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双义

作品数:31 被引量:123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觉醒
  • 5篇电图
  • 5篇脑电
  • 5篇脑电图
  • 4篇睡眠
  • 4篇脑梗
  • 4篇冰片
  • 3篇睡眠剥夺
  • 3篇皮层
  • 3篇脑梗死
  • 3篇昏迷
  • 3篇基底
  • 3篇基底动脉
  • 3篇梗死
  • 3篇促醒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药物
  • 2篇依诺沙星
  • 2篇依诺沙星注射...

机构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解放军309...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1篇樊双义
  • 15篇马朋林
  • 6篇胡志安
  • 6篇池春
  • 5篇王天昊
  • 4篇徐浩明
  • 4篇徐浩民
  • 4篇林刚
  • 4篇薛丽
  • 4篇谌小维
  • 4篇魏东宁
  • 4篇刘景峰
  • 4篇陈远
  • 4篇闫洁
  • 3篇樊宏孝
  • 3篇王菁
  • 3篇王天昊
  • 3篇张春青
  • 2篇李俊山
  • 2篇吴毅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人民军医
  • 2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世界睡眠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10篇2006
  • 3篇2005
  • 1篇199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胺:觉醒肽促醒大鼠酒精性昏迷的重要中枢神经递质
2012年
目的研究组胺能系统是否参与觉醒肽对酒精性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雌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建立酒精昏迷大鼠模型后,分别向侧脑室内注射人工脑脊液(对照组)、觉醒肽(觉醒肽组)、组胺H1受体阻断剂吡拉明(吡拉明组)及觉醒肽加吡拉明(觉醒肽加吡拉明组)。以大鼠翻正反射消失(LORR)持续时间和皮层脑电图8波比例评判昏迷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吡拉明组LORR时间明显延长,8波比例明显升高(P〈0.01);而觉醒肽组结果则完全相反。先给吡拉明预处理然后再给觉醒肽,LORR持续时间和8波比例与对照组比较亦明显延长(P〈0.05),与觉醒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RR持续时间和8波比例没有因觉醒肽而缩短或降低。结论觉醒肽可能通过对组胺能系统的兴奋起到对酒精性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
王天昊樊双义闫洁陈远马朋林
关键词:皮层脑电图组胺
5-羟色胺在觉醒肽(Orexin-A)促醒酒精性昏迷大鼠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5-羟色胺能系统是否参与觉醒肽(Orexin-A)对酒精性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建立酒精性昏迷大鼠模型后,分别向侧脑室内注射人工脑脊液(对照组)、Orexin-A(觉醒肽组)、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利坦色林(利坦色林组)及觉醒肽加利坦色林(觉醒肽加利坦色林组)。以大鼠翻正反射消失(LORR)持续时间和皮层脑电图δ波比例评判昏迷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利坦色林组LORR时间明显延长,δ波比例明显升高(P<0.01);而Orexin-A组结果则完全相反。先给利坦色林预处理然后再给Orexin-A,LORR持续时间和δ波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觉醒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LORR持续时间和δ波比例没有因Orexin-A而缩短或降低。结论:Orexin-A可能通过对5-羟色胺能系统的兴奋起到对酒精性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
王天昊樊双义闫洁陈远马朋林
关键词:昏迷血清素觉醒
动态脑电图、诱发电位判断脑血管病昏迷患者的预后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动态脑电图(EEG)、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三种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脑血管病昏迷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急性脑卒中致昏迷65例患者进行EEG、SEP、BAEP检查。EEG按Young标准分为Ⅰ—Ⅴ级;BAEP分析Ⅰ、Ⅲ、Ⅴ波各波潜伏期、峰间期及双侧波幅差,结果按Cant标准分为Ⅰ-Ⅲ级;SEP分析N20波,结果也分为Ⅰ-Ⅲ级。预后分为清醒、持续植物状态和死亡三种情况。结果:65例患者,EEG、BAEP、SEP均为Ⅰ级的15例患者中,死亡3例,持续植物状态2例,清醒10例;EEG、BAEP、SEP均为Ⅱ级的13例患者中,死亡5例,持续植物状态2例,清醒6例;属EEGⅢ级及其以上、BAEP及SEPⅢ级的37例患者中,死亡24例,持续植物状态9例,清醒仅4例。结论:EEG、BAEP和SEP的分级高低(异常程度)与昏迷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分级越高病死率越高。EEG、BAEP和SEP相结合,可以提高判断脑血管病昏迷患者预后的准确性。
樊双义魏洪林王菁刘淑艳王天昊马朋林冷凯利
关键词:脑电图诱发电位脑血管病昏迷预后
联合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比较联合治疗和应用胰岛素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将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47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4例和胰岛素治疗组23例。治疗12周后,测定两组血糖、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体重和胰岛素用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联合治疗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和体重增加量与胰岛素治疗组比较,亦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对于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徐浩民耿纪录樊双义马朋林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磺脲类药物
限制性进食对大鼠睡眠量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限制性进食(夜间及白天禁食)对大鼠睡眠量的影响。【方法】给予正常饮食-夜间禁食-正常饮食-白天禁食处理,每个阶段持续3 d,通过连续记录大鼠脑电和颈部肌电,比较睡眠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饮食时相比,限制性进食期间大鼠夜间和白天睡眠量均显著减少,并且随着限制性进食天数增加,睡眠减少量具有递增的趋势。【结论】限制性进食可使大鼠睡眠量减少。
