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志勇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排血量
  • 1篇心源性
  • 1篇心源性休克
  • 1篇胸膜
  • 1篇胸膜增厚
  • 1篇休克
  • 1篇血量
  • 1篇氧输送
  • 1篇右肺
  • 1篇源性
  • 1篇增厚
  • 1篇衰竭
  • 1篇排血量
  • 1篇平静呼吸
  • 1篇气管
  • 1篇气管狭窄
  • 1篇重病
  • 1篇危重
  • 1篇危重病
  • 1篇危重病人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彭志勇
  • 1篇伍静

传媒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多发性气管狭窄患儿非气道手术麻醉一例被引量:1
2021年
患儿,女,1岁,65 cm,7 kg,因“发现骶尾部包块1年余”入院,初步诊断为“骶尾部包块,气道狭窄”。胎龄22周时,超声检查发现骶尾部一包块(约2 cm×1 cm)。37周顺产,出生时发现骶尾部有“鹌鹑蛋”大小包块。1月龄时曾就诊外院拟行手术,全麻诱导后可视喉镜发现声门下气道软骨呈“O”型闭合环,尝试插入ID 2.5 mm普通气管导管失败,未行手术,后转入我院。1月龄时第1次入院,查体:双肺可闻及喘鸣和湿啰音,哭闹时可出现明显三凹征、口唇紫绀、喘憋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平静后可缓解。1月龄时胸部CT:主气管胸廓入口段管径稍窄,最窄径约2.9 mm,上下范围约10 mm。经多学科会诊后建议暂缓手术。1岁时再次入院,自诉偶有轻微咳嗽,咳痰等症状,无活动性气促、呼吸困难等情况。查体:活动如常,心功能Ⅰ级;右中下肺少许干啰音及轻微哮鸣音,哭闹时未出现三凹征、口唇发绀、喘憋和呼吸困难等症状。1岁时胸部CT:双肺纹理增粗模糊、双肺透亮度减低;气道自胸廓入口至气道分叉上方管腔稍变窄,最窄径约4.3 mm,矢状位测量狭窄累及长度约22.1 mm,右肺中间干支气管入口局部管腔稍窄,最窄处管径约2.4 mm;未见明显胸膜增厚与胸腔积液征象(图1)。入院后行抗感染、雾化吸入等积极治疗1周后,患儿咳嗽咳痰症状有所改善,平静呼吸时听诊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术前诊断:骶尾部肿物。拟于全麻下行“骶尾部肿物切除术”。
彭志勇陈晨许强褚淑娟伍静
关键词:气管狭窄平静呼吸胸膜增厚喘鸣右肺
危重病人的氧输送
2003年
氧是维持人体生命的要素,而体内氧贮备量有限,细胞和组织必需依赖呼吸循环系统继续不停地供氧才能维持有氧代谢.重症病人由于疾病本身可能引起氧输送异常,加上由于感染可引起高代谢和高分解状态,对氧的需求更大.目前认为,危重病人预后与其血流动力学变化虽有某种关系,而主要与其氧输送参数密切相关.本文拟就氧输送参数的变化对危重病人的影响作一综述.
彭志勇
关键词:危重病人氧输送心排血量创伤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