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1篇血清一氧化氮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阳性
  • 1篇阳性标本
  • 1篇氧化氮
  • 1篇药性分析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串...
  • 1篇一氧化氮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原菌分布
  • 1篇真菌
  • 1篇真菌感染
  • 1篇质谱
  • 1篇色谱
  • 1篇深部真菌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杜海燕
  • 7篇刘淑梅
  • 4篇谭延国
  • 4篇张岩
  • 2篇张丽
  • 2篇田野
  • 1篇张曦
  • 1篇苏洁
  • 1篇丁瑞恒
  • 1篇高向远
  • 1篇孙莉
  • 1篇陈伟东
  • 1篇蔡英秋
  • 1篇马佳
  • 1篇王英
  • 1篇胡景
  • 1篇翟翠静
  • 1篇张莉
  • 1篇张磊

传媒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国外医药(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届全国细...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8
  • 1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种显色培养法与PCR法检测B族链球菌的效能比较
2020年
目的比较2种显色培养法和PCR法检测B族链球菌(GBS)的效能。方法系列稀释GBS国际标准菌株(ATCC 12386),评估各种方法能够检测出GBS的最低菌落数,对20株质谱法鉴定的GBS临床分离株的检出能力,以及抗模拟肠道菌群干扰的能力。结果2种显色培养法均可检出最低达15 CFU的菌量,而PCR法则最低可检出1.5×10^4 CFU的菌量;当加样量为1.5×10^4 CFU时,2种显色培养法均可检出全部的20株临床GBS分离株(100.0%),而PCR法仅检出11株(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CR法检出GBS临床分离株能力随着加入菌量的增加而增加。加入1.5×102 CFU模拟肠道菌群后,显色培养法仅在加入15 CFU的GBS时,模拟肠道菌会偶尔导致显色时间被延迟,而PCR法则在该加入菌量时均呈阴性反应。结论显色培养法检测GBS具有较高的效能,相对于PCR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杜海燕钟欣谭延国张岩杜金龙唐春燕刘淑梅
关键词:B族链球菌PCR
(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1,3)-β-D-葡聚糖(BG)对深部真菌感染(DFI)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6年10月到2017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血清BG检测标本513例,采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及相应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清中BG的含量,结合患者同期血液、痰、中段尿、便及其他体液等的真菌培养,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13例标本中,血清BG阳性247例,阳性率为48%,其中真菌培养阳性142例,占血清BG检测阳性的57%。结论血清BG的检测较传统的真菌培养法简单快捷,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对临床用药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王新宇刘淑梅杜海燕张丽张磊杜金龙唐春燕
关键词:真菌感染
健康成年人血清中22种胆汁酸亚组分参考区间的建立
2022年
目的建立健康成年人血清中22种胆汁酸亚组分参考区间。方法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250例表观健康成年人为研究对象,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C62-A和《液相色谱-质谱临床应用建议》相关标准,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其血清22种胆汁酸亚组分[胆酸(CA)、脱氧胆酸(DCA)、鹅去氧胆酸(CDCA)、猪去氧胆酸(HDCA)、γ-鼠胆酸(γ-MCA)、β-鼠胆酸(β-MCA)、α-鼠胆酸(α-MCA)、熊去氧胆酸(UDCA)、12-酮基石胆酸(12-ketoLCA)、3-脱氢胆酸-1(3-DHCA-1)、石胆酸(LCA)、23-脱甲胆酸(23-Norcholic Acid)、异石胆酸(IsoLCA)、甘氨鹅脱氧胆酸钠盐(GCDCA)、甘氨脱氧胆酸钠盐(GDCA)、甘氨石胆酸(GLCA)、甘氨熊脱氧胆酸(GUDCA)、牛磺胆酸(TCA)、牛磺猪脱氧胆酸钠盐(THDCA)、牛磺脱氧胆酸钠盐(TDCA-1)、牛磺猪胆酸钠盐(THCA-1)、牛磺熊脱氧胆酸二水合物(TDAD-1)]水平,依据CLSI C28-A3建立健康成年人群上述各项的参考区间。结果不同性别健康成年人总胆汁酸及胆汁酸亚组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与老年组血清THDCA、GDCA、GLCA、γ-MCA、β-MCA、CDCA、HDCA、UDCA、12-ketoLCA、LCA和THCA-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两年龄组可使用统一的参考区间,分别为0.00~65.26、0.59~677.13、0.52~40.21、0.33~81.39、0.00~13.83、5.02~1132.11、0.11~506.99、0.38~682.52、0.02~20.61、0.07~23.88、0.02~8.71 ng/mL。