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智文

作品数:54 被引量:218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2篇农业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5篇茶树
  • 9篇膳食
  • 7篇血压
  • 6篇营养
  • 6篇高血压
  • 6篇古茶树
  • 5篇中老年
  • 5篇膳食模式
  • 5篇种质
  • 5篇种质资源
  • 5篇住院
  • 5篇握力
  • 5篇绿茶
  • 5篇老年
  • 4篇野生
  • 4篇营养风险
  • 4篇感官
  • 4篇感官品质
  • 3篇血脂
  • 3篇营养不良

机构

  • 28篇柳州市农业技...
  • 2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7篇湖南农业大学
  • 4篇贵州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柳州城市职业...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湖南省中医药...
  • 1篇药用植物研究...
  • 1篇贵州省茶叶科...
  • 1篇北京海淀妇幼...
  • 1篇柳城县国营伏...
  • 1篇三江侗族自治...
  • 1篇鹿寨县大乐岭...

作者

  • 53篇葛智文
  • 22篇廖寅平
  • 18篇洪忠新
  • 15篇张征
  • 14篇毕研霞
  • 13篇李伟
  • 13篇陈涛林
  • 12篇罗军武
  • 10篇安丰轩
  • 9篇王佳
  • 9篇丁冰杰
  • 8篇冉立群
  • 7篇武力
  • 7篇张立红
  • 6篇顾中一
  • 4篇屈卫华
  • 3篇兰毅
  • 3篇刘彤
  • 2篇何秋芳
  • 2篇黄阳成

