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动脉
  • 7篇主动脉
  • 4篇体外循环
  • 4篇外循环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2篇动脉弓
  • 2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
  • 2篇心脏
  • 2篇心脏术
  • 2篇心脏术后
  • 2篇心脏骤
  • 2篇心脏骤停
  • 2篇手术矫治
  • 2篇双切口
  • 2篇切口
  • 2篇骤停
  • 2篇主动脉弓
  • 2篇先天

机构

  • 10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1篇王跃堂
  • 7篇罗新锦
  • 6篇王巍
  • 6篇于存涛
  • 4篇王旭
  • 2篇张良
  • 2篇张晶
  • 1篇张良
  • 1篇张戈军
  • 1篇李飞
  • 1篇刘燊
  • 1篇常谦
  • 1篇胡盛寿
  • 1篇王现强
  • 1篇杨阳
  • 1篇高伟
  • 1篇陈祖君
  • 1篇魏波
  • 1篇姜文祥
  • 1篇李涵

传媒

  • 5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循环心肺复苏应用于心脏术后心脏骤停的效果分析
丘俊涛于存涛张良王跃堂王巍罗新锦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阜外分型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新的分型方法,方便临床适应症掌握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同时便于多中心应用推广。
于存涛罗新锦张良常谦丘俊涛刘燊姜文祥高伟魏波王跃堂
28例右心室原发良性肿瘤患者术后10年随访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28例右心室原发良性肿瘤患者手术治疗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1月行手术治疗的28例右心室原发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预后状况。结果:28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6.6±21.1)岁。病理结果提示,10例为黏液瘤,弹力纤维瘤、血管瘤、横纹肌瘤各4例,脂肪瘤、纤维瘤、淋巴管肿瘤各2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肿瘤切除术,24例行肿瘤完全切除术,4例行肿瘤部分切除手术。随访1~10年(中位随访39.5个月)期间,术后10年的免复发率和生存率分别为83.8%和79.0%。行肿瘤部分切除手术的4例患者,1例为横纹肌瘤患者,术后6年复查示瘤体消失;1例为血管瘤患者,术后3次复查显示瘤体在逐渐缩小;另外2例分别为脂肪瘤和纤维瘤,瘤体大小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右心室原发良性肿瘤,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安全、有效,预后良好。
王跃堂乔恩姜文翔邱俊涛赵电彩李飞黄泽平罗新锦王巍
关键词:手术治疗复发
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切口手术矫治先天性主动脉弓复杂病变的效果评价
王跃堂于存涛
分期介入手术治疗成人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动脉瘤1例报告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男,62岁。因心脏杂音40年,活动后双下肢乏力3年就诊。右上肢血压170/86 mm Hg,左上肢血压120/65 mm Hg,双下肢血压90/50 mm Hg。大血管CTA示主动脉弓降部发育不良,横径约5mm,狭窄处右后侧壁呈瘤样扩张,横径约51 mm,长度约66 mm,瘤壁不规则钙化,尚见多个小瘤腔。考虑患者年龄较大,病变复杂,决定一期手术行升主动脉—双髂动脉搭桥术。
王跃堂于存涛张戈军
关键词:上肢血压下肢血压髂动脉搭桥术主动脉缩窄
利用旋股外动脉降支血管实施CABG全动脉化治疗
罗新锦王巍王跃堂骆翔李涵杨阳王旭胡盛寿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置入时机对高危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短期效果评价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置入时机对高危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短期效果评价和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01至2015-12收治并应用IABP辅助CABG的197例高危冠心病患者,男性91例(46.2%),平均动脉压为(70.3±8.2)mm Hg(1 mm Hg=0.133 k Pa)。根据IABP置入时间分为术前置入组(n=89)和术中、术后置入组(n=108)。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以及机械通气率、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价两组的生存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30天死亡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性(ROC)曲线和约登指数评估危险因素对病死率的最佳预测阈值和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97例患者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为(86.7±37.3)min,体外循环平均时间为(147.3±18.4)min。两组间年龄、性别比例、肌酸激酶同功酶、肌钙蛋白I、肌酐、平均动脉压、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评分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置入组与术中、术后置入组比较,术后48 h心肌酶峰值明显降低(mmol/L,130.6±25.4 vs149.7±18.2),机械通气时间(h,81.5±10.3 vs 107.9±11.5)、总住院时间(d,21.3±4.1 vs 27.7±9.4)显著减少,急性肾损伤(3.4%vs23.1%)、脑并发症(5.6%vs 19.4%)和术后30天死亡率(4.5%vs 36.1%)的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术前置入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术中、术后置入组显著延长(d,27.9±1.2 vs 16.5±2.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再置入IABP(比值比=2.37,95%可信区间:1.42~5.72,P=0.01)为预测术后30天病死率的重要因素。ROC曲线显示再次置入IABP预测患者术后30天病死率的敏感性为75.3%,特异性为67.4%。结论:对于高危CABG的患者,术前置入IABP辅助治疗有助于降低术后心肌酶峰值,缩短呼吸机支持时间和总住院时间,降低短期病死率。再次置入IABP是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王跃堂丘俊涛王旭张晶陈祖君王现强王巍
关键词:主动脉内气囊泵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切口手术矫治先天性主动脉弓复杂病变的效果评价
2016年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主动脉弓复杂病变的手术治疗的预后。
王跃堂于存涛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中的CT评估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疗效和术前评估要点。方法纳入阜外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完成的TAVR患者54例。分析主动脉根部形态学特点、手术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三组瓣膜选择的oversize(测量瓣环直径/选择瓣环直径-1)为:-0.22±8.62%vs. 0.53±8.37%vs.8.02±6.71%。三叶瓣组与功能二叶瓣组及解剖二瓣化组相比,3mensio测量的瓣环的平均直径、流出道平均直径、窦管交界平均直径和升主动脉平均直径数值均较小,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左右冠的开口高度及右窦的大小数值均较小(P<0.05)。中转外科手术、术中再次置入瓣膜、术中使用体外循环辅助、术中左室破裂、术后使用ECMO辅助、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术后致残性脑卒中、死亡、术后起搏器植入和术后冠脉栓塞三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对于二叶瓣的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术前CT的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二叶瓣的瓣膜的选择建议downsize,解剖二叶瓣建议较大程度的downsize。
徐东辉罗新锦张晶王跃堂丘俊涛王旭
关键词:二叶式主动脉瓣CT评估
体外循环心肺复苏应用于心脏术后心脏骤停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总结单中心运用体外心肺复苏(ECPR)为心脏手术后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效果,探讨心脏骤停患者救治新思路、新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2009-01 至2014-12 期间因心脏手术后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实施体外心肺复苏抢救的患者,分为成功脱机组与未成功脱机组,院内存活组与院内死亡组.比较各组患者心肺复苏时间,体外循环时间,ECPR 前后各指标差异.本组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均先床旁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如果不能停机则转为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
丘俊涛于存涛张良王跃堂王巍罗新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