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浩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效
  • 2篇骨折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前状态
  • 1篇血栓前状态分...
  • 1篇养血
  • 1篇益气
  • 1篇益气养血
  • 1篇融合术
  • 1篇入路
  • 1篇入路治疗
  • 1篇三踝骨折
  • 1篇手术
  • 1篇栓前状态
  • 1篇疲劳综合征
  • 1篇皮缺损
  • 1篇缺损
  • 1篇中药
  • 1篇中药治疗
  • 1篇中医

机构

  • 5篇深圳平乐骨伤...

作者

  • 5篇彭浩
  • 3篇刘彦勋
  • 3篇贾斌
  • 3篇李伟
  • 1篇陈姿余
  • 1篇赵建华
  • 1篇罗欢

传媒

  • 2篇骨科临床与研...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观察中医中药治疗围术期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的疗效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围术期患者发生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时采取中医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收集的围术期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患者共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38例以及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围术期常规方案予以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外洗内服方案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缺损愈合用时以及疼痛症状消退用时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此外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68.4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缺损愈合用时以及疼痛症状消退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有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下降更为显著,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患者发生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时采取中医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促进患者骨缺损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该种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李伟许晓芳贾斌徐广健陈汉鑫郑挺渠彭浩涂益洪刘彦
关键词:中医药围术期
对不同入路治疗含后踝压缩骨块三踝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比较采用经腓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含后踝压缩骨块的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创伤科罗湖院区及坪山院区收治71例含后踝压缩骨块的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并分析两组手术情况、术后踝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18(12~48)个月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参与术者人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显示,经腓骨入路组优11例,良19例,可4例,优良率88.24%;后外侧入路组优12例,良21例,可4例,优良率89.19%,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腓骨入路组3例皮肤边缘坏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82%(3/34);后外入路组2例皮肤边缘坏死,2例患足踇趾屈曲畸形,1例腓肠神经损伤,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51%(5/37)。结论两种入路疗效均满意,后外侧入路治疗含后踝压缩骨块的三踝骨折并发症略多。
刘彦勋涂益鸿彭浩李彦王波
关键词:踝损伤内固定器
采用足舟骨外移截骨并周围关节融合治疗Müller-Weiss病的疗效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足舟骨外移截骨并距-舟-楔关节融合治疗Müller-Weiss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3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3例Müller-Weiss病的病例。所有患者均行足舟骨外移截骨并周围关节融合术。术中显露距舟及舟楔关节囊,松解足舟骨周围组织,完整取出舟骨。咬除舟骨外侧骨性组织留作植骨材料,以钢板及螺钉行距-舟-楔关节融合,观察其疗效。结果1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6(18.2±3.3)个月。术后均获得成功融合,未发现感染、皮肤坏死、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与术前比,术后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降低(P<0.05),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升高(P<0.05)。结论足舟骨外移截骨并距-舟-楔关节融合治疗Müller-Weiss病的疗效可靠,并减少植骨步骤,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刘彦勋涂益鸿彭浩
关键词:舟骨关节融合术
探讨益气养血补脾和肝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补脾和肝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益气养血补脾和肝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血补脾和肝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李伟许晓芳贾斌徐广健陈汉鑫郑挺渠彭浩涂益洪刘彦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
活血化瘀法对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评价活血化瘀法对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指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基础预防加物理预防加红桃消肿颗粒颗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预防加物理预防加安慰剂,两组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凝血酶原时间(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方法与时间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不同时间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4);观察方法与时间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不同时间点纤维蛋白原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方法与时间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不同时间点D-二聚体明显差异(P<0.0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方法与时间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不同时间点VWF明显差异(P<0.0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方法与时间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1)。结论红桃消肿颗粒具有降低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部分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D-二聚体、血友病因子)作用。
李伟涂益鸿刘彦勋陈姿余彭浩罗欢赵建华贾斌
关键词:下肢骨折围手术期血栓前状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