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飞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口腔
  • 4篇细胞癌
  • 3篇肿瘤
  • 3篇涎腺
  • 3篇鳞状
  • 3篇鳞状细胞
  • 3篇鳞状细胞癌
  • 3篇口腔白斑
  • 3篇白斑
  • 3篇D1
  • 2篇增生
  • 2篇上皮
  • 2篇牵引成骨
  • 2篇下颌
  • 2篇涎腺肿瘤
  • 2篇腺肿瘤
  • 2篇P16
  • 2篇CYCLIN...
  • 2篇病理

机构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市口腔医...
  • 1篇广东省口腔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京市江宁医...

作者

  • 12篇万飞
  • 5篇刘来奎
  • 3篇宋晓陵
  • 3篇陈湘华
  • 2篇宋晓萌
  • 2篇李刚
  • 2篇陈盛
  • 2篇吴煜农
  • 1篇陈宁
  • 1篇高兴亚
  • 1篇易新竹
  • 1篇武和明
  • 1篇江宏兵
  • 1篇祁兵
  • 1篇张萍
  • 1篇王志军
  • 1篇顾卫平
  • 1篇王三锡
  • 1篇宋光保
  • 1篇陈菲

传媒

  • 3篇口腔医学
  • 3篇实用老年医学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对兔下牙槽神经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牵引成骨术的不同牵引速度和距离对下牙槽神经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16只,以不同的牵引速度和牵引距离组合,随机分成5组。通过肉眼观察、X线片及电生理检查、组织学观察等了解下颌骨成骨及下牙槽神经再生情况。结果以2.0mm/d速度牵引下颌骨会产生骨不连接,以1.5mm/d速度牵引颌骨15mm,虽可获得良好的成骨,但可造成下牙槽神经不可逆性的损伤。结论下颌骨牵引成骨术的速度宜控制在0.5~1.5mm/d范围内;当牵引距离较小时,可适当加大牵引速度以提高牵引效率,当牵引距离较大时,应调小牵引速度,以减小对下牙槽神经的损伤。
吴煜农李刚宋晓萌陈宁张萍万飞宋晓陵高兴亚宋光保
关键词:牵引成骨术下牙槽神经下颌骨
P16,CyclinD1在口腔白斑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P16、Cyclindl 及P53在口腔鳞状上皮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和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和相互关系,以及在口腔鳞状上皮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和鳞状细胞癌诊断、鉴别诊断上的应用。方法收集28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
万飞王志军陈湘华
关键词:不典型增生鳞状细胞癌
文献传递
变速牵引提高牵引成骨效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变换速度牵引兔下颌骨15mm后新骨生成的质量,探讨提高牵引成骨效率的方法。方法:新西兰白兔5只,单侧下颌骨截开。延迟5d后,以0.75mm/次、2次/d的速率牵引6d,共9mm;再以0.5mm/次、2次/d的速率牵引6d,共6mm;固定15周,新骨分别行大体、放射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牵引结束后新骨逐渐成熟,到固定15周时,牵引区新骨与正常骨接近。结论:变速牵引成骨能够保证新骨的良好生成,缩短牵引时间,提高应用效率。
李刚吴煜农宋晓萌万飞
关键词:牵引成骨变速
涎腺腺样囊性癌p16-pRB-cyclinD1通路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p16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5个正常的唾液腺标本,27例≥60岁ACC患者标本,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观察RB通路中pRB、p16蛋白和cyclinD1的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用于细胞增殖的评价。结果pRB在正常唾液腺和ACC中表达是一致的。在4例(4/27,14·8%)观察到p16蛋白无表达。6例(22·2%,6/27)病例中观察到cyclinD1的过度表达,其中4例p16蛋白无表达,以实性ACC为主。结论涎腺ACC中p16蛋白缺失,cyclinD1的过度表达与ACC的肿瘤细胞高度增殖、肿瘤高恶性度及病人预后有关。
陈玲万飞
关键词:涎腺肿瘤
P16及CyclinD1在口腔白斑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王志军万飞刘来奎陈湘华
关键词:口腔白斑CYCLIND1P16CYCLINDL口腔黏膜病单纯性增生
