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仙梅

作品数:12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塔里木盆地
  • 6篇盆地
  • 2篇地层
  • 2篇第四纪
  • 2篇油气
  • 2篇晚第四纪
  • 2篇成藏
  • 1篇断陷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充注
  • 1篇油气运聚
  • 1篇有利区预测
  • 1篇运聚
  • 1篇灾害
  • 1篇灾害研究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人结直肠癌
  • 1篇山岩

机构

  • 7篇中国石化
  • 5篇吉林大学
  • 2篇青岛海洋地质...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长江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2篇金仙梅
  • 2篇赵丽娜
  • 2篇朱振道
  • 2篇刘健
  • 2篇董清水
  • 2篇蔡习尧
  • 2篇韩强
  • 2篇杨玉芳
  • 1篇窦磊
  • 1篇万桂梅
  • 1篇崔泽宏
  • 1篇杨素举
  • 1篇魏玲
  • 1篇曹自成
  • 1篇蒋华山
  • 1篇李斌
  • 1篇李绍全
  • 1篇云露
  • 1篇胡明毅
  • 1篇成俊峰

传媒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新疆地质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油气藏评价与...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04
  • 2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寒武系充填层序及沉积样式演化
2024年
针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寒武系存在的古隆起陆棚相分歧,利用锆石U-Pb(铀-铅同位素测年)年龄、井-震联合开展了寒武系层序充填与沉积演化的研究。研究表明:在巴楚隆起,寒武系直接覆盖在克拉通结晶基底之上,寒武系沉积充填与前寒武系结构呈“镜像”关系。受前寒武系地形、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升降控制,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寒武系发育4个Ⅱ级层序,分别为寒武系层序1(玉尔吐斯组—肖尔布拉克组)、寒武系层序2(吾松格尔组—沙依里克组)、寒武系层序3(阿瓦塔格组)、寒武系层序4(下丘里塔格群),共包含7个沉积相、10个沉积亚相。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寒武系层序1—寒武系层序3早、中寒武世巴楚隆起—麦盖提斜坡—塔西南坳陷沉积相为台地—缓坡—斜坡—深水陆棚相沉积,表现为向海凝缩减薄的沉积特征并发育寒武系烃源岩;寒武系层序4晚寒武世塔里木盆地西南部主体演化为局限台地,塔里木盆地西台东盆沉积格局正式形成。
罗少辉王蓉英岳勇李斌魏华动金仙梅姜忠正曹杨
关键词:寒武系前寒武系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油气充注过程分析被引量:23
2021年
综合油气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和构造演化资料,对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不同断裂带油气性质差异性、成藏期次及油气充注过程进行研究。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顺北地区不同断裂带油气物性和成熟度存在差异,由西向东从7号断裂带向1号断裂带原油密度变小,西部的7号带和5号带北段油气成熟度低,5号带南段和1号带油气成熟度高。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顺北地区奥陶系油气藏存在加里东晚期、海西晚期及喜马拉雅期多期油气充注过程。自西向东不同断裂带上主成藏期存在差异,西部的7号及5号断裂带油气成藏期为加里东晚期和海西晚期,东部的顺北1号断裂带多了一个晚期油气成藏即喜马拉雅期成藏。顺北地区多期油气充注成藏是导致该区油气成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区奥陶系成藏期古构造对断裂带的油气充注具有控制作用。加里东晚期,研究区走滑断裂带构造均处于充注有利区;海西晚期,顺北11号断裂带及其以西地区充注来自东部满加尔的油气概率较低。喜马拉雅期,仅顺北1号断裂带及其以东获得高熟油气充注。
韩强韩强云露蒋华山邵小明
关键词:海相油气流体包裹体油气运聚奥陶系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中石化探区含氦气藏资源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对塔里木盆地中石化探区含氦气藏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在广泛调研前人氦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集了塔里木盆地中石化探区9个井区、6个层系的22个天然气样品,利用质谱法对天然气中的氦气含量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不同地区氦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巴什托地区BK3井巴楚组天然气2个样品氦气含量为0.103%、0.116%,达到了含氦气藏的标准;顺北地区奥陶系6个天然气样品氦气含量在0.026%~0.151%之间,仅1个样品达到含氦气标准。塔北地区寒武系—古近系32个天然气样品的氦气含量在0.01%~0.08%之间,均未达到含氦气标准。塔里木盆地氦气成藏主要受氦源、深大通源断裂、成藏期次、保存条件等因素共同控制。巴什托地区、顺北地区是氦气的有利聚集区带,塔北地区氦气成藏条件相对不利。
韩强耿锋虎北辰高山林金仙梅王玺童李振宇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成藏主控因素有利区预测
