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树滋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浆质子核磁共振波谱诊断恶性肿瘤的研究
- 1990年
- 本文对血浆质子核磁共振波谱法检瘤进行了研究,证明血浆脂蛋白脂质的甲基、亚中基半高宽值可以较早检测人体内恶性肿瘤的存在,在临床上能够作为对恶性肿瘤的筛选和早期定性诊断方法。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初步结果证明血浆中β脂蛋白代谢异常与检测的假性结果有较密切联系。
- 王元利胡树滋任治国崔育新程金龙
- 关键词:恶性肿瘤
- 血浆质子核磁共振波谱诊断恶性肿瘤的初步研究(摘要)
- 1989年
- 本研究应用磁共振的另一方式—波谱法,对天体血浆中成分进行分析。在消除水质子干扰后,发现人娄各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的纵向驰豫时间,横向驰豫时问以及有效横向驰豫时间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便形成了磁共振波谱诊断恶性肿瘤的基础。
- 王元利胡树滋任治国崔育新程金龙
- 关键词:血浆恶性肿瘤患者磁共振波谱
- 尿酶检测早期诊断庆大霉素肾脏损害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被引量:4
- 1991年
- 采用犬庆大霉素肾中毒模型,结合临床病例,检测尿丙氨酸氨基肽酶、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γ-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的变化和犬肾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显示,治疗剂量庆大霉素对肾脏具有损害作用,中毒量的损害明显加重;处于亚临床期肾病变者,庆大霉素显著加重其毒性损害。检测尿酶的变化可以早期反映出这种肾毒性损害,是一种灵敏的早期监测指标。
- 谭建明俞天麟胡树滋
- 关键词:肾毒性尿酶
- 尿AAP、NAG、GGT测定早期诊断庆大霉素肾脏损害的临床观察
- 1991年
- 本文系统观察了75例庆大霉素治疗的病人尿AAP、NAG、GGT的变化。用药后1~3天,尿AAP、NAG显著性升高,GGT中等度升高;而尿常规检查阴性。肾功能正常者,用药后血肌酐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仅2例肌酐升高值≥50μmol/L,占7.4%。处于亚临床期肾病变者,用药7天后,血肌酐升高,有8例其升高值≥50μmol/L,为47.1%。尿酶升高的时间早于血肌酐5~7天,是早期诊断庆大霉素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
- 谭建明俞天麟胡树滋
- 关键词:肾损害庆大霉素酶学
- 一种聚丙烯酰胺凝胶板的简易干燥方法
- 1997年
- 1 试剂甲液 甲醇:水:乙醇5:5:1乙液10%甘油水溶液2 器材①取厚15mm、边长200mm、表面平整的有机玻璃两块.锯成两个内边长为160mm的正方形框架.用细砂纸将两框架的内外边及锯下其中的一块160mm的正方形四边磨平.磨至这个正方形能自如地套在框架上.②100mm长铁夹子4个.③300mm长正方形玻璃纸两张.
- 任治国胡树滋张绍增
-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