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路 作品数:4 被引量:38 H指数:2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肌无力康复干预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肌无力(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是重症患者在ICU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且不能用重症疾病以外其它原因解释的神经肌肉损伤,对病程及预后均有影响[1]。研究显示,ICU-AW发病率为25%~31%,每年新增患者数为325万~620万[2]。在ICU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肌无力更多是继发存在的,镇静、全身炎症反应及类固醇激素的应用等容易引发ICU-AW[3]。ICU-AW是增加ICU病死率和院内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子,康复出院1年后能重返工作岗位者仅占49%,严重影响患者5年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3-5]。目前ICU-AW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康复治疗可恢复肌肉的数量和力量[6]。因此,ICU-AW患者的早期康复干预应引起重视,本研究就此作一综述。 谢佳佳 沈悦好 刘素彦 张岚 吕路 田彦超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 早期康复干预 肌无力 重症疾病 重症监护病房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拔管困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 分析PICC拔管困难病例相关资料,对拔管困难的原因及风险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6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疗拔管困难的2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13 例实施了PICC造影+透视下PICC拔除术,7例全麻或局麻下静脉切开PICC取出术,1例上腔静脉右心造影、股静脉穿刺右心内PICC取出术.PICC拔管困难的可疑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血液系统肿瘤及化疗、带管出院、感染、输血史、带管时长及D-二聚体水平.拔管困难的原因主要有静脉血栓,导管断裂,导管与血管壁发生粘连或导管局部位置出现纤维组织包裹,导管在静脉管腔变形或迂曲.结论 带管期间应严格实施导管维护和管理,定期监测D-二聚体,拔管前行常规超声检查,拔管中注意患者心理护理,以减少拔管困难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王峥 吕路 胡芳关键词:拔管困难 影响因素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护理进展 被引量:21 2016年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由于麻醉的作用、手术创伤和卧床等原因导致下肢血流缓慢、血液淤滞引起下肢深静脉栓塞。美国普通外科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0%,而危重患者DVT的发生率高达80%。近年,国内DVT的发生率亦有增加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其引起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栓塞后综合征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有效的DVT预防措施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检索近5年的文献,对术后DVT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护理的进展进行综述。 吕路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护理 81例PICC患者拔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拔管策略 2024年 回顾血管外科81例PICC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PICC拔管困难的原因并进行临床分级。其中,拔管困难Ⅰ级7例(8.6%),采用普通方式拔管;Ⅱ级18例(22.2%),采取湿热敷和X线透视辅助下拔管;Ⅲ级40例(49.4%),采用X线透视下导管内置入支撑导丝拔管;Ⅳ级16例(19.8%),5例采用穿刺股静脉建立全轨道方法松解粘连拔管,7例通过外科手术拔管,4例PICC导管断裂患者采用“鹅颈式”抓捕器取出。不同级别PICC拔管困难的原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以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鞘为主要因素,采取个体化拔管策略后所有患者PICC均安全拔除。 王峥 李文健 陈曦 吕路关键词:PICC 拔管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