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新娟

作品数:25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干细胞
  • 6篇直肠
  • 6篇肿瘤
  • 6篇细胞移植
  • 6篇免疫
  • 6篇间质干细胞
  • 6篇骨髓
  • 6篇骨髓间质
  • 6篇病理
  • 5篇衰竭
  • 5篇骨髓间质干细...
  • 5篇分化
  • 4篇直肠癌
  • 4篇细胞
  • 4篇临床病理
  • 4篇结直肠
  • 4篇肝衰
  • 4篇肝衰竭
  • 4篇肠癌
  • 3篇直肠肿瘤

机构

  • 15篇中山大学附属...
  • 12篇中山大学
  • 9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南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卫生技...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25篇范新娟
  • 8篇赵国强
  • 8篇刘芳
  • 7篇唐芳
  • 7篇黄艳
  • 6篇陈少红
  • 5篇刘大伟
  • 4篇刘青波
  • 4篇汪建平
  • 4篇谭伟艳
  • 3篇傅新晖
  • 3篇兰平
  • 3篇王磊
  • 2篇孙丽霞
  • 2篇吴小剑
  • 2篇李建军
  • 2篇邓艳红
  • 2篇骆衍新
  • 2篇黄美近
  • 2篇陈典克

传媒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广州医药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中华炎性肠病...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化道类癌19例病理特征及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消化道类癌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诊治。方法对19例消化道类癌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复习,应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 19例均为典型类癌,组织构型上可分为实性小巢状或岛状、梁状、腺管状、混合性等4种。免疫表型19例Syn和NSE均阳性,10例CgA阳性,13例CD56阳性。19例消化道类癌15例为直肠类癌。19例肿瘤直径均小于1.5厘米,18例肿瘤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1例浸润至浅肌层,1例淋巴结有转移。结论消化道类癌以直肠类癌最多见,生物学行为低度恶性,一般不侵犯肌层,也很少转移,大多数病例可以在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术获得治愈。免疫组化Syn、NSE、CgA及CD56染色可作为直肠类癌的常规内分泌标记物。
黄艳刘冰黄瑞妍范新娟谭伟艳林汉良李初俊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类癌免疫组织化学
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的病理鉴别诊断被引量:2
2018年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病因尚不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IBD的诊断缺乏金标准,确诊需要综合临床、内镜、影像及病理表现,并且在排除感染性肠炎和其他非感染性肠炎后作出诊断.UC与CD的鉴别在手术标本中相对容易,但在内镜活检标本相对困难.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概述,并简要介绍IBD的少见亚型.
范新娟田素芳李增山黄艳
骨髓间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定向分化相关信号分子的分离与解析
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是当前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尽管人们在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体内干细胞激活分化的机制仍知之甚少。若能深入了解干细胞在自然状态或病理条件下的激活和分化机制,进而模拟体内“微...
范新娟
关键词:蛋白质芯片肝干细胞骨髓间质干细胞肝损伤定向分化信号分子
文献传递
2例肠道横纹肌样未分化癌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横纹肌样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横纹肌样未分化癌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结果:2例肿瘤分别位于小肠和直肠,均呈浸润性生长,2例肿瘤组织学形态相似,肿瘤细胞异型明显,核大核仁明显,胞浆丰富,嗜酸性,细胞呈上皮样或横纹肌样,细胞间黏附性差。免疫组化,两例肿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CK,INI1和EMA。结论:横纹肌样未分化癌是一种罕见类型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差。对该肿瘤确诊主要依靠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需要与其他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娄晓盈范新娟黄艳
关键词:未分化癌
骨髓间质干细胞肝向诱导分化前后肝功能代偿能力的比较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化状态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肝功能重建的影响,并进行综合比较评估。方法以D-氨基半乳糖胺(D-gal)构建的雌性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后大鼠,随机分为4组:BMSCs移植组,幼稚肝细胞移植组,成熟肝细胞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结合多项血生化指标对不同分化阶段BMSCs的肝功能代偿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并以sry基因为分子标志,采用PCR技术检测植入细胞在受体动物体内的存留状态及定位情况。结果各组肝衰模型动物经细胞移植后,所测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均有显著变化。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明显下降,白蛋白(ALB)的水平有所上升。各移植组之间相比,诱导至成熟肝细胞状态的细胞无论对肝功能的改善或是降低动物死亡率,效果均为最优。细胞移植后的第30天,仍能在受体动物肝脏内检查到sry基因信号。结论体外诱导分化至不同阶段的BMSCs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代偿衰竭肝脏的功能,而诱导分化至成熟状态的细胞对肝功能的代偿能力最强,可作为代偿肝功能的重要细胞源之一。
刘芳陈少红刘青波范新娟唐芳刘大伟赵国强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分化肝衰竭细胞移植
