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海

作品数:11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默沙东艾滋病综合防治合作项目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抗病毒
  • 3篇抗病毒治疗
  • 3篇艾滋病
  • 3篇病毒
  • 3篇病毒治疗
  • 2篇艾滋病抗病毒...
  • 1篇都市
  • 1篇行为者
  • 1篇性行为
  • 1篇疫情
  • 1篇疫情分析
  • 1篇意愿
  • 1篇意愿调查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逆转
  • 1篇逆转录
  • 1篇缺陷综合征
  • 1篇综合征
  • 1篇外出
  • 1篇外出务工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
  • 2篇重庆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烟草总公...
  • 1篇成都市武侯区...
  • 1篇核工业四一六...

作者

  • 6篇何海
  • 5篇栾荣生
  • 3篇曾璨
  • 3篇李巧巧
  • 2篇吴国辉
  • 2篇周超
  • 1篇赵阁
  • 1篇鲁斌
  • 1篇王嘉川
  • 1篇张晓曦
  • 1篇奚静

传媒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凉山州某县外出务工HIV/AIDS病人接受流入地ART的意愿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凉山州外出务工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接受流入地抗病毒治疗(ART)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异地治疗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凉山州某县187名外出务工的HIV/AIDS病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其中16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187名HIV/AIDS病人均为彝族农民,其中青壮年男性174人(占93.0%),文盲小学文化173人(占92.5%)。愿意在外出务工期间接受流入地ART者占7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近一年吸毒[P=0.003,比值比(OR)=3.918]、城市流动率较高(P=0.003,OR=3.082)和出现过艾滋病相关疾病/症状(P=0.009,OR=2.635)的HIV/AIDS病人,对流入地抗病毒治疗的接受意愿较高。结论外出务工HIV/AIDS病人对流入地提供抗病毒治疗的接受意愿较高,有必要继续探索针对外出务工HIV/AIDS病人的异地治疗模式。
曾璨李巧巧达争此吉何海吉木子石崔鑫宇栾荣生
关键词:外出务工人员流入地
成都市两城区部分成年男性吸烟者吸烟行为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分析成都市成年男性吸烟者吸烟行为、吸烟量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成都市两城区320名成年男性吸烟者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ils H秩和检验、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分析显示吸烟者更换卷烟后,吸烟量增加(t=2.327,P=0.021),焦油量降低(t=-11.251,P<0.001);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历较低(OR=1.968,P=0.040)、收入较高(OR=2.053,P=0.043)、烟蒂较短(OR=2.366,P=0.010)、尼古丁高依赖(OR=7.143,P<0.001)者吸烟量更大.结论 更换卷烟的吸烟者更倾向选择低焦油卷烟;学历低、收入高、尼古丁高依赖的吸烟者是控烟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的重点人群.
张晓曦何成普李巧巧鲁斌何海曾璨赵阁栾荣生
关键词:吸烟影响因素
重庆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免疫重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了解2004-2013年重庆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的重庆市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基本信息和随访数据,建立重复测量资料的两水平生长模型,拟合CD4^+T细胞计数随治疗时间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 991例研究对象。基线、治疗6个月和18个月后T细胞计数均值分别为(194.23±123.72)个/mm^3、(303.87±159.08)个/mm^3和(355.52±174.78)个/mm^3。两水平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治疗时间、性别、入组年龄、基线T细胞计数、感染途径、婚姻状况、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分期、是否有艾滋病相关症状或体征等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重庆市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效果明显,及早发现HIV感染者并及时纳入治疗能有效提高免疫重建的治疗成效。
袁新皓周超何海吴国辉栾荣生
关键词:T淋巴细胞
重庆市2004-2013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7
2016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接受艾滋病高效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收集患者的生存、死亡信息,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N8991例于重庆市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的流行病学信息,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592例,艾滋病患者总病死率5.40/1000人月,患者1~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0.92、0.90、0.89、0.87、0.84。多因素Cox回归提示相对于入组年龄〈30岁组,30-岁组、40-岁组、≥50岁组HR(95%CI)分别为1.424(1.025-1.978)、1.881(1.362~2.597)、2.853(2.072-3.927);相对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mm^3组与100~个/mm^3组HR(95%CI)分别为4.847(3.792~6.196)、1.962(1.486~2.590);感染途径为静脉吸毒(HR=1.964,95%CI:1.544~2.498)、入组时艾滋病相关疾病或症状(HR=2.658,95%CI:2.221~3.181)也是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有效地减少了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降低治疗门槛,及时纳入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对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何海李巧巧周超曾璨崔鑫宇吴国辉栾荣生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抗病毒药流行病学研究
成都市成华区2005—2015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成都市成华区接受艾滋病高效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以2005—2015年成华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成都市成华区2005—2015年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共有1 304例,入组治疗时年龄最小为7岁,年龄最大为85岁,平均(35.21±12.89)岁,以男性为主,占90.34%;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占59.51%;感染途径以同性性传播为主,占57.7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47,P<0.05),治疗时间超过5年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从基线的(229.86±146.70)个/mm^3达到(404.09±179.31)个/mm^3。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mm^3比例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200个/mm^3者则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结论成都市成华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有效提高了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治疗效果显著。
黄璐奚静冷冰王德伟龚欢王嘉川何海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2006-2015年成都市成华区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疫情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成都市成华区2006-2015年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疫情特征,为控制艾滋病在该人群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导出的截至2015年历史卡片,使用SPSS 18.0进行数据的整理及分析。结果现住成华区的MSM病例报告例数逐年上升,至2015年底,MSM HIV/AIDS病例占总全区报告HIV/AIDS病例数的53.07%(924/1 741);MSM HIV/AIDS病例流动性较强,流动MSM HIV/AIDS占72.8%(673/924);病例较为年轻(20~29岁年龄占48.8%),文化程度较高(大专及以上占55.7%),未婚为主(占83.1%),学生的比例相对其他高危人群较高,占8.1%;样本来源检测咨询为主(占49.4%);病程为艾滋病期的病例占31.8%(294/942),76.7%的病例开始抗病毒治疗。结论成华区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疫情严峻,需采取广泛、深入有效的干预措施,防止HIV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李虹璇何海栾荣生罗英王超张洁叶琳蓝海波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疫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