两个存量:一是国家外汇储备;二是国家对外债权和债务的差额。外汇资金收入和支出的流量运动构成国家外汇储备存量的变化;外汇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流量运动则构成国家对外债权、债务存量的变化。储备存量的变化反映我国无偿的国家外汇资金收支运动的形势。
- 陶礼明
- 关键词:外汇资金外汇收支国家外汇储备对外债务外汇信贷信贷资金
- 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与分析被引量:3
- 1994年
- 1994年初,中国实行了一项涉及汇率制度的大胆改革,它主要包括了4个方面的内容:①结束了长达14年之久的双重汇率制度;②取消了对于企业经营用汇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审批制度,允许企业比较自由地直接从银行购买外汇;③结束了使用14年之久的外汇留成制度,要求所有境内企业、单位将所有收入的外汇金额卖给银行;④建立了银行间外汇市场,并以此作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基础。
- 陶礼明
-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汇率制度改革货币流通
- 中国金融改革的成就与前瞻被引量:3
- 1997年
- 中国金融改革的成就与前瞻陶礼明一、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成就众所周知,在改革以前,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经过十多年的改革,特别是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以来,中国金融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金融业在改革中稳步健康发展,在各...
- 陶礼明
- 关键词:金融金融体制改革宏观调控
-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回顾和展望
- 1988年
- (一)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进入了第九个年头.总的说,在九年的改革进程中,我们向前迈进了两步具有关键意义的改革步骤:一是在1984年,工商银行从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作为从事城市储蓄和工商信贷业务的专业银行;人民银行同时成为独立行使管理全国金融事业职能的中央银行;连同已经成立的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
- 陶礼明
-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专业银行中央银行金融改革金融市场金融事业
- 2005年邮政储汇业务发展思路
- 2005年
- 一、2005年储汇业务发展的市场环境分析1、邮政储汇业务的竞争环境将更加激烈 一是国家各种紧缩的宏观调控措施相继出台,采取紧缩政策,经济的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二是储蓄资金分流加剧。三是国内金融改革力度加大,在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上邮政储蓄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都在增大。四是汇兑市场竞争在进一步加剧,各家商业银行在相继推出个人汇款品牌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市场营销力度,银行卡产品对汇兑产品的替代性在增强。
- 陶礼明
- 关键词:邮政储汇宏观调控措施储蓄资金替代性汇兑
- 我国外债宏观承受能力问题研究的理论模型
- 1989年
- 国家在“七五”期间安排了一批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负责完成其中关于“我国外债宏观承受能力问题研究”的攻关课题,并为此组成了以吴念鲁所长为主要负责人的科研课题组。在集体研究讨论的基础上,该课题组最近完成了有关的理论模型和总体规划,本刊特予以刊登。目前,该课题的研究工作仍在继续进行。
- 陶礼明
- 关键词:对外债务中国银行金融机构
- 八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的基本特点
- 1990年
- 在整个80年代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的发展变化,基本上表现为一种不对称的“马鞍型”。 80年代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同面临着一种高通货膨胀的局面。在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普遍进入“滞胀”之后,到1980年,通货膨胀程度达到“马鞍”的顶峰。1980年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率从1979年的12.5%升至15.8%。与之相随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率的全面下降和失业率的上升。随着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交叉和起伏式的调整,
- 陶礼明肖清
- 关键词:控制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率中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