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悦
-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中药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概况
- 黄曲霉毒素作为一种真菌毒素,具有剧毒性和强致癌作用。中药在种植、采收、加工、运输、储藏和销售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极易污染产黄曲霉毒素真菌,进而污染黄曲霉毒素,这不仅影响中药的质量和疗效,还会给人体造成重大危害。本文简要介绍...
- 张雪徐国杰臧艺玫李妍芃张欣悦王学勇刘春生
- 关键词:中药材黄曲霉毒素用药安全
- 文献传递
- 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高质量规范化发展的思考
- 2024年
- 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由来已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支持中药材趁鲜切制政策以来,各地区陆续发布趁鲜切制工作方案及品种目录,并开展趁鲜切制加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研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趁鲜切制品种和全国各地发布的趁鲜切制品种进行分析,立足趁鲜切制品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比产地趁鲜切制加工与传统加工方式现状,发现产地趁鲜切制加工存在加工不规范、区域间缺乏流通等问题,提出建立科学评估趁鲜切制品种的加工技术规范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旨在推动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高质量规范化发展。
- 陶冶徐新房魏锋张亚中李向日李千张海霞张欣悦姜水蓝刘艺淇杨超
- 关键词:中药材安全性有效性
- 雄黄水飞炮制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 通过对水飞雄黄和干研雄黄物相结构、元素组成、总砷及可溶性砷含量及抗炎活性进行比较,以阐明雄黄水飞的炮制机制。方法 制备了粒径基本一致的水飞雄黄和干研雄黄,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法明确其物相结构并测定伴生矿石含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观测水飞品和干研品形貌特征并检测其元素种类和比例,采用火焰光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度法对2种雄黄中总砷及可溶性砷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二甲苯诱导昆明小鼠耳肿胀实验模型观察雄黄水飞品及干研品不同剂量组的抗炎作用。结果 水飞雄黄和干研雄黄的物相均是AsS和/或As4S4;水飞品相比于干研品,其伴生矿石含量有所减少、与氧结合的砷含量较低、总砷及可溶性砷含量较高。抗炎实验表明,阳性药醋酸地塞米松组、水飞品高剂量组及干研品高剂量组的耳肿胀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水飞品高剂量组的耳肿胀度与干研品高剂量组相比降低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与干研法炮制雄黄相比,水飞法炮制雄黄并不改变其物相种类,但有除杂、减毒及增效三重效果,揭示了水飞法炮制雄黄的机制,丰富了水飞法炮制雄黄的科学内涵。
- 李千李莎莎张慧张海霞姜水蓝刘艺淇王煜杰杨超张欣悦徐新房李向日
- 关键词:雄黄X射线衍射法原子吸收光谱
- 基于炮制原理研究《中国药典》炒桃仁标准的合理性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在“杀酶保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炒桃仁的炮制原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探究桃仁炒制过程中苦杏仁苷的变化规律,测色计测定桃仁炒制中明度指数(L^(*))、红绿指数(a^(*))、黄蓝指数(b^(*))的变化;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索桃仁炮制过程中色差与其苦杏仁苷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桃仁燀后再炒,至见焦斑,D-苦杏仁苷含量显著增加,L-苦杏仁苷含量下降,总苦杏仁苷含量基本一致;再炒,焦斑明显时D-苦杏仁苷含量下降。不同炒制程度桃仁中D-苦杏仁苷含量与a^(*)值呈显著正相关,与b^(*)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燀桃仁微炒促进L-苦杏仁苷向D-苦杏仁苷转化,使D-苦杏仁苷含量增加,D-苦杏仁苷的含量会逐渐降低,故应避免炮制过度;桃仁炮制过程中颜色改变与其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具有相关性;《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关于炒桃仁性状描述及含量测定限度规定合理,符合炮制目的,有助于保证炒桃仁饮片的质量。
- 翟为民文佳徐新房张海霞李千王煜杰姜水蓝刘艺淇张欣悦杨超李向日
- 关键词:苦杏仁苷色差
- 中药材中产毒真菌分子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 目前真菌毒素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中药材使用的安全性,分子鉴定技术在产毒真菌鉴定方面应用越显重要。本文对常见产毒真菌,即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镰刀菌属真菌、青霉和曲霉等进行介绍,深入解析目前应用的多种分子鉴定技术,并对今后...
- 张欣悦徐国杰李妍芃臧艺玫张雪王学勇刘春生
- 关键词:中药材分子鉴定脱氧核糖核酸
- 文献传递
-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与保存研究进展
- 药用植物是中药材的载体和中医防治疾病的基础,而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作为源头,对其开发利用和保存尤为重要。查阅了近五年有关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的文献及报道,综述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开发,阐述了其就地保存、迁地保存、离体保存...
- 李妍芃张欣悦张雪刘春生
- 关键词: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分子标记可持续利用
- 文献传递
- 基于差异成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分列含量限度的意义
- 2025年
- 目的:比较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中差异成分及其含量,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2种基原肉苁蓉分列含量限度的意义。方法:运用液相色谱-质谱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识别不同基原肉苁蓉间的差异成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差异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荒漠肉苁蓉饮片与管花肉苁蓉饮片之间的差异性化合物为肉苁蓉苷A、异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其中松果菊苷是两者含量最高的成分,其次为毛蕊花糖苷。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及异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显著高于荒漠肉苁蓉(P<0.01),而在样本中并未检出肉苁蓉苷A。结论:荒漠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在成分种类和含量上具有一定差异,肉苁蓉苷A可作为荒漠肉苁蓉的潜在差异性成分;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是两者共有的主要成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规定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为肉苁蓉含量测定项的指标性成分,分别制定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的2个成分合计的含量限度,体现了标准的客观性原则。
- 翟为民王旭星徐新房张海霞李千王煜杰姜水蓝刘艺淇张欣悦杨超李向日
- 关键词:管花肉苁蓉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
- 基于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药茶中的黄曲霉素(英文)被引量:6
- 2017年
- 本文旨在利用荧光偏振免疫(FPIA)分析技术检测被污染的药茶样品中的黄曲霉素。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了荧光示踪物,并通过薄层色谱(TLC)和质谱(MS)进行检测。荧光偏振值通过偏振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黄曲霉素的FPIA检出限(LOD)为20ng·mL^(-1),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为371.80ng·mL^(-1),检测范围为92.76~252.32ng·mL^(-1)。与常规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相比较,FPIA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成本低等优点,可适用于药茶中黄曲霉素的高通量筛选。
- 杨晓涵徐国杰张欣悦厉妲李红霞孙宇峰张帆刘春生
- 关键词:黄曲霉素荧光偏振免疫分析药茶
- 中药材中黄曲霉菌及其毒素检测新技术研究
- 一、研究意义控制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是解决中药材安全问题的核心,亟待解决。近些年,人们对中药材的需求量日益攀升,但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将有可能对使用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产毒黄曲霉菌属于曲霉属(Aspe...
- 张欣悦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荧光定量PCR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