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梗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急性心梗
  • 2篇梗死
  • 2篇冠脉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弹力
  • 1篇动脉造影
  • 1篇胸痛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弹力图
  • 1篇血小板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涂层
  • 1篇药物涂层支架
  • 1篇造影
  • 1篇支架植入

机构

  • 4篇抚顺矿业集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王芳
  • 1篇邹玲
  • 1篇迟云鹏
  • 1篇董志
  • 1篇依仁科
  • 1篇李梅琼
  • 1篇宋耀峰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临床诊断急性心梗而冠脉造影正常的24例患者病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正常临床多项指标提示急性心梗(心肌梗死)诊断患者的病因及其相关性。方法 24例入院后有包括心电图在内的两项或两项以上临床指标支持急性心梗诊断,后经冠脉造影检查,造影结果正常,并最终明确诊断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病因。结果 24例患者均为初步诊断急性心梗(其中15例为ST段抬高型心梗,9例为非ST段抬高型心梗),其中继发于主动脉瓣狭窄的继发型心梗5例;应激性心肌病又称心尖球囊样综合征,1990年首次在日本被Sato等报道,并命名为Tako-tsubo(章鱼头套样)心肌病,2例;心肌炎4例;继发于主动脉夹层的继发型心梗3例;胆心综合征4例;微血管型心绞痛2例;变异型心绞痛4例。结论依据心梗的诊断标准,典型的临床症状,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结合实验室检查急性心梗可以诊断,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符合以上标准,这些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本身并无明显粥样硬化病变,需综合多项临床指标分析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做出正确判断,以免误诊及诊断片面,影响治疗效果。
王芳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近期再发胸痛原因分析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近期再发胸痛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过去26个月内行PCI术的32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术后胸痛的情况,其中,男186例,女134例,平均年龄60.5岁。围手术期口服氯吡格雷及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硝酸酯扩冠,控制危险因素,调整生活方式。[结果]术后有41例患者近期复发胸痛,胸痛发生率为12.8%(41/320),其中由亚急性血栓形成致胸痛再发1例,由边支闭塞及远端栓塞致胸痛再发3例,因非完全血运重建所致2例,由慢血流、无复流及快速心律失所致4例,由支架植入反应及精神因素所致25例,由其他脏器致非心源性胸痛6例。[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胸痛发生率高,原因复杂多样,应仔细辩别,识别危险程度,积极干预。
王芳董志依仁科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支架植入术胸痛
国产Firebird药物涂层支架与裸支架治疗急性心梗的比较
2010年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评价国产Firebird药物涂层支架与裸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发病在6h以内)的患者随机分为接受Firebird药物涂层支架治疗的Firebird组64例及接受裸支架治疗的裸支架组42例。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长期随访的心血管终点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住院期间两组均无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及心绞痛事件发生。Firebird组长期随访1例死于脑出血,1例于家中发生猝死,两例发生心绞痛,1例死于车祸,余59例患者长期随访无不良事件发生。裸支架组长期随访7例复发心绞痛,1例死于肺癌,余34例患者无其他不良终点事件。结论药物涂层支架应用于急性心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王芳邹玲宋耀峰李梅琼
关键词:心肌梗死药物涂层
应用血栓弹力图指导PCI术后三联抗血小板药物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所测定的血小板抑制率的达标情况,以指导是否予以在经典的二联抗血小板药物基础上加用培达的三联抗血小板药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42例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均为常规方法予抗血小板药物,根据应用美国Hamoscope公司的TEG分析仪测定其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值,将其分为抑制率达标组,及抑制率未达标组,未达标组随机分为2组,其中1组为在硫酸氢氯吡格雷(波利维)及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培达(即三联抗血小板组)。另1组为二联抗血小板组。3组患者均予3个月随访,以确定不良缺血事件的发生。结果血小板抑制率达标组的不良心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为(2/226)%,二联抗血小板组的不良心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为(3/3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联抗血小板组不良心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为0例,与二联抗血小板组的3例比较,二联抗血小板组缺血事件发生有增多趋势,但二者比较差异无计学意义。结论血栓弹力图(TEG)测定的血小板抑制率对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芳迟云鹏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血小板介入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