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储层孔隙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03年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储层发育六种孔隙类型,其中以溶蚀粒间孔隙、溶蚀粒内孔隙和填隙物内孔隙为主。孔隙结构类型主要有四种,以ⅢA、ⅢB级为主。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成岩作用条件下,本区沉积相带控制着孔隙结构的平面分布特征;而在同样的沉积环境控制下,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结构的纵向发育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
窦磊董清水何玉平金仙梅
关键词:孔隙结构影响因素莫里青断陷
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构造演化及其勘探方向被引量:11
2013年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东段的古城墟隆起处于满加尔含油气系统,构造演化分析表明,该隆起形成于加里东运动中期,之后始终处于隆起状态,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成藏条件较好。沉积演化分析认为,寒武-奥陶纪该区发育台地边缘相带,广大台地区具备发育加里东运动中期岩溶的条件。因此,古城墟隆起寒武—奥陶纪碳酸盐岩台地边缘高能相区是寻找油气有利区,而广大的台地区,构造圈闭不发育,应以岩溶缝洞型等非构造圈闭类型为主要目标。
金仙梅曹自成陈建华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勘探方向
塔里木盆地草湖凹陷侏罗系划分与对比被引量:2
2012年
塔里木盆地草湖凹陷侏罗系发育较全,沉积厚度大,但地层划分对比精度低,是制约该区油气勘探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据多口钻井样品获得丰富化石资料建立了3个孢粉组合,即Cyathidites-Osmundacidites-Piceites,Cyathidites–Neoraistrickia-Disacciatrileti与Cyathidites-Classopollis-Piceaepollenites组合;1个大孢子组合,即Aneuletes cucuma高含量组合;两个轮藻组合,即A.stellerides-A.lufengensis与A.maxima-P.kucheensis组合。将草湖凹陷侏罗系划分为3统6组,自下而上为下侏罗统阿合组、阳霞组,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恰克马克组,上侏罗统齐古组(缺失喀拉扎组),各段岩电特征极明显。阳霞组下段煤层、上段黑色泥岩段,克孜勒努尔组煤层及齐古组红色泥岩段可作为区域地层对比标志层,指出大部分地区阿合组与阳霞组下部为沉积缺失,恰克马克组至喀拉扎组为剥蚀缺失。层序地层共划分为个3个Ⅱ级、5个Ⅲ级层序,以生物地层为依据,结合岩石地层、层序地层与测井地层,对该区侏罗系进行详细地层划分与对比,为沉积相、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等深入研究奠定了地层学基础。
蔡习尧金仙梅魏玲杨玉芳赵丽娜朱振道成俊峰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草湖凹陷侏罗系草湖凹陷孢粉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海西晚期火山岩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被引量:13
2012年
通过地震剖面解释,根据断裂的切割层位将研究区火山岩断裂分为3类,即深层断裂、浅层断裂、火山岩内部微断裂。通过编制这3类断裂的平面展布图,对塔河地区火山岩断裂的性质、形成期次、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深层断裂形成于加里东期-海西期,以逆冲断层为主,走向呈NNE、NE、NNW3组,断裂主要分布于塔河火山岩发育区北部、西北部。浅层断裂形成于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以正断层为主,断裂走向呈NE、NNE向,主要分布于盐边地带和东南部盐上火山岩分布区。火山岩内部的微断裂在顶部较底部发育,主要分布于塔河地区西部的火山岩中。根据火山岩储层和构造成因类型,将塔河地区火山岩划分为3种圈闭类型,即:构造裂缝和淋滤风化共同控制的圈闭、古凸起不整合遮挡和抬升淋滤风化共同控制的圈闭、埋藏溶蚀和构造裂缝共同控制的圈闭。分析了火山岩圈闭顶部的盖层条件和火山岩的油气成藏条件,认为三叠系底部柯吐尔组泥岩可形成有效的区域性封盖,塔河地区火山岩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
汤良杰黄太柱邱海峻崔泽宏万桂梅金仙梅杨素举
关键词:火山岩油气成藏塔里木盆地
南黄海北部泥质沉积区冰后期海侵沉积记录被引量:31
2004年
南黄海北部泥质沉积区3个柱状样的沉积学研究表明,冰后期海侵沉积序列包括底部的粗粒沉积层即海侵滞留沉积(贝壳碎片层或富含贝壳碎片的砂质粉砂层)、中部正粒序沉积层(由砂质粉砂、砂 粉砂 黏土或黏土质粉砂组成,从下至上粒度递减)和上部细粒沉积层(平均粒径在8 左右、富含水分的粉砂质黏土层)。有孔虫和介形虫的深水种主要出现在细粒沉积层中,而有孔虫的广盐性滨岸种、浅水种和冷水种以及介形虫的陆相种、广盐性和半咸水种、浅水种等基本上只在正粒序沉积层中出现,且大都表现出从底向上数量递减的趋势。这说明正粒序沉积层形成于冰后期海平面上升时期,而细粒沉积层形成于全新世高海平面时期。南黄海北部细粒沉积物在全新世海泛面之上的稳定堆积,反映了全新世中期最大海泛面以来伴随着黄海暖流的出现在黄海海域现代环流格局的形成并维持至今。
刘健王红李绍全金仙梅
关键词:冰后期泥质沉积海平面变化南黄海
黄河三角洲滨浅海区晚第四纪沉积地层结构与海洋地质灾害研究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三角洲是镶嵌在渤海湾的一颗明珠。随着东营市和胜利油田的迅速发展,黄河三角洲的不稳定性与工农业生产要求的稳定性的矛盾更显突出,黄河三角洲的第四纪地质、地貌与海洋地质灾害研究日趋重要。黄河三角洲的第...
金仙梅
关键词:晚第四纪沉积地层海洋地质灾害
文献传递
Lgr5基因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从世界范围来看,恶性肿瘤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之后又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在全世界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是上升趋势。由于我国饮食结构西方化...
金仙梅
关键词:LGR5肿瘤干细胞结直肠癌实时定量PCR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