传媒

  • 8篇中国全科医学
  • 7篇中国食物与营...
  • 5篇茶叶通讯
  • 4篇南方农业学报
  • 3篇中国茶叶
  • 2篇中国食品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广东茶业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南方农业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0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x回归分析模型与决策树模型识别中老年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利用Cox回归分析模型和决策树模型探索中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方法 基于2011—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分别采用多元Cox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1—2015年之间高血压发病率为22.79%;Cox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均显示年龄、教育程度、体质指数和糖尿病患病史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Cox回归模型识别的危险因素还包括饮酒状况,决策树模型识别的危险因素还包括性别和婚姻状况。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提示Cox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预测高血压的能力接近。结论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饮酒与否、体质指数和糖尿病患病史;根据Cox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结果建立的高血压预测模型效能无差异。
李亚茹王楠葛智文石正莉洪忠新
关键词:高血压决策树模型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茶树育种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种类、原理和优缺点,以及近年来在茶树种质资源的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种群分类、遗传稳定性分析、遗传图谱的构建、基因定位与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并对今后茶树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刘彤罗军武葛智文陈涛林冉立群
关键词:茶树分子标记种质资源育种
一种三江侗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江侗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采鲜叶;(2)摊放:将采摘回的茶叶鲜叶放到茶叶萎凋装置进行摊放处理;(3)杀青:使用杀青装置对摊放后的茶叶进行杀青处理,在杀青的过程...
康日晖葛智文吴正光邓璞龙运耀张国富
柳州九万山古茶树资源形态多样性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本研究以广西柳州市九万山片区的古茶树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74份古茶树资源的树型、树姿及叶片等19个形态性状进行调查,并根据这些性状数值进行形态多样性和相关性的统计分析,进而构建系统聚类树状图来研究这74份资源的亲缘关系及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3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57~1.59之间,平均为1.06,变异系数在23.11%~72.87%之间,平均为38.36%;6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1.61~2.08之间,平均为1.95,变异系数在9.59%~29.21%之间,平均为15.74,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变异。以皮尔森(Pearson)相关系数对74份古茶树资源的19个形态学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呈极显著正相关的有18对性状,呈显著正相关的有7对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的有5对性状,呈显著负相关的有6对性状。对17个叶片表型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6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75.868%,它们包含了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根据各形态性状与各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大小,筛选出了一些对叶片形态影响最大的性状,淘汰了少数参考价值不大的性状,可作为今后品种选育和分类研究的主要形态性状。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求得每个古茶树单株资源的叶片表型性状在各主成分上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筛选出了8个叶片综合得分高的单株资源。根据19个形态性状指标按类间平均距离连接法进行聚类,在欧式距离为15.5处可把供试的74份古茶树资源聚为7个类群,聚类结果显示九万山古茶树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的相对稳定性,从形态学上揭示了各单株资源间的亲缘关系,可为该资源的保护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形态学上的参考依据。
陈涛林郑丹琳王熙富陈美丽葛智文葛智文廖寅平杨雪梅李稳梁浩张征张征罗军武
关键词:古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
茶组植物新资源-元宝山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被引量:5
2021年
以茶组植物新资源元宝山茶和九万山大茶树(对照)的鲜叶固定样、红茶工艺样和绿茶工艺样为材料,分析两种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的差异,采用DPPH、FRAP和ABTS三种方法对比分析二者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元宝山茶鲜叶固定样茶多酚、可溶性糖、黄酮、可可碱、没食子酸、DL-C的含量分别为31.33%、10.96%、0.41%、2.84%、0.21%、9.28%,显著高于对照茶树鲜叶固定样(p<0.05),其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总儿茶素、EGC、EGCG、GCG、ECG含量分别为1.17%、0.39%、12.55%、0.21%、1.45%、0.12%、0.86%,显著低于对照九万山大茶树鲜叶固定样(p<0.05)。DPPH IC_(50)和ABTS IC_(50)以两个绿茶工艺样最小,其次是两个鲜叶固定样;FRAP IC_(50)以元宝山茶绿茶工艺样最小(225.21μg/mL),以对照九万山大茶树红茶工艺样最大(862.63μg/mL)。元宝山茶各样品的DPPH IC_(50)小于ABTS IC_(50)和FRAP IC_(50),均以FRAP IC_(50)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多酚、黄酮和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与各供试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呈极显著相关(p<0.01)。因此,与茶(Camellia sinensis)相比元宝山茶属于高茶多酚、高DL-C、高可溶性糖、高可可碱、低咖啡碱的特异性资源,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陈涛林陈涛林葛智文葛智文廖寅平乔小燕乔小燕张征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
藤茶降血压作用研究被引量:20
2013年
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英文名称为vine tea,葡萄科蛇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广西柳州市的融安、融水、三江等县均有大量野生资源分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姚新生院士实验室通过对大鼠饲喂藤茶水溶液,以研究藤茶对大鼠血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藤茶对实验大鼠具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但对心率并无显著性影响。
廖寅平王硕安丰轩葛智文兰毅张征
关键词:藤茶降血压心率