中青年组与老年组血清TCA、TDCA-1、TDAD-1、GUDCA、GCDCA、α-MCA、CA、3-DHCA-1、DCA、23-Norcholic Acid和IsoLC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两年龄组应建立各自的参考区间,中青年组分别为0.51~130.46、0.28~254.25、0.03~50.39、0.92~618.28、29.26~1140.82、0.00~9.55、4.28~538.21、0.02~13.64、0.17~337.80、0.21~25.00、0.03~18.20 ng/mL;老年组分别为0.34~381.20、0.47~658.95、0.02~100.63、1.00~796.97、29.73~1767.08、0.03~48.84、5.05~
杜金龙刘振东马佳刘淑梅杜海燕唐春燕董一红李卓敏田野谭延国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成年人
ICU尿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马丽莉刘淑梅杜海燕张丽张曦
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半定量检测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建立幽门螺杆菌抗原(Hp-Ag)检测的半定量方法,探索Hp-Ag半定量检测结果与胃部幽门螺杆菌(Hp)感染菌量的关系,并就其诊断效能与其他Hp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评价。方法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仪测定Hp阳性者条带的灰度值作为半定量的依据;纳入363例消化内科患者和体检健康者,探讨测定其粪便Hp-Ag半定量检测、胃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法、13C呼气试验、血清Hp抗体(Hp-Ab)检测对Hp的检测效能、Hp-Ag半定量检测灰度值与胃组织菌量的关系,以及Hp在各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中的检出情况等。结果粪便Hp-Ag半定量检测与胃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法对Hp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Ag半定量检测灰度值与胃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法Hp菌量具有相关性(r=0.898,P<0.05);Hp-Ag半定量检测对Hp的检出率明显高于13C呼气试验(53.97%vs.34.92%,P<0.05)。Hp-Ag半定量检测与Hp-Ab检测对Hp的检出率相当,且二者互补性极强,联合检测可将检出率从48.38%、50.18%提升至63.53%。>40~60岁人群中Hp检出率最高,达到54.55%。结论粪便Hp-Ag半定量检测,由于其简便、快捷、通量大,可较好地反映Hp的菌量,其性能不逊于其他“金标准”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杜金龙罗瑜谭延国张岩胡景刘淑梅杜海燕唐春燕董一红田野李卓敏翟翠静陈伟东边洪禹王英丁瑞恒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活动性胃炎
从外耳道分泌物检出黑曲霉菌一例
2008年5月笔者从1例耳病患者的外耳道分泌物中检出黑曲霉菌,本文现将该患者的疾病表现、在其他医院治疗的方法和效果,以及在本院的诊治过程和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报告。
高向远杜海燕张莉
关键词:回顾性分析
文献传递
尿沉渣染色镜检联合显色培养法快速鉴定尿路感染酵母样真菌的应用价值的探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尿沉渣染色镜检联合显色培养法对尿液标本中酵母样真菌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取尿培养标本共376例,以常规尿培养法的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尿沉渣染色镜检法联合显色培养法对真菌(以下简称联合法)的检出效果。结果(1)常规尿培养中酵母样真菌阳性率为9.0%(34/376);联合法酵母样真菌的阳性率为6.9%(26/376)。(2)经配对卡方检验,联合法与常规尿培养法在检出酵母样真菌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鉴定酵母样真菌上一致性较高(Kappa=0.830,P<0.05);在常规尿培养法检出的34例酵母样真菌标本中,镜检联合显色培养法检出26例,符合率为76.4%(26/34),联合法比常规培养法至少提前一天鉴定出酵母样真菌。结论尿沉渣染色镜检联合显色培养法与常规尿培养法对酵母样真菌的检出符合率较高,且能显著缩短检测时限,可作为常规尿培养法的补充实验。
杜金龙罗万鹏杜海燕唐春燕刘淑梅张岩谭延国
关键词:尿沉渣革兰染色酵母样真菌
尿毒症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00年
蔡英秋苏洁张岩孙莉刘淑梅王小宁杜海燕
关键词:尿毒症血清一氧化氮血液透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