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军平
-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冠心病及阿奇霉素抗感染效果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及阿奇霉素治疗MP感染CHD的效果。方法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90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外周血MP抗体IgG检测;90例冠心病患者中血MP抗体IgG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安慰剂对照组和阿奇霉素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清MP抗体lgG。结果冠心病组90例,外周血清MP抗体IgG阳性21例(23.3%),健康对照组30例中MP抗体IgG阳性1例(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阿奇霉素治疗组11例,治疗后MP抗体IgG转阴率为81.8%(9/11),安慰剂对照组10例,治疗后转阴率为50.0%(5/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冠心病发生发展明显相关;及时、足量的阿奇霉素对MP感染的CHD干预治疗,可提高MP抗体IgG转阴率。
- 黄卫谢军平
- 关键词:阿奇霉素肺炎支原体冠心病
-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细胞因子
- 2004年
- 谢军平吴清华
-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因子
- 阿奇霉素治疗冠心病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研究
-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已为人们所熟知。研究业已证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冠心病 (CHD)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阿奇霉素治疗后CHD病人外周血清中MP抗体 IgG阳性率,以探讨M...
- 黄卫谢军平
- 文献传递
- Livin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livin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作用及livin和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7、caspase-9在感染后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感染携带liv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后用流式检测其对MSCs凋亡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livin、caspase-3、caspase-7和caspase-9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然后实验分4组进行:无胎牛血清的DMEM组;单纯干细胞治疗组(MSCs组);空载腺病毒转染干细胞组(r Ad-control/MSCs)组;livin基因转染干细胞组(r Ad-livin/MSCs组)。1个月后采用生理仪记录各组大鼠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_(max))和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_(max))来评价大鼠心功能。结果:r Ad-livin/MSCs组凋亡率较MSCs组和r Ad-control/MSCs组显著降低(P<0.05);r Ad-livin/MSCs组抗凋亡蛋白livin明显上升(P<0.05),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7及caspase-9表达显著下降(P<0.05);细胞移植后1个月,r Ad-livin/MSCs组心功能比MSCs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r Ad-livin感染MSCs后可促进抗凋亡蛋白livin的表达,同时降低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7和caspase-9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率。r Ad-livin/MSCs移植能进一步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
- 邹兵谢军平吴清华陈受琳肖鲁闽苏海洪葵吴延庆程晓曙
- 关键词:LIVIN基因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梗死
- 阿斯匹林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 目的:观察阿斯匹林(aspir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HUASMC,选3-9代HUASMC用于实验。 ①Aspirin细胞毒性...
- 谢军平
- 关键词:阿斯匹林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增殖一氧化氮
- 文献传递
- 心肺复苏过程中进行早期抗凝和溶栓治疗的疗效分析
- 2007年
-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中早期抗凝和溶栓治疗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把心跳骤停后进行心肺复苏(CPR)术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CPR组20例、抗凝组21例和溶栓组20例。观察各组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24 h存活率、出院率及严重出血率。结果相比常规CPR组和抗凝组,心肺复苏过程中早期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P<0.05)、24 h存活率(P<0.05)及出院率(p<0.01),但溶栓治疗显著增加了严重性出血的发生率(p<0.05)。相比常规CPR组,心肺复苏过程中早期抗凝治疗对自主循环恢复率、24 h存活率、出院率及严重性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与非溶栓治疗比较,溶栓治疗增加了的严重性出血的发生率。但从整体而言,CPR过程中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24 h存活率及出院率。
- 吴清华谢军平
- 关键词:心跳骤停出血率
- 阿斯匹林(aspir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aspirin对AngⅡ诱导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HUASMC的原代培养;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加入aspirn后对细胞有无毒性;AngⅡ诱导HUASMC增殖,用asp...
- 谢军平吴清华程晓曙苏海李菊香蒋建红
- 文献传递
- 阿司匹林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选3-9代细胞用于实验。①阿司匹林细胞毒性检测:实验分对照组和阿司匹林5 mmol/L组。两组培养24 h后,取上清液,用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法,观察阿司匹林加入对细胞有无毒性。②阿司匹林抗增殖效果:实验分5组,对照组、AngⅡ组、AngⅡ+阿司匹林0.5 mmol/L组、AngⅡ+阿司匹林1 mmol/L组和AngⅡ+阿司匹林2 mmol/L组。以上各组分别培养1 d、3 d、5 d后,采用四唑盐比色法测各孔的吸光值。③NO含量检测:实验分4组,对照组、阿司匹林2 mmol/L组、AngⅡ组和AngⅡ+阿司匹林2 mmol/L组。以上各组分别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按试剂盒说明书检测NO含量。④细胞周期检测:实验分3组,对照组、AngⅡ组和AngⅡ+阿司匹林2 mmol/L组。以上各组分别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阿司匹林5 mmol/L组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无明显升高(P>0.05)。②阿司匹林(0.5、1、2 mmol/L)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抑制的最大效果在本实验内显示为2 mmol/L浓度的阿司匹林在培养第5天时,与AngⅡ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0.27±0.01 vs 0.74±0.03,P<0.01)。③AngⅡ刺激脐动脉平滑肌细胞24 h后,可降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54.08±5.69)μmol/L vs (70.27±3.99)μmol/L,P<0.05];而加入阿司匹林2 mmol/L干预后,可升高上清液中NO的含量,与AngⅡ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63.31±5.41)μmol/L vs(54.08±5.69)μmol/L,P<0.01]。④与AngⅡ组比较,阿司匹林(2 mmol/L)可使细胞静止期/DNA合成前期(G0/G1期)的脐动脉平滑肌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升高[(62.05±1.55)%vs(48.72±2.31)%,P<0.05],而DNA合成期(S期)细胞所占比例显著降低[(24.77±2.82)%vs(35.77±2.13)%,[
- 谢军平吴清华
- 关键词:阿司匹林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增殖一氧化氮
- 胞内钙离子流异常与心源性猝死被引量:1
- 2006年
- 谢军平王瑞兰
-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室性心动过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NF-κB、血清TGF-β1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被引量:3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外周血核因子(NF)-κB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心室重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HF患者(CHF组)96例和体检健康者(对照组)30例,应用心脏超声检测结果,计算平均室壁应力(MWS)和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和外周血NF-κB水平;分析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CHF组患者MWS和LVMI,以及血清TGF-β1、外周血NF-κB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伴随心功能分级增大而提高(P<0.01);CHF患者血清TGF-β1、外周血NF-κB表达水平与心室重构指标MWS和LVMI均呈正相关(P<0.01);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GF-β1和NF-κB水平与LVMI均呈独立正相关(P<0.01)。结论 CHF患者血清TGF-β1、外周血NF-κB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与CHF患者心室重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也是CHF患者心室重构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 邬涛吴清华吴丹邹兵谢军平刘燕娜雷光涛黄铁球程晓曙吴延庆洪葵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心室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