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
-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症空洞型肺结核应用CT引导下肺穿刺治疗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治疗重症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化疗方案基础上再联合使用CT引导下肺穿刺空洞注入抗结核药物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结束后痰菌转阴率(76.47%vs 42.31%)、病灶显著吸收率(61.76%vs 30.7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治疗结束后空洞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空洞内存在液平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5.88%vs 46.15%),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痰中少许血丝,未经特殊处理后1周内消失。结论 :CT引导下肺穿刺治疗重症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 盛伟华黄松李烨黄辉冯军屏宋黎涛
-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肺穿刺
- 基于CD8+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探讨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免疫调节机制
- 目的:观察应用扶正化瘀方后肝脏CD8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对共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的影响,探讨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选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CD8T淋巴细胞及免疫磁珠法分选肝硬化肝移植患者弃肝CD8T...
- 黄辉
-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扶正化瘀方
- 文献传递
- 增强CT定量分析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细胞肝癌与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意义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增强CT定量分析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细胞肝癌(HCC)与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90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HCC52例、FNH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增强CT检查和进行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的平扫CT值、动静脉期强化CT值、病灶动静脉期CT值与同期肝实质CT值的比值、甲胎蛋白水平。结果HCC组平扫CT值、静脉期CT值、动脉期CT值、静脉期强化CT差值、动脉期强化CT差值均显著低于FN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静、动脉期与肝实质的比值均显著低于FN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AFP水平显著高于FN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定量联合AFP检测肝细胞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88.00%、60.34%)均高于单独增强CT定量分析(75.00%、81.57%)及AFP检测(69.23%、65.79%)。结论增强CT定量分析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HCC和FNH鉴别具有较高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 蔡榆李烨黄辉冯军屏宋黎涛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局灶性结节增生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
- 百部代表性新安医籍提要
- 新安医籍800余部,现遴选出现存于世的代表性医籍100部,参考《新安医籍考》分为10类,简述其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学术特色和医学价值,以期构建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平台.
- 王键黄辉王又闻蒋宏杰蒋怀周胡建鹏
- 关键词:新安医籍历史地位学术特色
- MRI对直肠癌放化疗前后对比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究MRI对直肠癌放化疗前后对比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MRI扫描,根据胃癌TNM分期标准,将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对,判定MRI扫描检查结果的准确度和一致性。待患者接受放化疗治疗前、接受放化疗治疗后和放化疗结束一个月后,由两名以上专业医师对患者的MRI扫描结果进行采集分析,判定直肠癌肿瘤长度和肿瘤肠壁厚度的变化情况。待患者放化疗结束后,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组。结果 100例患者术后接受病理检查,MRI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T分期检测准确率分别为51.4%、63.33%、50%和72.7%,Kappa值为0.456;N分期检测准确率分别为74%、52.5%和50%,Kappa值为0.650;M分期检测准确率分别为100%和87.5%,Kappa值为0.917,表明MRI检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放化疗治疗前患者直肠癌肿瘤长度和肿瘤肠壁厚度分别为6.85±2.48cm和2.18±0.85cm,放化疗治疗后为5.06±1.57cm和1.56±0.54cm,放化疗结束一个月后为5.15±1.48cm和1.46±0.44cm。放化疗治疗后和放化疗结束一个月后与放化疗治疗前相比,患者直肠癌肿瘤长度和肿瘤肠壁厚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 MRI对直肠癌患者TNM分期的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准确率,对于直肠癌患者的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放化疗治疗前后相比,患者直肠癌肿瘤长度和肿瘤肠壁厚度显著降低。放化疗治疗后与放化疗结束一个月后,患者直肠癌肿瘤长度和肿瘤肠壁厚度未发生显著变化,说明MRI对直肠癌放化疗前后对比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后期还应探讨其他检测方法,以提升预测准确性。
- 蔡榆李烨黄辉冯军屏宋黎涛
- 关键词:MRI直肠癌放化疗
- DCE-MRI定量参数联合ADC值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及与血清PSA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价值及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2例前列腺病变患者资料,其中35例PCa患者记为PCa组,3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记为BPH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列腺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比较两组容量转移常数(K trans)、速度常数(K 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 e)和ADC值,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PSA水平,并分析上述DCE-MRI定量参数、ADC值与血清PS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PCa组DCE-MRI定量参数中K trans、K ep均明显高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65、7.204,P<0.05),两组V 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5,P>0.05);PCa组随b值升高,DWI信号强度随之增加,ADC值表现为低信号;BPH组随b值升高,DWI信号强度变化不显著,ADC值表现为高信号。PCa组不同b值DWI信号强度和ADC值均低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06、2.547、7.863,P<0.05),两组血清PSA均呈阳性表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man法分析显示,PCa组K trans、K ep与血清PSA水平呈正相关(r=0.49、0.62,P<0.05),ADC值与血清PSA水平呈负相关(r=-0.47,P<0.05),BPH组上述DCE-MRI定量参数和ADC值与血清PSA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PCa和BPH患者DCE-MRI定量参数K trans、K ep和ADC值有显著差异,且PCa患者上述指标与血清PSA有显著相关性,K trans、K ep联合ADC值可为临床诊断PCa和鉴别BPH提供有效参考。
- 盛伟华黄松李烨蔡华亮黄辉宋黎涛
- 关键词:前列腺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MRI多模态分级影像报告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价值
- 2022年
- 目的探析对前列腺外周带癌患者应用MRI多模态分级影像检测报告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本院前列腺疾病患者86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分析MRI多模态分级影像对前列腺外周带癌诊断准确率,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MRI分级诊断评分,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分级诊断评分对前列腺外周带癌诊断效能。结果多模态MRI分级对前列腺外周带癌诊断敏感度90.63%(29/32),特异度88.89%(48/54),准确率89.53%(77/86),阳性预测值82.86%(29/35),阴性预测值94.12%(48/51),Kappa值0.78;阳性组MRI分级诊断评分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多模态MRI分级诊断曲线下面积(AUC)0.902,MRI评分临界值为4分,对前列腺外周带癌诊断敏感度91.6%,特异度80.8%。结论MRI多模态分级影像可为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提供重要资料,其诊断与病理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诊断效能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盛伟华黄松冯军屏李雨庚黄辉宋黎涛
- 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对超重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索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对超重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超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及观察组(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比较2组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优良率90%,对照组图像质量优良率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冠脉成像CT值、图像噪声、图像信噪比、辐射剂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可显著降低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
- 黄辉刘小红蔡华亮郭相华蔡榆
- 关键词:管电压对比剂超重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