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万山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型胶原
  • 2篇手术
  • 2篇壳聚糖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2篇脊柱
  • 2篇关节
  • 1篇腰椎
  • 1篇腰椎不稳
  • 1篇腰椎间融合
  • 1篇乙醇酸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方法
  • 1篇硬脊膜
  • 1篇韧带
  • 1篇韧带损伤
  • 1篇少年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评分

机构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东台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白万山
  • 4篇袁文
  • 3篇王新伟
  • 3篇梁磊
  • 2篇周许辉
  • 2篇杨述华
  • 2篇王会学
  • 2篇王占超
  • 1篇叶树楠
  • 1篇韩为
  • 1篇许鹏
  • 1篇陈华江
  • 1篇赵辉
  • 1篇陈剑
  • 1篇刘洋
  • 1篇贾连顺
  • 1篇刘国辉
  • 1篇沈小龙
  • 1篇邱晓华
  • 1篇路晓

传媒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国外医学(骨...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治疗策略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并总结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特征和分度、分期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15例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患者.男34例,女81例;年龄12.4~18.4岁,平均15.1岁.先依治疗前的后凸Cobb角分度标准,将患者分为Ⅰ~Ⅳ度组:Ⅰ度组为12.7°±1.8°,共47例;Ⅱ度组为25.4°±6.4°,共31例;Ⅲ度组为47.2°±-4.1°,共22例;Ⅳ度组为62.6°±5.7°,共15例.对Ⅰ度组患者予以颈托保护下活动4~8周;对Ⅱ度组者予以颅骨牵引7~14d,达生理曲度后头颈胸石膏固定8~12周.以在伸展侧位片上测量的椎体后缘切线夹角作为依据,决定Ⅲ度组患者前路融合范围和Ⅳ度组后部截骨高度及角度;对Ⅳ度组患者采取分期治疗,先行后路截骨及前路松解术,术后行颅骨牵引7~10d、使颈椎后凸达到最大的矫正后,二期行颈前路矫形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Ⅰ度组患者佩戴颈托4~8周后X线片显示:Cobb角为-5.2°±3.1°;Ⅱ度组颅骨牵引后X线片显示:Cobb角为-8.2°±6.8°.术后3天X线片显示,Cobb角Ⅲ度组为-4.5°±7.2°,Ⅳ度组为-2.9°±7.9°.患者外观畸形明显矫正,颈痛及神经症状改善明显.Ⅲ度、Ⅳ度组患者治疗后颈椎MRI显示:颈椎生理曲度重建,后凸畸形区域脑脊液线清晰,脊髓未见压迫.结论 对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患者应进行全面评估,采取分度、分期治疗,形成合理的治疗策略.
梁磊周许辉刘洋白万山沈小龙陈华江王新伟袁文
关键词:颈椎脊柱后凸青少年外科手术
肩关节置换术后关节不稳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2006年
白万山杨述华刘国辉叶树楠
关键词:肩关节生物力学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Ⅰ型胶原/壳聚糖人工硬脊膜在兔脊髓损伤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背景:自体组织、异体组织、动物来源的硬脊膜替代材料都难达到降低脊髓损伤后致残率与致死率的修复结果。目的:观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Ⅰ型胶原/壳聚糖人工硬脊膜修复大白兔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70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n=10):单纯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模型组(n=20):脊髓损伤硬脊膜缺损后未进行修复;壳聚糖组(n=20):脊髓损伤硬脊膜缺损处植入壳聚糖人工硬脊膜;复合膜组(n=20):脊髓损伤硬脊膜缺损处植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Ⅰ型胶原/壳聚糖人工复合膜。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24h后,壳聚糖组和复合膜组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复合膜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壳聚糖组(P<0.05)。脊髓损伤之后潜伏期均有明显延长,模型组、壳聚糖组、复合膜组潜伏期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在6h各组潜伏期有明显增加,在24h左右到达高峰,而后开始逐渐下降,脊髓损伤2d后模型组、壳聚糖组、复合膜组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各组细胞凋亡率均大于假手术组(P<0.05),损伤后6,24h壳聚糖组和复合膜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果提示在大白兔脊髓损伤模型中应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Ⅰ型胶原/壳聚糖人工硬脊膜有利于脊髓损伤恢复。
白万山王新伟袁文王占超梁磊王会学
关键词: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壳聚糖脊髓损伤
PLGA/Ⅰ型胶原/壳聚糖复合人工脊柱膜修补硬脊膜缺损的疗效研究
目的:1、建立大白兔钳夹型脊髓损伤合并硬脊膜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2.利用神经功能评定、细胞因子检测等方法,初步阐明硬脊膜完整性与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关系。   3.将PLGA/壳聚糖/Ⅰ型胶原/ 复合人工硬脊膜用于大白兔动...
白万山
关键词:壳聚糖Α-氰基丙烯酸酯急性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分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硬脊膜完整性可影响脑脊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
2013年
背景: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人们对此认识还很不全面、深入。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中硬脊膜完整性对脑脊液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钳夹压迫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无硬脊膜缺损组、硬脊膜缺损组、硬脊膜缺损复合膜修复组、硬脊膜缺损自体筋膜修复组。术后 30 min、1 h、3 h、6 h、12 h、36 h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各组脑脊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6、白细胞介素 10、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无硬脊膜缺损组、硬脊膜缺损复合膜修复组和硬脊膜缺损自体筋膜修复组术后 6 h 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 6、白细胞介素 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硬脊膜缺损组(P < 0.05)。其余时间点 4 组间各因子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维护脊髓损伤模型中硬脊膜的完整性可影响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 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白万山王新伟袁文王占超梁磊王会学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硬脊膜
后路腰椎间融合与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治疗单纯腰椎不稳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后路腰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及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单纯腰椎不稳的手术创伤、并发症及术后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2006年2月~2009年7月收治的单纯腰椎不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PLIF组(110例)、TLIF组(108例)。术前评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创伤、术中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4~36个月,平均21个月。手术时间:PLIF组为(125.6±45)min,TLIF组为(124.9±44)min(P>0.05);失血量:PLIF组为(1 000±450)ml,TLIF组为(995±405)ml(P>0.05);术中并发症:PLIF组为3例,TLIF组为0例(P<0.05);术后优良率:PLIF组为93.6%,TLIF组为94.4%(P>0.05);术后融合率:PLIF组为96.4%,TLIF组为98.1%(P>0.05);JOA评分:PLIF组为14.5,TLIF组为14.6(P>0.05)。[结论]应用PLIF和TLIF治疗单纯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相近,但是TLIF创伤较小,并发症较少。
白万山袁文周许辉陈剑许鹏贾连顺
关键词:腰椎不稳脊柱融合病例对照研究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0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分析比较两种手术入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患者,其中54例行双切口入路,46例行膝正中人路。所有患者均采用双钢板固定,手术过程中植骨充分,围手术期处理原则相同。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观测指标的差异。结果双切口入路组的感染率、皮肤坏死率低于膝正中入路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切口入路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膝正中入路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双切口入路较膝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吴小春白万山韩为路晓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统计学
磁共振成像在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05年
本文综述了磁共振成像在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常用扫描方法、图像表现和分析方法,以及临床应用评价。磁共振成像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对比、多参数及多平面成像功能,对显示踝关节韧带复杂的三维结构及组织层次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多种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检出及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其他影像学方法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白万山赵辉邱晓华杨述华
关键词:踝关节韧带损伤磁共振成像图像表现临床应用评价影像学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