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素军

作品数:13 被引量:60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8篇老年
  • 6篇2型糖尿
  • 6篇2型糖尿病
  • 4篇病患
  • 3篇糖尿病患者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老年2型糖尿...
  • 2篇老年2型糖尿...
  • 2篇非编码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2篇长链
  • 2篇长链非编码R...
  • 2篇肠道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 1篇心病

机构

  • 10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浙江大学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爱德森(厦门...
  • 1篇中国特种设备...
  • 1篇武汉中科创新...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合肥通用机械...

作者

  • 13篇李素军
  • 7篇李天艺
  • 6篇李华
  • 4篇李伟芳
  • 4篇焦文君
  • 4篇李媛媛
  • 3篇吴聪
  • 3篇冯涛
  • 2篇冯明
  • 2篇杨磊
  • 1篇叶红丽
  • 1篇唐志峰
  • 1篇归崎峰
  • 1篇路政
  • 1篇郑阳
  • 1篇陈素芳
  • 1篇沈功田
  • 1篇董捷
  • 1篇徐哲荣
  • 1篇杨云梅

传媒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老年病研...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ncRNA MALAT1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致病性作用被引量:9
2017年
随着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持续升高,糖尿病引发的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已引起广泛关注,血管并发症与糖尿病的死亡率直接关联。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主要与高血糖相关的葡萄糖毒性产物的形成及其干扰细胞信号通路,从而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相关。人类基因组包含有大量转录但不翻译成蛋白质的RNA序列,其通过不同的机制控制和调节着细胞功能。随着研究的深入,一类长度>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即长链非编码RNA(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lncRNA),逐渐受到关注,其中肺腺癌相关转录本1(metastasis 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MALAT1)最初被发现是一种与肿瘤相关的lncRNA,也称为非编码核内富含转录物2,参与调节基因表达的剪接和控制表观遗传。目前的研究显示,MALAT1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将可为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相应的策略。
许菁祎李华冯明李素军李天艺冯涛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老年2型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2017年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5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资料,其中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糖尿病+动脉硬化组)75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76例,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动脉硬化组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病程[(12.2±6.0)年比(10.2±5.7)年]、高血压患病率(85%比55%)、体质量指数[(25.4±3.0)kg/m2比(23.6±3.4)kg/m2]、三酰甘油[(1.8±1.1)mmol/L比(1.4±0.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0.8)mmol/L比(2.5±0.8)mmol/L]水平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0.3)mmol/L比(1.3±0.3)mmol/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颈动脉斑块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回归系数B=5.913,P=0.001)、高血压病史(回归系数=1.430,P=0.004)、体质量指数(回归系数B=0.172,P=0.019)密切相关,这种相关独立于性别、年龄、糖尿病史、血糖水平等而存在.结论 高血压、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密切的独立相关性,控制高血压、体质量指数、血脂水平有助于减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对于糖尿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李志健李华李素军陈素芳焦文君彭莹莹尹明慧
关键词:2型糖尿病老年动脉粥样硬化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拟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结构多样性的研究
背景: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而且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能增加许多其它疾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非酒精性肝脏疾病和一些癌症的风险。某些其他因素比如精神紧张、感染、遗传因素、饮食习惯和日常体力减...
李素军
关键词:肠道菌群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双歧杆菌
文献传递
莫沙必利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胃肌轻瘫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数字抽签随机分为3组,给予胰岛素降糖治疗(常规组)35例,给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52例、给予莫沙必利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试验组)6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疗程为6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胃排空率、空腹血糖和血清胃泌素(GAS)含量变化,并半年后随访,观察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8例(92.1%),高于常规组18例(51.4%)和对照组38例(73.1%)(P〈0.05);3组患者治疗前胃排空率、空腹血糖和GAS水平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与常规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胃排空率、血糖和GAS水平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随访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李天艺李华董捷李素军李媛媛
关键词:胃肌轻瘫糖尿病穴位按压
舍曲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伴抑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观察舍曲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05—2020-08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分泌科老年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120例,根据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舍曲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组(联合组)和舍曲林单药治疗组(单药组)各60例,观察8周,联合组随访到53例,单药组随访到54例。对比2组治疗前后抗抑郁治疗有效率、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中文版老年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SMB-O)评分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有效率、MMSA-8、DSMB-O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联合组增加幅度高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D-17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联合组下降幅度高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能够增强舍曲林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的抗抑郁效果,同时能够增加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李素军李伟芳杨磊李媛媛
