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端粒
  • 2篇端粒长度
  • 2篇血常规
  • 2篇中毒
  • 2篇微核
  • 2篇微核率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苯中毒
  • 2篇苯接触
  • 2篇苯中毒
  • 2篇
  • 1篇低浓
  • 1篇低浓度
  • 1篇低浓度苯
  • 1篇端粒长度变化
  • 1篇血常规指标
  • 1篇血细胞
  • 1篇业余
  • 1篇噪声
  • 1篇外周

机构

  • 6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陆叶
  • 2篇周元陵
  • 2篇孙品
  • 2篇夏昭林
  • 2篇方延
  • 1篇孙道远
  • 1篇于专宗
  • 1篇黄简抒
  • 1篇郭孔荣
  • 1篇罗婷
  • 1篇朱成华
  • 1篇黄钰凯
  • 1篇张秀萍
  • 1篇王海丽
  • 1篇余婷婷
  • 1篇纪颖

传媒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3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慢性苯中毒患者脱离苯接触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与血常规指标变化特征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研究慢性苯中毒患者脱离苯接触2~48年后,血常规指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变化特征,及二者关系。[方法]以上海市某医院诊断的36例慢性苯中毒患者(确诊后均脱离苯接触)为病例组,按照性别、年龄匹配在社区选择36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72名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测,并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实验检测微核率。分别用配对t检验、Poisson回归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血常规结果和微核率,用趋势性检验分析病例组血常规结果与微核率之间的关系,用卡方检验分析微核异常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微核率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白细胞计数下降了1.95×10~9/L、中性粒细胞下降了0.85×10~9/L、淋巴细胞下降了0.7×10~9/L、红细胞计数下降了0.39×10^(12)/L、血红蛋白下降了9.21 g/L及血小板下降了50.17×10^(12)/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P<0.01);病例组白细胞异常率、中性粒细胞异常率、血红蛋白异常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67,P<0.001;χ~2=12.77,P<0.001;χ~2=11.61,P=0.00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7.22±2.87)‰和(4.14±1.66)‰,病例组微核率比对照组升高74%(FR=1.74,P<0.00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与微核率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416、-0.495(P<0.05,P<0.01)。病例组18例当前白细胞正常者(≥4.0×10~9/L且≤10.0×10~9/L),其微核率仍高于配对对照组(FR=1.40,P<0.05)。病例组按脱离苯接触年数分组,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脱离年数的增加,三组微核率均升高(FR=1.46,P=0.025;FR=1.92,P<0.001;FR=1.79,P<0.001)。三组微核率异常的风险有升高趋势(OR=4.05,P=0.153;OR=27.33,P=0.001;OR=355.26,P=0.001)。[结论]慢性苯中毒患者脱离苯接触后仍会持续存在血液毒性与遗传毒性,微核率比白细胞更加敏感。
吴含恬郭孔荣方延陆叶涂雨婷孙道远夏昭林
关键词:慢性苯中毒血常规微核率
长期低浓度苯接触工人的端粒长度变化
[目的]端粒长度与多种衰老相关疾病及肿瘤发病风险相关,而苯接触所导致的氧化应激可能引起端粒长度变化,本文研究长期低浓度苯接触工人外周血端粒长度改变,探讨端粒长度是否可以作为低苯接触工人的早期效应标志。[材料和方法]以上海...
陆叶郑文丽黄简抒周元陵孙品
关键词:低浓度端粒长度
上海市某石化企业苯接触工人的职业危害风险评估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石化企业工人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接触情况,并对其进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方法 收集该石化企业2010~2014年作业场所中苯系物的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相关作业工人的一般情况,应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EPA)吸入风险评估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判定苯、甲苯和二甲苯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结果 该石化企业工作场所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的监测浓度合格率为100%;EPA吸入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结果显示,苯有较高的致癌性风险,苯、二甲苯的非致癌性风险较大,甲苯非致癌性风险较小.结论 该石化企业苯接触工人的健康风险较大,EPA吸入风险评估模型适用于化工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
陆叶黄简抒周元陵孙品
关键词:甲苯风险评估
36例慢性苯中毒患者遗传损伤与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分析
[目的]分析脱离苯作业环境若干年(2至48年)后的慢性苯中毒患者血常规结果以及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变化关系,为慢性苯中毒患者的治疗和筛选高危人群提供依据.[方法]在上海市某医院选取36例苯中毒患者作为病例组,在上海某...
吴含恬郭孔荣方延陆叶涂雨婷孙道远夏昭林
关键词:慢性苯中毒血常规微核率
长期职业性噪声暴露与外周血细胞端粒长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长期职业性噪声暴露与外周血细胞端粒相对长度(relative telomere length,RTL)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某石化企业工龄≥4a且个体噪声暴露40h等效声级(LEX,周)≥80dB(A)的52名男性工人作为研究对象的暴露组,(LEX,周)<80dB(A)的50名男性工人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和健康检查获得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职业史和血常规检测结果,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研究对象的RTL,采用广义线形回归法分析职业暴露噪声强度与RTL的相关性。结果噪声暴露组和对照组工人除年龄和工龄外,在吸烟、饮酒人数、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常规以及苯系物累积暴露水平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工人RTL的检测值呈偏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分别为暴露组1.31(1.16,1.55)和对照组1.34(1.22,1.63),经广义线性多元回归法校正影响因素后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LEX,周)是否大于85dB(A)将暴露组进一步分组后发现,(LEX,周)≥85dB(A)组工人RTL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RTL随职业噪声暴露强度增加而减少(P<0.05)。结论长期职业噪声暴露可能影响外周血细胞RTL。
余婷婷陆叶周元陵孙品
关键词:噪声外周血细胞
上海市某大学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业余生活调查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调查上海市某大学公共卫生(以下简称"公卫")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及业余生活,为公卫专业的规划发展和公卫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运用方便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某大学362位公卫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对8位毕业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结果:47.7%毕业生对工作满意表示比较满意和满意,71.6%对业余生活表示比较满意和满意;52.5%毕业生对职业发展综合评价为"高",77.16%对业余生活综合评价为"高";工作单位类别影响职业满意度、科研、外语水平及职业规划影响职业综合发展。结论:公卫专业毕业生业余生活总体较为丰富且满意,而职业发展综合水平并不太理想。表明公卫专业在校学生应加强职业规划,培养积极向上生活态度。
明坚于专宗王海丽黄钰凯纪颖罗婷陆叶张秀萍朱成华
关键词:公共卫生卫生管理毕业生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