生态免疫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大鼠肠屏障功能和胰腺炎症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评估生态免疫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SAP)大鼠肠屏障功能和胰腺的影响。方法64只SPF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P组、SAP普通肠内营养组(EEN组)和SAP生态免疫肠内营养组(EIN组),分别于造模后第4天和第7天检测各组大鼠的多脏器细菌易位情况、血浆内毒素水平、肠黏膜通透性,并进行胰腺病理评分和回肠末端病理检查等。结果SAP组、EEN组和EIN组大鼠的总细菌易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EN组和EIN组明显低于SAP组(P〈0.05),EIN组明显低于EEN组(P〈0.05)。SAP组、EEN组和EIN组大鼠的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肠系膜上静脉血FD.40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EN组和EIN组均明显低于SAP组(P〈0.01),EIN组的血内毒素水平亦低于EEN组(P〈0.05)。SAP组、EEN组和EIN组大鼠病理各单项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EN和EIN组则明显低于SAP组(P〈0.01);EIN组的各单项评分与EE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评分明显低于EEN组(P〈0.05)。EIN组大鼠肠黏膜较其他组明显增厚,绒毛茂盛。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SAP大鼠肠屏障和胰腺具有保护作用,其中生态免疫肠内营养较普通肠内营养效果更佳。
刘中辉杜艳平李初俊王华摄李赟范新娟罗海华彭俊生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生态免疫营养肠屏障细菌易位
应用SELDI-TOF-MS技术对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表达谱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应用SELDI-TOF-MS技术对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内蛋白质表达谱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促使骨髓间质细胞向肝细胞方向分化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2种不同蛋白质芯片CM10和IMAC3先对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进行吸附分馏,后置入蛋白质芯片阅读机,用激光解吸和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被富集到芯片样品点上的蛋白质,对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和正常大鼠血清间的蛋白质表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损伤大鼠血清能诱导骨髓间质细胞向肝细胞方向分化。蛋白质芯片-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结果显示,CM10芯片共捕获到9个差异蛋白峰,其中有6个蛋白表达峰的峰值在肝损伤实验血清中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其质荷比(m/z)分别为3480、7888、8275、8528、15101和15787;另有3个蛋白表达峰的峰值在肝损伤实验血清中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其质荷比(m/z)分别为8833、12039和12720。IMAC3芯片共捕获到5个差异蛋白峰,其中有3个蛋白表达峰的峰值在肝损伤实验血清中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其质荷比(m/z)分别为3481、15105和15792;另有2个蛋白表达峰的峰值在肝损伤实验血清中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其质荷比(m/z)分别为9018和11593。结论: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内确实存在差异表达蛋白,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很可能是决定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方向的"信号分子"。
范新娟洪海唐芳刘芳陈少红赵国强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肝损伤
胰腺类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胰腺类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99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手术治疗的8例胰腺类癌临床病理资料(如肿瘤标志物、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伴发其他肿瘤、误诊率、肿瘤转移率、住院死亡率、手术根治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胰腺类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结果】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CA72-4在胰腺类癌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25%,12.5%,0%,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yn、CgA、NSE、CK阳性率分别为25%,62.5%,75%,75%。胰腺类癌伴发其他肿瘤为1/4。胰腺类癌误诊率较高,8例患者中有7例误诊为其它肿瘤。胰腺类癌肿瘤总的转移率为50%,住院死亡率为37.5%,而手术根治率为62.5%。【结论】胰腺类癌误诊率高,常规血液肿瘤标志对早期发现胰腺类癌意义不大,确诊需要病理病理,临床预后较差。
何晓生吴小剑邹一丰范新娟汪建平兰平
关键词:类癌胰腺临床病理特点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的肝功能重建被引量:9
2011年
背景:细胞移植是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而理想的细胞源和最佳的移植途径一直是各实验室不断研究的目标。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重建的影响和最佳移植途径。方法:以D-氨基半乳糖胺作为肝脏毒剂,构建雌性SD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以雄性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细胞源,通过腹股沟静脉和脾内移植两种途径植入肝衰竭大鼠,动态检测多项肝功能血生化指标。并以sry基因为分子标志,采用PCR技术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脏内的存活状态。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腹股沟静脉和脾内移植均可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提高白蛋白合成能力,改善肝功能,降低动物死亡率。经腹股沟静脉移植组死亡率低于经脾内移植组。移植后7~30d在受体大鼠肝脏内均能检测到sry基因阳性细胞的存在,而相应对照组未能检测到sry基因阳性细胞。结果表明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改善急性肝衰竭大鼠的肝功能。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受体肝脏内存活。③经腹股沟静脉移植操作简便易行,死亡率较低,是较好的细胞移植途径。
刘芳陈少红刘青波范新娟唐芳赵国强
关键词:肝衰竭细胞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脾内移植
结直肠癌筛查和化疗新方案的研究与应用
王磊吴小剑邹鸿志邓艳红范新娟骆衍新陈典克黄美近万香波傅新晖陈代词钟清华秦启元兰平汪建平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和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经济发达地区已跃居第二位,然而约90%的患者就诊时为中晚期,早诊率低是造成中国肠癌患者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另外,术前新辅助放疗对盆腔正常脏器和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极大影...
关键词: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