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菁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内障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疗效
  • 2篇脉络膜
  • 2篇房角
  • 2篇房角分离
  • 2篇房角分离术
  • 2篇分离术
  • 2篇白内障
  • 2篇闭角
  • 2篇闭角型
  • 2篇闭角型青光眼
  • 2篇超声

机构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林菁
  • 4篇陆融
  • 3篇赵伟
  • 2篇陈敏亚
  • 2篇姚勇
  • 2篇鲍迅
  • 2篇傅东红
  • 2篇邵珺
  • 1篇胡甸萍
  • 1篇藏涵怡
  • 1篇朱靖
  • 1篇钱俊
  • 1篇臧涵怡
  • 1篇孙建初
  • 1篇徐建伟
  • 1篇王洁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眼科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老年患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两种手术方式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0岁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27例(158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超声组和联合组,各79眼。超声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眼压、前房角开放情况、中央前房深度、(矫正)视力。结果超声组和联合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0%。术后,两组患眼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联合组前房角完全开放率高于超声组(P<0.01)。术后,两组前房深度均明显增加(P<0.01),但两组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组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提高视力表2行或以上为65眼(82.3%),较术前无变化或变化(提高或下降)不超过1行为14眼(17.7%)。联合组术后3个月视力提高视力表2行或以上为63眼(79.7%),术后视力较术前无变化或变化(提高或下降)不超过1行为16眼(20.3%)。结论对老年患者原发性闭角型、房角关闭<180°的青光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两种术式均可有效控制眼压,提高部分患眼视力,但联合房角分离术可更有效地开放前房角。
陆融陈敏亚林菁赵伟
关键词:晶状体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房角分离术
自发性浆液性脉络膜脱离一例
2009年
病人男,55岁。因“左眼视物逐渐模糊半月”,曾在他院就诊(诊断不详),给予“血塞通”口服,无明显好转。既往有“高血压病”10年,自己服药控制。查体:一般情况良好,BP124/90mmHg。眼部检查:视力:右0.8左0.1,结膜不充血,角膜透明,KP(-),Tyndall(-),瞳孔(-),晶体皮质部分混浊。
孙建初徐建伟林菁
关键词:脉络膜脱离浆液性高血压病眼部检查晶体皮质血塞通
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处理方式及术后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脉络膜上腔出血(SCH)的处理方法和规范SCH的诊疗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设计,分析2005年5月至2013年7月因内眼手术并发SCH患者10例(10只眼)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SCH的原因。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身及眼局部药物治疗,有手术指征者施行后巩膜切开术和/或玻璃体切除术,分析治疗方法及效果。本组患者中5只眼SCH发生于术中,5只眼发生于术后1~3 d。3只眼施行巩膜切开术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联合玻璃体切除术;7只眼行单纯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9只眼脉络膜上腔积血完全吸收。治疗后视力提高者8只眼,视力无变化者1只眼,失明1只眼。5只眼合并视网膜脱离均复位。1只眼有青光眼。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结论 SCH发病急骤,术中立即关闭切口,术后给予对症治疗,大部分患者脉络膜上腔积血可以自行吸收。术后发生SCH者可根据出血范围及合并症选择药物治疗或巩膜切开术。早发现、早预防可以有效降低SCH的发生率。
邵珺姚勇鲍迅林菁
关键词:脉络膜上腔出血玻璃体切除术
学龄前儿童弱视相关因素的调查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弱视的相关因素,为群体防治弱视提供依据。设计横断面调查及问卷调查。研究对象2635例3~6岁学龄前儿童。方法采用美国伟伦公司SureSight手持验光仪在本市6所幼儿园对2635例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检查,对屈光异常者用1%阿托品眼液扩瞳检影,矫正远视力≤0.8诊断为弱视。同时对这些儿童及家长进行11项弱视相关因素问卷调查。主要指标弱视儿童的屈光不正家族史,母孕史,儿童发育史等。结果2635例学龄前儿童中,弱视98例(188眼)。在11项弱视相关因素中屈光不正家族史、早产窒息史、婴儿期眼遮盖史和儿童偏食史(肉类、鱼类)这5项与儿童弱视相关,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生有明显的相关因素,是防治弱视的关键。
胡甸萍王洁钱俊傅东红陆融林菁藏涵怡
关键词:弱视学龄前儿童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在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在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 edema,DM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合并DME的白内障患者57例(81眼),按患者意愿分为单纯白内障手术组(Ⅰ组)32例(47眼)和白内障手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组(Ⅱ组)25例(34眼)。比较两组术后1周和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和眼内压(intraocular pr essure,IOP)。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BCVA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其中Ⅱ组患者的BCVA改善率均较Ⅰ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t=3.080,P=0.023;术后1个月:t=2.987,P=0.021)。Ⅰ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CFT与术前无显著差异。Ⅱ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CFT均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t=9.797,P=0.002;术后1个月:t=11.034,P=0.001)。Ⅰ组、Ⅱ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IOP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在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DME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的DME,使其获得更好的术后视力。