8例涎腺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涎腺透明细胞癌(CCCs)生物学特性和组织来源。方法:收集8例涎腺透明细胞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文献回顾对涎腺透明细胞癌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透明细胞癌EMA和CK8全阳性表达(8/8、100/100),Ck18和CK-HMW小部分阳性表达(各2/8、25/100),S-100仅1例阳性表达。SMA、Calpon in和P53无表达,bc l-2全阳性表达,PCNA阳性表达率为72.25%。结论:涎腺透明细胞癌是腺上皮性肿瘤,肿瘤细胞增殖活跃,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万飞陈菲陈湘华陈盛
关键词:涎腺透明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
甲状旁腺相关蛋白及其受体PTH1R及Ihh信号在鼠胚髁突软骨中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THrP)及其受体PTH1R及Ihh信号在髁突软骨发育过程中的分布特征及意义。方法 取E14~18d鼠胚,以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方法,检测PTH1R抗体及PTHrP、Ihh mRNA在下颌髁突软骨发生过程中的分布特征。结果 在鼠胚下颌髁突软骨发育过程中,PTHrP、PTH1R主要表达于软骨膜间质细胞、软骨细胞及大部分肥大软骨细胞中,Ihh主要位于肥大软骨细胞上层及其与扁平细胞层交界处,PTHrP及Ihh信号可能通过自分泌和(或)旁分泌作用调控髁突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结论 鼠胚下颌髁突软骨发育过程中,PTHrP、PTHA1R、Ihh的分布特征与其在生长板分布不同,提示PTHrP可能对髁突全层软骨细胞均具有增殖促进作用。
刘来奎江宏兵万飞易新竹
关键词:髁突软骨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53、bcl-2、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P53,bcl-2,nm23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在口腔鳞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预测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口腔鳞形细胞癌(OSCC)组织中P53,bcl-2,nm2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病理表现的相关性。结果在65例口腔鳞癌中,P53,nm23,bcl-2蛋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6.92%,53.85%,46.15%。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各项病理参数均无明确相关关系,但表达水平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浸润方式有关(P<0.05),中低分化和微灶浸润性生长的肿瘤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颈淋巴结转移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P53,nm23,bcl-2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有助于评估肿瘤进展和预后预测。
宋晓陵万飞陈盛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P53BCL-2NM23
二甲基苯丙蒽诱发大鼠颌下腺腺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建立大鼠颌下腺腺癌动物模型,研究涎腺腺癌组织发生及发病机制。方法:40只SD成年鼠(雌雄各20只),颌下腺导管结扎后,1%二甲基苯丙蒽丙酮液腺体内二次直接注射腺体内诱发大鼠颌下腺腺癌。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确立大鼠颌下腺腺癌动物模型。结果:结扎后颌下腺细胞增殖活跃,正常腺体与导管结扎后颌下腺PC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二次追加注射后,仅雌成年鼠形成颌下腺腺癌,生成率为60%。腺癌组织结构为腺管状、乳头状、筛状以及实性状,并有腺癌转移。导管上皮细胞CK19阳性,肌上皮细胞calpolin、CK14阳性。结论:颌下腺恶性肿瘤发生只少需要细胞二次以上基因突变,而且DMBA诱发颌下腺腺癌只发生雌SD成年鼠,涎腺腺癌发生可能与雌激素有关。
陈玲武和明万飞
关键词:动物模型SD大鼠DMBA肌上皮细胞
口腔基础课开展双语教学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为了探索口腔基础课的教学模式,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分析口腔临床医学五、七年制学生对口腔基础课开展双语教学的态度和要求。结果表明56.52%的学生认为口腔基础课应逐步开展双语教学,94%的学生认为基础医学专业词汇缺乏;而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及合适的双语教材的编写成为能否有效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口腔基础课在有充分师资准备及合适教材的基础上可以逐步开展双语教学。
刘来奎顾卫平宋晓陵万飞祁兵
关键词:口腔基础课双语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