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股骨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内固定
  • 2篇近端
  • 2篇后路
  • 2篇脊柱
  • 2篇骨钉
  • 2篇股骨骨折
  • 2篇股骨近端
  • 2篇固定术
  • 2篇肥胖
  • 2篇肥胖患者
  • 1篇单开门
  • 1篇短节段
  • 1篇胸腰段
  • 1篇胸腰段骨折
  • 1篇腰段
  • 1篇远期

机构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吕守正
  • 6篇闫亮
  • 2篇张健
  • 2篇李志永
  • 1篇郭强
  • 1篇张金存
  • 1篇周治国

传媒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脊柱微创术中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退变性腰椎滑脱、腰椎退变性侧凸、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椎间盘源性或小关节突源性导致的严重的下腰痛属于胸腰椎退变疾病。该病发生后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质量,外科手术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包括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两种。而与传统手术相比,脊柱微创术具有较小的创伤性、较少出血量、快速恢复、并发症少、影响脊柱程度轻等优点,其中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是当前较为经典的术式,越来越广泛用于腰椎退变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基于此,本研究综述脊柱微创术中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闫亮周治国吕守正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的远期效果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9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25例,其中65例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患者设为观察组,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优良率、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围术期输血量)、治疗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83.07%,低于对照组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围术期输血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rri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Harr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53%,高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中远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指标方面优于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但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基本一致,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更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治疗。
闫亮吕守正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骨折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
经伤椎置钉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矫正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矫正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置钉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观察组采用经伤椎置钉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指标、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矫正率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矫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置钉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的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维持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
闫亮张健吕守正
关键词:脊柱胸腰段骨折
侧卧位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肥胖患者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侧卧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肥胖患者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侧卧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55例肥胖患者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临床资料,男43例,女12例;年龄20~74岁,平均45.2岁;体质量指数(BMI):肥胖(BMI为30~35)40例,非常肥胖(BMI〉35)15例。骨折按照Seinsheimer分型:A型18例,ⅢB型23例,Ⅳ型12例,V型2例。术后采用Sanders等推荐的创伤性髋关节等级评分评定疗效。结果47例患者术后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12~60个月,平均30个月;8例失访。骨折愈合时间为3.9~8.7个月,平均4.6个月。术后按Sanders等推荐的创伤性髋关节等级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3例,良12例,中7例,差5例,优良率为74.5%。结论侧卧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肥胖患者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可减少组织血供的破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骨折愈合。
李志永郭强吕守正张健闫亮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钉
间断Leverage系统内固定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间断Leverage系统内固定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M)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结合间断Leverage系统内固定治疗MCM患者11例,手术减压范围:全部为C3~C7,予间断Leverage系统支撑固定维持椎板的开门状态,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钢板植入顺利,未引起血管、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显示内固定可靠,所有患者开门侧均得到骨性愈合,未出现门轴侧断裂及关门现象,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满意,1例患者出现轴性症状。结论:间断Leverage系统内固定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中应用安全、简便,能有效维持开门状态,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短期疗效满意,减少医疗花费。
闫亮吕守正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半截石体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肥胖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半截石体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肥胖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4年8月应用半截石体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的肥胖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半截石体位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肥胖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良好。结论:健肢半截石体位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肥胖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X线透照次数。
闫亮吕守正李志永张金存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钉骨折固定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