柳州地方茶树群体种试制绿茶的品质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鉴定评价柳州地方茶树群体种试制绿茶的品质,为柳州地方茶叶特色产品开发及资源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福鼎大白和桂绿1号为对照品种,对柳州地方茶树群体种试制的绿茶的品质进行感官评定,并对其主要的生化成分进行测定和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柳州地方群体种所制绿茶的感官品质综合评分高于福鼎大白和桂绿1号,且表现出栗香明显、鲜爽度高的品质特征。柳州地方群体种所制绿茶具有高水浸出物(42.72%)、高氨基酸(4.27%)、茶多酚含量适中(23.50%)的生化特点,其中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2个对照品种。与2个对照品种相比,柳州地方群体种所制绿茶的儿茶素类表现出较高含量的D,L-C和ECG,较低含量的EGCG的分布特征。18种氨基酸组分分析显示,柳州地方群体种所制绿茶的茶氨酸含量(1.786 9%)及其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41.90%)特别突出,均显著高于2个对照品种,且其他组分中有7种氨基酸的含量均以地方群体种居高。[结论]柳州地方群体种所制绿茶的综合品质优于引进种植于当地的福鼎大白和桂绿1号,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葛智文郑丹琳陈美丽张征王熙富陈涛林廖寅平李稳周通杨绍意冉立群
关键词:绿茶
两种营养筛查方法在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评价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不同因素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比较2种营养筛查方法的适用性和结果,为临床营养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4月入住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的年龄≥65岁、住院时间≥24h的180例老年患者,由经过培训的营养师对神经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2种筛查方法进行营养风险评估,观察其评估营养状况的可行性。结果:180例老年患者中低体重、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6.1%、23.3%和16.7%,体重指数正常者占53.9%。采用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定,有营养风险者共计75例(41.7%),其中男性患者61例占42.7%、女性患者14例占37.8%;高年龄组患者有营养风险的比例较高(59.4%)。采用MNA-SF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为58.3%、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7.3%,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增加(P<0.05)。105例NRS<3分的患者,再按照MNA-SF进行评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65例(61.9%)、营养不良者6例(5.7%);NRS≥3分者75例,再按照MNA-SF进行评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共40例(53.3%)、营养不良者25例(33.3%),2种方法的筛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NA-SF的营养风险检出率更高。结论:MNA-SF的适用性更好,老年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营养技师应加强对患者进行营养宣教,配合临床医生积极进行营养干预和营养治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毕研霞洪忠新张立红李伟顾中一葛智文
关键词:营养风险筛查2002老年营养风险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
肿瘤化疗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营养风险与年龄、是否贫血及血清清蛋白、血清总蛋白、体质指数(BMI)的关系,为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及时进行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肿瘤科收治的236例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 236例患者中<60岁者69例(29.2%),60~69岁者80例(33.9%),≥70岁者87例(36.9%)。142例(60.2%)存在营养风险。≥70岁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60岁者(P<0.05)。贫血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无贫血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偏低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血清清蛋白水平正常患者,血清总蛋白水平偏低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血清总蛋白水平正常患者,BMI偏低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BMI正常患者(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且营养风险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是否贫血,血清清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及BMI有关,对于该类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时应加强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营养风险,及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毕研霞洪忠新张立红李伟葛智文
关键词:肿瘤营养状况
再次改善膳食模式对北京市房山区张坊村中老年超重或肥胖高血压患者血压和人体成分及血脂谱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观察再次改善膳食模式对北京市房山区张坊村中老年超重或肥胖高血压患者血压、人体成分、血脂谱的影响,探讨营养成分通过改变人体成分、血脂谱,从而对血压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2017-05-21至2017-07-01,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从北京市房山区张坊村245例中老年(45~75岁)村民数据库中,选取超重或肥胖的1级高血压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27例,采用标准均衡膳食)和B组(27例,采用补充抗动脉粥样硬化食疗粉的均衡膳食)。按照剔除标准,最终共纳入30例患者,其中A组15例,B组15例。分别记录患者干预前(T0)、干预中(T1)、干预结束(T2)时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人体成分[体质指数(BMI)、体脂含量(BF)、体脂肪量、腰臀比(WHR)、内脏脂肪面积]、血脂谱[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干预前后总能量摄入量、各类食物(主食、叶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盐、食用油、鸡蛋、全脂牛奶、红色肉类、白色肉类、豆腐、水果)摄入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A(Vit A)、维生素B_1(Vit B_1)、维生素B_2(Vit B_2)、维生素C(Vit C)、钙、铁、锌、硒、镁、锰、胆固醇、烟酸、叶酸、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SF)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摄入量/比例。结果A组、B组T1、T2时收缩压均低于T0时,T2时舒张压均低于T0时(P<0.05)。A组T1时BMI、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低于T0时,T2时体脂肪量、WHR、内脏脂肪面积低于T0时,T2时WHR低于T1时,T2时内脏脂肪面积高于T1时(P<0.05);B组T1时BMI、BF、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低于T0时,T2时BMI、BF、体脂肪量、WHR、内脏脂肪面积低于T0时,T2时内脏脂肪面积高于T1时(P<0.05)。A组T2时TC、HDL-C、LDL-C低于T1时,T1时HDL-C高于T0时(P<0.05);B
王佳武力王楠丁冰杰葛智文毕研霞李伟洪忠新
关键词:高血压膳食血脂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