关键词:抑郁症2型糖尿病老年重复经颅磁刺激舍曲林
老年综合评估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分泌科收治的108例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GA组(各54例),CGA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进行CGA干预。进行8周的临床观察后,并综合评估患者的认知状态、营养状况及跌倒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常规治疗组和CGA组患者的FPG水平:[常规治疗组(10.16±0.90)mmol/L、(8.70±2.98)mmol/L,t=2.58,P=0.011;CGA组(9.94±0.82)mmol/L、(7.12±2.25)mmol/L,t=8.65,P=0.000]、2 hPG水平[常规治疗组(11.83±3.92)mmol/L、10.53±2.70)mmol/L,t=2.01,P=0.047;CGA组(10.64±2.99)mmol/L、(9.26±1.89)mmol/L,t=2.87,P=0.005]、HbA1C(%)[常规治疗组:(9.76±1.09、8.66±2.64)%,t=2.83,P=0.006;CGA组(9.38±2.92)%、(7.81±1.78)%,t=3.37,P=0.001]、HAMD-24评分[常规治疗组(25.69±4.70)分、(24.20±2.48)分,t=2.06,P=0.042;CGA组(24.03±4.00)分、(22.11±1.38)分,t=3.33,P=0.001]、HAMD-14评分[常规治疗组(19.66±2.84、18.41±2.34)分,t=2.50,P=0.014;CGA组(18.77±2.48)分、(17.39±2.36)分,t=2.96,P=0.004]均低于治疗前,CGA组较常规治疗组的变化更显著(均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患者早期进行CGA干预,能够更加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情绪障碍。
李素军李伟芳路政杨磊冯涛李媛媛
关键词:情绪障碍
老年人群肠道微生态的演替性变化
肠道微生态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常常导致老年人健康受损,本研究观察健康老年人群肠道菌群、血浆氨基酸谱、尿液代谢组学的变化,探讨增龄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以及肠道微...
徐哲荣杨云梅归崎峰李素军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老年人群免疫功能代谢组学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律失常的关系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其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老年CHD患者105例,根据病情分为CHD合并T2DM组(糖尿病组)54例和CHD未合并T2DM组(无糖尿病组)51例,另选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其时域参数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糖尿病组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以及HRV时域参数SDNN、SDANN、PNN5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rMS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糖尿病组心律失常率高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以及HRV时域参数SDNN、PNN5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SDANN、rMS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无糖尿病组,心率变异性以及HRV时域参数SDANN低于无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SDNN、rMSSD、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T2DM合并CHD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时域指标以SDANN降低最为显著,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升高。心率变异性监测对老年T2DM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具有一定的预估价值。
凌克李华冯明焦文君吴聪李天艺李素军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
ANRIL与2型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随着社会经济、医疗水平日渐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与患病率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对于这种慢性疾病及其引发的并发症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对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深入研究分析,一组长度〉200bp的长链非编码RNA(1ncRNA)逐渐受到关注,其转录物作为表观遗传调节剂在生物细胞的各个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INK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ANRIL)被证实与糖尿病等疾病高度相关,通过对ANRIL的深入研究,可为预防或治疗糖尿病提供相应的方法与策略。
许菁祎李华李素军李天艺焦文君吴聪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人体成分测量指标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人体成分测量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住院、无心肝肾等器官严重功能障碍且临床资料完整的305例T2DM患者,其中男207例,女9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检验检查结果,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A组(180~300μmol·L~(-1))和B组(≥300μmol·L~(-1)),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性别、空腹C肽、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性别分层比较人体成分指标显示在男性和女性中,血尿酸水平和绝大多数身体成分指标呈正相关(P<0.05);男性两组间体重指数(BMI)、全身含水量(TBW)、蛋白、矿物质、身体总水分与蛋白质质量之和(SLM)、去脂体重(FFM)、骨骼肌肌肉量(SMM)、基础代谢率(BMR)、肥胖度、身体细胞量(BCM)、骨矿物质含量(BMC)、去脂体重指数(FFMI)、骨骼肌指数(SMI)、内脏脂肪指数(VF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均高于A组;女性两组间BMI、体脂肪量(BFM)、体脂率(PBF)、inbody评分、腰臀比(WHR)、内脏脂肪面积(VFA)、肥胖度、臂围(AC)、手臂肌肉周长(AMC)、脂肪质量指数(F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nbody评分高于B组,余指标均为B组高于A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MI(OR=9.435,95%CI:2.629~33.867)和VFL(OR=2.527,95%CI:1.097~5.819)是男性T2DM患者血尿酸偏高的危险因素,BMI(OR=0.816,95%CI:0.678~0.981)和BCM(OR=0.847,95%CI:0.721~0.995)则是保护因素;BFM(OR=1.084,95%CI:1.014~1.158)是女性T2DM患者血尿酸偏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较高的SMI、VFL和女性较高的BFM会增加T2DM血尿酸升高发生风险,男性较高的BMI和BCM则减少T2DM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风险。
李伟芳叶红丽李素军李天艺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尿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