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静
- 作品数:34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阴道炎并发外阴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阴道炎患者发生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368例慢性阴道炎且疑似VIN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理组织检查确诊是否发生VIN分为VIN组(n=46)和非VIN组(n=322)。对2组来院诊时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预测模型。用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及预测正确率评价模型的效能。结果:VIN组与非VIN组的年龄、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ratio of 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NLR)、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PV感染(OR=29.254,95%CI=4.124~153.574)、IL-17(OR=4.604,95%CI=2.209~97.683)、NLR(OR=2.835,95%CI=1.357~5.405)、M-CSF(OR=2.361,95%CI=1.135~3.975)和Alb(OR=1.099,95%CI=1.015~1.263)均是慢性阴道炎并发VIN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危险因素得出预测模型的表达方程:Prob=1/(e^(-Y)),Y=40.507-3.376×HPV感染-1.527×IL-17-1.042×NLR-0.859×M-CSF-0.095×Alb。验证得出模型的灵敏度为86.90%,特异度为85.70%,正确率为85.90%。结论:慢性阴道炎患者发生VIN的危险因素有HPV感染、IL-17高表达、NLR高表达、M-CSF高表达、Alb低表达,以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区分能力良好,能有效评估阴道炎发生VIN的风险。
- 金钰铌刘菀许静鲁潇凝李亚敏
- 关键词:阴道炎外阴上皮内瘤变
- 单瓣缝合治疗慢性泪囊炎1016例
- 2010年
- 目的观察改良桥式单瓣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桥式单瓣泪囊鼻腔吻合术对101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1016例患者中,990例效果满意;但26例仍有溢泪,其中16例有溢泪而泪道冲洗畅通,4例术后第3天再次打开探查,清除凝血块后获得成功,6例术后再次阻塞,3个月后2次手术畅通4例,另2例2次手术仍无效。术后随访最短半个月,最长16年。结论应用改良桥式单瓣缝合治疗慢性泪囊炎大多数效果满意。
- 肖丽波胡竹林张虹许静徐悦都陈英杰
- 关键词:泪囊炎
- 胎儿静脉导管血流指标在早孕期唐氏筛查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比较早孕期(11-13+6周)唐氏综合征胎儿与染色体核型正常胎儿DV指标异常的发生率.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早孕期唐氏筛查高风险胎儿进行超声检查,测量静脉导管血流指标(ductus venosus,DV),分析染色体核型异常与核型正常胎儿DV指标异常的发生率差异,通过对病例进行随访,比较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与正常胎儿在早孕期DV血流指标异常的发生率.结果 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13400例早孕期唐氏筛查病例中,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425例(3.17%).在386例接受产前诊断的病例中,45例(11.70%)诊断为染色体核型异常,其中21三体27例,18三体8例,13三体2例,性染色体异常8例.统计分析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胎儿(23/45)与染色体核型正常胎儿(30/341)的DV血流指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9,P=0.001).而染色体核型正常,DV阳性的病例,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χ2=56.02,P=0.001).结论早孕期胎儿静脉导管的测量是唐氏筛查的有效补充,且对早孕期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等胎儿结构异常有临床价值.
- 许静张兰马润枚
- 关键词:胎儿唐氏综合征静脉导管
- 妊娠早期胚胎丢失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机制研究
- 许静
- 儿童双眼早期原发性进行性虹膜萎缩一例
- 2010年
- 病例 男性,7岁。双眼红痒5d,于2009年5月21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出生时,其母便发现患者右眼瞳孔不圆;出生满8个月时,左眼虹膜出现环形萎缩。因不影响视力,故未到医院就诊。患者足月顺产,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皮肤无色素沉着和萎缩斑。无手术外伤史,家族中无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史,既往体健。
- 许静化志娟
- 关键词:双眼儿童先天性遗传性医院就诊足月顺产
- 宫颈长度测量对先兆早产孕妇分娩时间的预测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孕妇分娩时间与宫颈长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临床数据.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就诊的孕妇测量宫颈长度,对于胎膜早破或宫颈内口≥3mm的病例除外,出现先兆早产的孕妇就诊后进行定期随访,直至分娩.结果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256例出现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进入本研究.孕妇中位年龄29(21~45)岁,就诊时中位孕周为34(28~36)周.256例出现先兆早产症状的病例中,宫颈长度≤15mm的孕妇51例,25例(49.0%)于7d内分娩,宫颈长度〉15mm的孕妇205例,10例于7d内分娩(4.3%),经统计分析,在发生先兆早产的孕妇中,当宫颈长度〈15mm,胎儿早产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00,χ^2=67.422).在宫颈长度≤15mm的先兆早产病例,安胎处理并不能降低早产的发生率(P=O.237,χ^2=1.695).结论当孕妇出现先兆早产症状时,如宫颈长度≤15mm,则胎儿1周内分娩的风险大大提高,且保胎处理的效果较差.
- 许静胡顺琴刘奇云
- 关键词:先兆早产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
- 2001年
- 许静王慧梁刚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药物疗法
- 22~24周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胎儿早产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早产是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仍然是产科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的主要难题之一。在临床中,能够早期预测早产并给以及时的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预测早产的指标中,宫颈测量被认为是预测胎儿早产的较为敏感的指标之一,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刚,在宫颈过短的孕妇中,胎儿早产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因此,对宫颈过短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被视为降低早产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 许静金钰铌刘奇云
-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宫颈长度早产
- 外展神经麻痹性斜视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上、下直肌移位手术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01/2010-06采用上、下直肌移位术矫正外展神经麻痹所致重度内斜视20例21眼,并进行分析。结果:外展神经麻痹20例行内直肌后徙、上、下直肌1/2移位术,术后患者内斜明显矫正,疗效显著。随访6mo~3a,已矫正的眼位无明显变化,疗效稳定。结论:上、下直肌移位术治疗外展神经麻痹性斜视是可行的,且疗效是稳定的。
- 许静尹洁
- 关键词:上直肌下直肌外展神经麻痹
- 颅脑损伤致双眼外直肌麻痹1例
- 2007年
- 病例女,30岁,主因外伤后双眼内斜9个月就诊。患者9个月前因车祸昏迷1d后出现双眼内斜,复视,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自患病以来,内斜无明显改善,近1个月来,复视现象消失,考虑视网膜已形成单眼抑制。全身检查正常,意识清。眼部检查:视力:右0.4,右0.8,双眼眼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眼位:33cm映光右眼内斜35°,左眼内斜30°。眼球运动:双眼外转完全不能,牵拉试验:双眼内直肌无牵制因素。诊断为:双眼外直肌麻痹。完善相关检查后,手术分期进行,先在局麻下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双内直肌均后徙于附着点后10mm处,术后眼位改善不明显,半年后在局麻下分别行左眼及右眼上、下直肌移位术,将上、下直肌外1/2束分别缝在外直肌止端约上端处和下端处,术后眼位映光:基本正位,双眼外转运动受限,余眼球运动可,无复视。
- 许静郭立云
- 关键词: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CT检查眼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