陆融王道彪赵伟林菁陈敏亚
关键词:白内障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影响
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糖尿病(diabeties mellitus,DM)已经不是我国的一种罕见病疾病了。它已真正成为我们普通老百姓的一个常见病,也是高发病,糖尿病及其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林菁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
文献传递
靴带式连续缝合结膜瓣切口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浅前房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中相采用靴带式连续缝合以上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切口预防术后早期浅前房的作用.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双眼原发性青光眼,并先后行双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患者41例82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作以上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切口行小梁切除术,随机选一眼为观察组,关闭结膜瓣切口时采用靴带式连续缝合将结膜瓣缝合在对应的角膜面上,以覆盖巩膜瓣根部两侧切口为度;同一患者另一眼为对照组,关闭结膜瓣切口时将结膜瓣间断缝合.观察术后3d、1周及1月眼压及前房深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3d眼压完全成功控制38只眼,条件成功控制3只眼,无失败眼,有效率100%;术后1周及1月眼压完全成功控制37只眼,条件成功控制3只眼,失败1只眼,有效率均为97.56%;对照组术后3d眼压完全成功控制39只眼,条件成功控制2只眼,无失败眼,有效率100%;术后1周眼压完全成功控制38只眼,条件成功控制2只眼,失败1只眼,有效率97.56%;术后1月眼压完全成功控制37只眼,条件成功控制2只眼,失败2只眼,有效率95.1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d发生浅前房共6只眼,均为I级浅前房,发生率为14.63%,未予特殊处理,术后1周前房深度恢复,术后1月复查稳定;对照组术后3d发生浅前房共12例,发生率为29.26%,显著高于观察组(X^22=18.76 P<0.01);其中I级浅前房7例,Ⅱ级浅前房4例,Ⅲ级浅前房1例,Ⅱ级+ⅡⅢ级浅前房眼发生率(5/41 12.19%)显著高于对照组(0/41) (x2=24.4 P<0.01).其中I级浅前房未予特殊处理,术后l周内前房深度恢复,Ⅱ及Ⅲ级浅前房患眼予放瞳、加压包扎、限制活动等处理,术后1~2周前房深度恢复,术后1月复查稳定.结论 小梁切除术中相采用靴带式连续缝合以上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切口对预防
陆融林菁臧涵怡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前房
单纯房角分离术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远期疗效比较被引量:30
2013年
背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周边虹膜粘连所致的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近年来,房角分离术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PACG的方法已逐渐用于临床,但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手术的成功率有明显影响. 目的 探讨单纯房角分离术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PACG的长期疗效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采取非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纳入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眼科治疗的慢性PACG患者110例,按照手术适应证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78例78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术±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为联合手术组,34例34眼接受单纯180°房角分离术为单纯房角分离组.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记录并比较患者术眼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及视野的改变.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和房角深度的差异比较均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 单纯房角分离组患者术后2年的视力为0.45±0.15,与术前的0.65±0.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P>0.05);而联合手术组患者术后视力为0.85±0.05,明显高于术前的0.25±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P<0.001).单纯房角分离组术眼术后2年的眼压为(14.2±4.1)mmHg(1 mmHg=0.133 kPa),联合手术组术眼为(13.7±4.8) mmHg,分别低于术前的(47.2±6.3) mmHg和(46.9±7.0)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5,P<O.001;t=5.03,P<0.001).单纯房角分离组和联合手术组术前房角深度分别为(1.33±0.24) mm和(1.56±0.37)mm,术后分别增加至(3.38-0.02) mm和(3.54±0.0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5,P<0.001;t=6.76,P<0.001). 结论 单纯180°房角分离术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术+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PACG均能有效控制眼压,但临床上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适应证.
朱靖赵伟邵珺鲍迅林菁傅东红姚勇
关键词:房角分离术闭角型青光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