陈远闫洁陈芳樊双义胡志安周红
关键词:睡眠脑电图
睡眠剥夺对小鼠蓝斑神经元抗氧化水平及自噬活动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蓝斑(locus coeruleus,LC)神经元抗氧化(antioxidant)水平和自噬(autophagy)活动的影响。方法成年(8~10周)雄性C57BL/6小鼠54只(23~26 g),采用轻柔刺激法建立全睡眠剥夺6 h(SD 6 h)(n=8只/组)和12 h(SD 12 h)(n=8只/组)模型,改良多平台法建立REM睡眠剥夺(REM sleep deprivation,RSD)(n=11只/组)模型。Western blot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 dismutase,SOD2)、过氧化氢酶(catalase)、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和P62(也称SQSTM1)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溶酶体膜相关蛋白-1(lysosomal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 1,LAMP-1)的表达。结果 SD 6 h后,蓝斑神经元SOD2(P<0.05)和catalase(P<0.05)表达水平显著上调。SD 12 h后,蓝斑神经元SOD2和catalase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但是RSD后,蓝斑神经元SOD2(P<0.05)和catalase(P<0.05)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外侧下丘脑作为对照脑区,睡眠剥夺对其神经元SOD2和catalase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影响。SD 6 h和SD 12 h对蓝斑神经元LC3-Ⅱ和P62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但是RSD显著降低蓝斑神经元LC3-Ⅱ表达水平(P<0.05),而P62表达水平升高(P<0.05),LAMP-1的表达也相应减弱。SD对外侧下丘脑神经元LC3-Ⅱ和P62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影响。结论短时全睡眠剥夺引起蓝斑神经元抗氧化反应一过性升高而自噬活动无明显影响;长时程REM睡眠剥夺使蓝斑神经元的抗氧化水平和自噬活动均减弱。
倪娜娜任栓成杨丽陈全辉胡志安樊双义
关键词:睡眠剥夺自噬抗氧化蓝斑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例TOB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意识障碍、瞳孔及眼球运动异常、偏盲及皮质盲、偏瘫或四肢无力是最常见的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改变以丘脑、脑干、枕叶为主,头颅CT特征性改变为双侧丘脑、中脑或桥脑部中央及旁中央区低密度;MRI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改变,MRI对该病诊断更敏感,能早期发现并可及时跟踪病情变化;脑血管造影(DSA)可明确血管狭窄部位。术中溶栓治疗效果好。结论TOB综合征同时有幕上和幕下多处梗塞,主要病因为栓塞和血栓形成,临床治疗困难,预后差。早期发现,及时溶栓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樊双义魏东宁耿晓非王锁斌陈兵王卫吴皖南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征
急性脑卒中时心肌酶学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时心肌酶学变化,及其与脑血管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20例患者分为脑卒中组(对照组286例)及脑卒中合并心肌酶升高组(134例),进行心肌酶、心肌酶同工酶、肌钙蛋白检测,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脑卒中合并心肌酶升高组(32%)患者血清cTn-I、CK在病后4-48 h、3 d、7 d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CK-MB在病后2-48 h、3 d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病1 d内患者平均NIHSS评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发病3-14 d患者平均NIHSS评分两组比较有差异(P〈0.01),脑卒中合并心肌酶升高组神经损害程度重,病情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差。结论: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心肌酶、肌钙蛋白异常者,检测值越高,说明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在救治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心脏情况,及时发现心脏损伤,并给予及时治疗,以降低卒中合并心脏损害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改善预后。
樊双义王天昊刘景峰池春徐浩民
关键词:脑卒中心肌酶预后
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起病在24h内852例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分成两组。比较有进展与无进展的脑梗死患者的特征、危险因素、重要体征、头部CT、彩超下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以及预后情况。进展性脑梗死的诊断根据起病到7d内肌力下降情况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来判断。结果852例患者中有206例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24.18%),有进展的患者头颅CT早期异常(78.24%)及严重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较无进展的患者多;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率高;有进展的患者入院时血糖较无进展的高;医源性处理不当亦为进展性脑梗死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有进展的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病死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差。结论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头颅CT早期异常、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狭窄程度、入院时高血糖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医源性处理不当,均可能是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
樊双义王天昊何宝明魏东宁刘景峰马朋林
关键词:脑梗死影响因素
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被引量:10
2006年
李俊山樊双义温筱煦
关键词:依诺沙星过敏性休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