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奥拉佩策·考斯尔(Keorapetse Kgositsile),南非国家桂冠诗人,生于1938年,幼年随母亲奔走于马佛京和约翰内斯堡两地。年轻时加入非国大(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在南非著名左翼作家拉·古玛(Mex La Guma)和女共产党员鲁斯·弗斯特(Ruth First)领导下开始记者生涯。1961年沙佩维尔屠杀事件后流亡海外。
这次的访谈的题目或许叫"生活在工人中间"更好一些,但思忖之后,觉得"学生"两字必不可少,是理解姆普特拉尼·瓦·布费洛(Mphutlane wa Bofelo)复杂身份的关键:布费洛不是从工人中成长起来的工人诗人,而是属于和工农结合的知识分子诗人。而一开始,这种结合便是一种师生关系。在上世纪80年代初,大批高中学生开始进入工厂,给工人普及文化并传播反殖革命思想。布费洛就是这些学生中的一员。
菲利帕·维利叶斯(Phillippa Yaa de Villiers),生于1966年,2011年南非文学奖诗歌奖得主,生平经历奇特,诗风结合西方、非洲和东方传统,独树一帜地创造出属于自己和时代的作品。评论家称:“她的发现自我的诗歌反映着我们国家艰苦转变的历史。”笔者分别于2017年1月30日和2月23日在约翰内斯堡笔者家中和菲利帕家中对诗人进行了专访,这期间又围绕她的诗歌往返40余封电子邮件。没有过去两年多菲利帕给予笔者的牢固的友情,这篇专访稿将难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