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智勇
-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吕梁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阴囊疝术后血清肿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成人阴囊疝术后血清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吕梁市人民医院的219例男性阴囊疝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APP后血清肿的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完成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能力。结果所选219例患者中,有57例(26.0%)患者发生了血清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大于5年、手术时间大于90 min、疝囊长度大于6.0 cm、疝囊的处理方式、疝囊颈肩部是否有瘢痕是TAPP治疗阴囊疝术后发生血清肿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疝囊处理方式、疝囊长度大于6.0 cm为TAPP后血清肿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46(95%CI 0.671~0.820)。结论疝囊处理方式、疝囊长度大于6.0 cm为TAPP后血清肿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两项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的列线图有助于预测TAPP术后血清肿的发生风险。
- 郝智勇雷霞张国锋李锋
- 关键词:疝修补术
- 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肺部手术后肺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研究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肺部手术后肺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78例接受肺部手术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功能训练,试验组采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观察干预效果,包括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前、干预后2d肺功能指标变化,后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 0对比分析组间数据。结果(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 78%),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 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两组患者干预前,PCO_2(二氧化碳分压)、PO_2(氧分压)、PEF(呼吸流量峰值)等肺功能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2d,试验组PCO_2指标均与参照组相比要低,而PO_2、PEF与参照组相比则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肺部手术后肺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影响,可准确改善其肺功能,并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雷霞郝智勇
- 关键词:肺部手术肺功能并发症
- 乌拉地尔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研究乌拉地尔注射液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量效关系。
方法:取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乌拉地尔低剂量组(乌低组6mg/kg)、乌拉地尔高剂量组(乌高组12mg...
- 郝智勇
- 关键词:乌拉地尔肝脏缺血缺血再灌注再灌注损伤肝脏保护
- 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当今医学微创外科的理念深入人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腹腔镜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外科的各个领域。腹腔镜技术应用在疝外科一度有很大争议,但其修补确切、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的优点已经得到公认。
- 郝智勇李锋贺进军段晓明
- 关键词: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技术腹膜微创外科
- “T”形切开疝囊横断法与疝囊全剥离法在阴囊疝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比较“T”形切开疝囊横断法与疝囊全剥离法在阴囊疝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在吕梁市人民医院进行TAPP的97例阴囊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TAPP时,对试验组患者采用“T”形切开疝囊横断法处理疝囊,对照组患者则采用疝囊完全剥离法处理疝囊,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更少,手术的时间更短,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患者术中缝合腹膜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术后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和补片感染的发生率、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术后1年内病情的复发率相比,P>0.05。结论:对阴囊疝患者进行TAPP时,采用“T”形切开疝囊横断法与疝囊全剥离法处理疝囊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采用“T”形切开疝囊横断法处理疝囊能更有效地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手术的时间,降低其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
- 郝智勇李锋李小强段晓明
- 关键词:阴囊疝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出现胆管损伤的原因,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LC中发生胆管损伤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 术中发现胆管损伤13例,直接缝合修补6例,术后1例出现胆漏,经腹腔穿刺引流、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后痊愈;2例及时中转开腹修补、并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恢复良好;5例行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术后2例出现胆管狭窄再次手术,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随访2年,恢复良好.术后发现胆管损伤5例,开腹行胆管修补、留置T管引流支撑,留置T管6个月后拔管,恢复良好.结论 通过分析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可望进一步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LC的安全性.
- 郝智勇雷霞张军贺进军李锋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胆管损伤
- 不解剖Glisson鞘肝门血管选择性区域阻断肝切除
- <正>目的采取不解剖 Glisson 鞘的方法选择性区域阻断肝门血管行肝切除,减轻过细解剖肝门导致创伤过大和肝门主干阻断带来的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在不解剖肝门 Glisson 鞘的条件下阻断肝门部支配拟切除肝脏血管...
- 刘杰吴祥松韩鹏郝智勇杨泽利于永生
- 文献传递
-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临床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7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7年3月收治的169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首次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0.76%和1.52%,再次手术的并发症明显增高,分别为40.54%和32.43%,P<0.01。术后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能避免组织残留所致的病变复发和癌变,降低再手术率,且首次手术较再次手术的并发症率低,但需在术中精细操作。
- 赵福龙武林枫孟庆辉郝智勇王逢春曹国栋马玉刚
-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除术良性甲状腺疾病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