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军

作品数:6 被引量:66H指数:3
供职机构:白求恩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植入
  • 3篇植入术
  • 3篇质粒
  • 3篇人工晶体
  • 3篇人工晶体植入
  • 3篇人工晶体植入...
  • 3篇晶体植入
  • 3篇晶体植入术
  • 3篇R质粒
  • 2篇绿脓杆菌
  • 2篇马齿苋
  • 2篇杆菌
  • 1篇单胞菌
  • 1篇银花
  • 1篇植入手术
  • 1篇植入术后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体内外
  • 1篇铜绿

机构

  • 6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长春医学高等...

作者

  • 6篇于军
  • 3篇王云
  • 2篇关显智
  • 1篇顾国珍
  • 1篇赵世洪
  • 1篇于红
  • 1篇杨景云
  • 1篇肖洋
  • 1篇韩丽娜

传媒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眼科研究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实用眼科杂志

年份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射干提取液对绿脓杆菌P29株R质粒体内外消除作用研究被引量:25
1999年
王云于军于红
关键词:绿脓杆菌R质粒
马齿苋提取液对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消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2
1999年
王云于军关显智肖洋
关键词:马齿苋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
硅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29例报告
1990年
本文采用国产硅胶后房型人工晶体,对各种白内障病人做了植入手术29例,随访观察6~16个月。术后矫正视力>0.5者占84%,>1.0者占28%。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虹膜后粘连、瞳孔变形、移位等。是一种安全。
于军顾国珍于洪泉
关键词:硅胶人工晶体白内障植入手术
马齿苋、金银花提取液对绿脓杆菌PA11株R质粒体内消除作用的比较被引量:30
2000年
制备肠道去污染小鼠动物模型 ,经口感染绿脓杆菌 PA11,同时口饲马齿苋提取液或金银花提取液 2 m g/只 ,2 4h、48h后给予同样药物计量。分离单个菌落 ,影印培养 ,计数消除子。结果显示 :两种药作用2 4h均未获得消除子 ,作用 48h和 72 h R质粒平均消除率马齿苋为 2 .15 %、金银花为 12 .2 5 %。
王云于军关显智肖洋杨景云
关键词:马齿苋金银花绿脓杆菌质粒
硅凝胶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
1990年
1982年在我国四川首先将自己研制的硅胶后房型人工晶体应用临床,取得较好效果,这一技术的应用对我国人工晶体植入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我科自1987年10月—1989年3月共做50例,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采用四川蜀光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GNY515弹性硅凝胶后房人工晶体, 50例中,男32人,女18人;年龄最大81岁,最小3岁,平均56.5岁;右30眼。
于军赵世洪王哲文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炎性并发症与内皮素-1、白细胞介素-8的关系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血浆和房水内皮素 1(ET 1) ,白细胞介素 8(IL 8)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炎性并发症关系。方法 对 40例晶状体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 3种不同级别炎性并发症家兔进行血浆和房水ET 1,IL 8测定 ,检测方法为放射免疫测定。结果  40只家兔ET 1,IL 8术后在血浆和房水内较术前均升高 ,且与术后炎性并发症呈正相关。结论 检测血浆和房水中ET 1、IL 8水平可作为监测术后恢复情况 。
韩丽娜李婷钰于军袁庆会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术ET-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