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芬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脱氧
  • 2篇脱氧葡萄糖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参数
  • 1篇断层显像
  • 1篇正电子
  • 1篇正电子发射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转移
  • 1篇酸酶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抗原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癌

机构

  • 3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3篇赵芬
  • 2篇杨国仁
  • 1篇于金明
  • 1篇王晓慧
  • 1篇张燕
  • 1篇霍宗伟
  • 1篇张秀丽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肿瘤影像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前列腺癌骨转移^(18)F-脱氧葡萄糖PET/CT代谢参数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骨转移^(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代谢参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入院1周内行^(18)F-FDG PET/CT检查的4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资料,通过^(18)F-FDG PET/CT图像获得病灶数量、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ax))、平均SUV(mean SUV,SUV_(mean))、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和总病灶糖酵解值(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并与患者同期血清肿瘤标志物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t 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f PSA)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于发生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灶数量为8个是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最佳界值点,并以此将患者分为无骨转移组、局限性骨转移组(1~8个)和弥漫性骨转移组(>8个)。除局限性骨转移组与无骨转移组间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各组间t PSA、fPSA和AL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骨转移灶的数量与患者同期tPSA、fPSA和ALP水平均呈正相关(r=0.604,P=0.02;r=0.531,P=0.03;r=0.478,P=0.018)。除前列腺癌骨转移灶SUV_(max)与同期ALP水平,以及SUV_(mean)与同期fPSA、ALP水平相关关系不显著外,其余均有相关性。结论: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灶数量为8个是预测前列腺癌患者OS的最佳界值点;tPSA、fPSA和ALP均可作为评价前列腺癌弥漫性骨转移的临床血生化指标;∑_(MTV)和∑_(TLG)联合同期tPSA、fPSA和ALP水平在评价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程度方面优于SUV_(max)和SUV_(mean);∑_(TLG)可用于评价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
任佳忠赵芬赵芬霍宗伟刘岩王晓慧
关键词:前列腺癌骨转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碱性磷酸酶
^18F-FDGPET—CT在结直肠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不佳,常规影像学技术在其诊断及综合治疗中的应用存在局限性。^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PET—CT)可早期发现细胞代谢改变并实现精确解剖定位,在结直肠癌的放化疗后疗效评价、预后预测以及治疗策略的制定和复发转移的监测中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中适时、合理地应用^18F—FDGPET.CT扫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的疗效。
张燕赵芬于金明
关键词:结直肠癌
肺癌肾上腺转移的^(18)F-FDGPET/CT的图像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的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特征,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PET-CT中心检查发现并最终确诊的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31例,共35个肾上腺转移灶,分析其CT和PET图像特征,将同期转移患者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最大SUV(SUVmax)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t检验比较同期转移和异期转移病灶的SUVmax的差异。结果肺癌肾上腺转移瘤在CT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结节灶,35个病灶中密度均匀者23个,不均匀者12个,直径为0.8~10cm,平均为2.56±1.68cm;PET图像上最大SUV为1.9~22.1,平均为7.02±4.28。肺癌原发灶SUVmax为2.3~18.9,平均为8.07±4.59;肾上腺转移灶的SUVmax与原发灶的SUVmax无相关性(P=0.009,P=0.972)。初诊转移与随诊转移的肾上腺转移瘤的SUV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4,P=0.373)。显示3例病灶肾上腺转移瘤的变化随原发灶的好转而同步改善。结论 PET/CT检查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肾上腺转移癌的检查方法。
赵芬王云杨国仁张秀丽
关键词:肺肿瘤肿瘤转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