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成矿
  • 2篇岩浆
  • 2篇岩浆演化
  • 2篇同位素
  • 2篇矿床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矿
  • 1篇多金属矿床
  • 1篇岩浆热液
  • 1篇岩体
  • 1篇银多金属矿
  • 1篇银多金属矿床
  • 1篇源区
  • 1篇杂岩
  • 1篇杂岩体
  • 1篇赛马
  • 1篇碳酸
  • 1篇碳酸岩
  • 1篇盆地
  • 1篇热液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海南省地质调...

作者

  • 4篇单强
  • 4篇单强
  • 2篇陈根文
  • 2篇牛贺才
  • 2篇李宁波
  • 2篇陈晓清
  • 2篇许德如
  • 2篇官军
  • 1篇杨武斌
  • 1篇赵旭

传媒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岩石学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川西碱性岩-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成矿模型被引量:6
2022年
为构建碱性岩-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成矿模型,从源区及岩浆演化角度研究了川西牦牛坪和里庄两个典型稀土矿床。牦牛坪碱性正长岩元素和Sr、Nd、Pb、B同位素以及里庄基性脉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来自俯冲板片熔/流体的共同交代使地幔源区发生稀土初始富集,切壳拉张性深大断裂引发的脉动式软流圈上涌,诱发富集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富稀土和挥发分的碱性母岩浆。牦牛坪云母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地壳岩浆房中,幔源碱性母岩浆经适度演化后不混溶形成了碱性硅酸盐熔体与富SO_(3)和F的碳酸盐熔体。牦牛坪氟碳铈矿原位Th-Pb定年和单斜辉石、磷灰石成分和方解石C-O、Sr、Pb同位素及组成研究显示,不混溶的硅酸盐熔体与碳酸盐熔体经充分演化,分别形成碱性岩型、霓辉重晶伟晶岩型和碳酸岩型稀土矿体。里庄矿床霓长岩化研究显示,富稀土流体出溶和强烈的水-岩反应有利于稀土元素超常富集成矿。此外,牦牛坪矿床杂岩体中的碱性花岗斑岩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及Sr、Nd、Hf同位素研究显示,软流圈上涌导致的区域持续性地热异常对超大型稀土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源区稀土富集、熔体不混溶、充分的岩浆-热液演化及区域高热状态可能是形成超大型碱性岩-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的重要控制因素,并据此构建了川西碱性岩-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成矿模型。
翁强牛贺才杨武斌李宁波单强
关键词:岩浆演化成矿模型
赛马碱性杂岩体的岩浆演化与稀土富集被引量:1
2023年
赛马碱性杂岩体位于我国辽东半岛,是一个典型的铀-铌和稀土多金属矿化杂岩体,富含重稀土,其复杂的演化过程和稀土元素富集机制仍没有得到有效约束。本文对该碱性杂岩体中角闪辉石正长岩、正长岩、黑云正长岩、云霓霞石正长岩和异霞正长岩5类岩石及锆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开展了特征矿物包裹体的显微岩相学研究,旨在限定杂岩体母岩浆的演化路径,揭示稀土元素的富集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赛马碱性杂岩体的母岩浆经历了由钾质碱性(角闪辉石正长岩、正长岩和黑云正长岩),到钾质过碱性(云霓霞石正长岩),向钠质过碱性(异霞正长岩)的充分演化。在演化过程中赛马碱性杂岩体母岩浆的体系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碱性岩浆演化受流体不饱和的纯岩浆体系的控制,而过碱性岩浆岩则形成于流体过饱和的岩浆体系,且异霞正长岩母岩浆流体的饱和程度明显高于云霓霞石正长岩的母岩浆。研究还显示,钾质碱性岩浆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主要受控于磷灰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而成矿的钠质过碱性岩浆稀土、锆和铌等元素的富集成矿则主要受富CO_(2)的高盐度岩浆热液的控制。
付瑞鑫李宁波牛贺才单强单强刘堃
关键词:岩浆演化岩浆热液稀土元素富集成矿
海南岛雷鸣盆地鹿母湾组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对物源及构造环境的启示
2024年
海南岛雷鸣盆地鹿母湾组的确切沉积时限和沉积物来源是研究的空白区域。本文选取雷鸣盆地鹿母湾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岩地球化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分析,旨在限定其沉积时限及物质来源,并探讨其沉积构造环境。鹿母湾组碎屑沉积岩的最年轻碎屑锆石年龄峰(113.3 Ma)与侵入其中的花岗闪长岩岩体年龄(~107 Ma)限定鹿母湾组沉积时限为109.9~113.3 Ma。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鹿母湾组碎屑沉积岩的分异指数(ICV)为0.78~1.52(平均值0.96)、化学风化指数(CIA)为51.11~73.45(平均值65.27),反映其源区岩石具有中等成熟度并经历了弱的化学风化作用。结合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含量及相关比值(如La、Th、Sc、Zr、Hf、∑REE及δEu)、源区判别图和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本文认为鹿母湾组碎屑沉积岩可能沉积于活动大陆边缘相关的盆地,主要来源于同时代的长英质火山岩或火山物质,少量碎屑来自华南内陆和海南岛早古生代岩浆岩。
赵朝霞许德如官军官军单强单强陈根文陈晓清
关键词:HF同位素构造环境
海南岛富文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演化:来自流体包裹体和H-O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
2024年
富文金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海南岛雷鸣盆地,为中型高硫化物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主要金属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毒砂、闪锌矿、方铅矿及少量黄铜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碳酸盐矿物。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以含金矿物形式出现,分布于石英、黄铁矿、毒砂裂隙和被包裹在闪锌矿中。该矿床成矿过程可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其中,中阶段为主成矿阶段,金主要在中阶段沉淀。早阶段流体包裹体为纯CO_(2)型、富CO_(2)型和少量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中阶段为纯CO_(2)型、富CO_(2)型、富液相水溶液型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晚阶段为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从早阶段到晚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分别为320~330℃、205~225℃和130~140℃,盐度峰值分别为3.50%~5.00%NaCl_(eqv)、2.80%~3.50%NaCl_(eqv)和2.25%~3.00%NaCl_(eqv),指示成矿流体以中温、低盐度为特征。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富文矿床的流体包裹体成分以H_(2)O为主,富含CO_(2),并含有少量硫化物。主成矿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D值为−53.9‰~−45.4‰,δ^(18)OH_(2)O值为1.5‰~7.5‰,反映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两种来源。进一步利用纯CO_(2)包裹体和纯H_(2)O包裹体等容线相交法,估算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温度为245~315℃,成矿压力为64~130 MPa。综合研究表明,富文矿床是与侵入岩有关的高硫化物金银多金属矿床,其主成矿阶段发生的流体沸腾和不混溶是金沉淀的主要机制。
赵朝霞许德如官军官军单强单强陈根文陈晓清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