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
-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青海省海南州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气象局开放式研究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2012年4月8日海南地区一次暴雪过程分析
- 2019年
- 利用常规观测、卫星云图、ECMWF分析场等资料,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方法,对2012年4月8日海南地区发生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雪天气过程中500h Pa南支槽东移北抬在海南地区形成低涡切变;700h Pa有暖中心配合;地面辐合线为此次过程提供了触发条件;200h Pa为弱的高度脊,高低空配置表现为低层辐合,高层弱辐散,有利于高空抽吸作用。南支槽前的西南气流不断将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到青海东南部地区,造成水汽在东南部地区辐合,为暴雪天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同时,低层暖平流为此次降雪过程提供了能量和水汽,建立了不稳定层结。
- 梁宁孙瑛李乐
- 关键词:暴雪动力条件水汽条件
- 2013年7.18四川暴雨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7月17—18日四川境内的区域暴雨(7.18暴雨)进行了分析,并用WRF模式对该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7.18暴雨是一次典型的低涡暴雨,其主要强降水时段发生在北京时间18日凌晨01—02时,具有明显的夜雨特征;WRF模式对夜雨的模拟效果要好于白天,这说明WRF模式对地形复杂的四川地区白天降水的模拟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导致7.18暴雨的中尺度低涡具有类似锋区的斜压特征,异常陡峭的θse的分布,使得倾斜不稳定涡旋发展;较强的正涡度中心大值区有利于中小尺度低涡的形成。
- 廖文超刘海文朱玉祥梁宁
- 关键词:四川暴雨数值模拟WRF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