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弯管型消化道颈部吻合器在食管中段以上病变的临床应用
- 2003年
- 王中林高克柔张晓膺刘宁张雷陆一民
- 腋下小切口加OB胶治疗肺大疱致自发性气胸
- 2002年
- 张晓膺狄冬梅钱永祥张雷陆一民蒋南青刘宁王中林高克柔
- 关键词:肺大疱自发性气胸腋下小切口OB胶病例报告
- 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国人跟骨数据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4年
- 背景:跟骨为不规则骨,具有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过往多基于X射线平片进行测量研究,利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进行跟骨相关解剖测量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与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报道较少。目的: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国人跟骨的解剖数据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成人正常跟骨CT扫描数据,男50例,女50例,将其重建后进一步测量跟骨长、宽、高及Bohler’s角及Gissane’s角,将测量数据与西方人数据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中国男性组跟骨长、宽及高分别为(74.60±5.06),(29.71±2.93),(45.23±4.46)mm;女性组为(71.48±5.36),(26.65±3.01),(42.23±4.49)mm,男性组显著大于女性组(P<0.05)。男性组Gissane’s角度为(123.3±8.5)°,女性组为(122.7±8.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男性组Bohler’s角为(35.98±4.34)°,女性组为(38.31±4.43)°,男性组显著小于女性组(P<0.05)。国人跟骨全长、宽度及高度显著小于西方人数据(P<0.05)。中国成人Bohler’s角及Gissane’s角测量数据与西方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中国女性成人跟骨长、宽、高较男性小,跟骨Bohler’s角明显大于男性,不同性别间Gissane’s角无明显差异。与西方人相关数据比较,中国成人的跟骨长、宽、高明显偏小,跟骨Bohler’s角及Gissane’s角则无明显差异。
- 孟振吴亮孙晓亮龚宗明张雷陈海鸥
-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跟骨三维成像数据测量X射线片
- 心包内处理血管的全肺切除手术9例报告被引量:1
- 2003年
- 蒋南青张晓膺高克柔刘宁狄冬梅钱永祥张雷
- 关键词:心包内全肺切除血管处理
- Thl和Th2型细胞因子在椎间盘突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1年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学说和观点,并且一直存在争论。目前,突出椎间盘所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张建伟唐振宇张雷葛灵
- 关键词:椎间盘组织TH2型细胞因子THL自身免疫反应发病过程
-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的近期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对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和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的近期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2007年5月~2010年5月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12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0.2岁(28~54岁)。同期行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2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8.1岁(24~51岁)。对两组病例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活动度(ROM),以及椎间隙高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随访时间平均20.1个月(6~30个月)。术后两组病例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病例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ROM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末次随访时椎间盘置换组的ROM显著优于髓核摘除组(P<0.05)。术后椎间盘置换组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髓核摘除组椎间隙高度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和单纯髓核摘除术均可达到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但在改善腰椎活动度和恢复椎间隙高度方面,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更具优势。
- 吴亮孙晓亮张雷吴国峰周剑Yve CartonnePascal Moussellard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髓核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20例体会
- 2002年
- 张晓膺蒋南青狄冬梅钱永祥张雷陆一民赵强
- 关键词:心绞痛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模式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的模式。方法对42例继发于椎管狭窄的进行性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前方手术入路24例,后方入路18例。于术后1,3,6,12,18个月各随访1次,之后每年随访1次,进行JOA评分。结果术前JOA评分为1~15分,平均8.3分。10例严重患者JOA评分〈6分,术后6个月在随访中保持平稳的JOA平均值为13.3分(3~17分)。最后一次随访应用Hirabayash i技术评估平均为52.5%。神经功能恢复表现在术后第1—3个月,而后维持稳定。JOA评分〉6分和JOA评分〈6分病例神经功能恢复非常相似。在前路与后路手术方式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在术后6个月表现非常迅速,之后则表现平稳,与初始病变严重程度无关。更多比JOA评分系统有效的评分系统应该发展起来应用于此类患者的随访过程中。
- 龚宗明张雷孙晓亮H.Pascal-Moussellard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椎关节强硬
- 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11例诊治分析
- 2005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7例,手术治疗4例,11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可通过适当的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治愈,同时多数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是可以预防的。
- 汪潜云王中林张雷
- 关键词:食管癌乳糜胸胸导管结扎术
-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总结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02例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及围手术期处理情况,其中食管癌12例、贲门癌90例,术前行常规检查,评估手术风险,手术方式为右胸加上腹部正中切口9例,左胸后外侧切口71例,经腹部切口21例,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1例。术后予抗炎、营养支持处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术后发生重大并发症18例,死亡3例,其中肺梗死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合理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是安全的,但对各种并发症应有充分的认识。
- 汪潜云王中林张雷张晓膺
-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高龄手术治疗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