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婷

作品数:3 被引量:79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丁苯
  • 3篇丁苯酞
  • 3篇丁苯酞软胶囊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病
  • 3篇血性
  • 3篇软胶囊
  • 3篇缺血
  • 3篇缺血性脑血管
  • 3篇缺血性脑血管...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脑血管病
  • 3篇胶囊
  • 3篇苯酞
  • 2篇动脉
  • 2篇缺血性脑血管...
  • 2篇脑血管病患者
  • 2篇颈动脉
  • 2篇斑块

机构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3篇王珅
  • 3篇杨婷
  • 1篇鲁晓花
  • 1篇樊昱宏
  • 1篇岳淑敏
  • 1篇陈晓峰
  • 1篇王巍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丁苯酞软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影响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依据颈动脉彩超检查共筛选出120例患者,其中颈动脉稳定斑块患者40例(稳定组),颈动脉易损斑块组80例(易损组),依据随机数字法将易损斑块组分为治疗1组及治疗2组,各40例,两亚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治疗1组加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各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变化,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不稳定斑块数量变化。结果:易损斑块两亚组中血清NF-κB、MMP-9、ICAM-1水平均高于稳定组(P<0.05),但两亚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2组治疗后6个月血清NF-κB、MMP-9、ICAM-1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1组治疗6个月NF-κB、MMP-9、ICAM-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2组(P<0.05);治疗1、2组治疗后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后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明显低于治疗2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可明显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NF-κB、ICAM-1、MMP-9水平,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显著。
王珅杨婷陈晓峰鲁晓花高会文樊昱宏王巍岳淑敏
关键词:丁苯酞软胶囊斑块易损性MMP-9ICAM-1
丁苯酞软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抗炎作用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探讨正丁基苯酞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以评估其对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对照组)、颈动脉易损斑块组,按随机数字法将易损斑块组分为干预1组及干预2组,2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干预1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血清hs-CRP、MMP-9、TNF-α浓度,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测量并评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IMT)、斑块Crous积分、斑块回声变化。结果:易损斑块2亚组治疗前血清hs-CRP、MMP-9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干预1组及干预2组间血清hs-CRP、MMP-9、TNF-α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易损斑块2亚组中血清hs-CRP、MMP-9及TNF-α水平均下降(P<0.05),干预1组治疗后血清hs-CRP、MMP-9及TNF-α水平均低于干预2组(P<0.05);易损斑块2亚组治疗后6个月后IMT值均下降(P<0.05),干预1组治疗后IMT值下降幅度大于干预2组(P<0.05);2亚组治疗后斑块Crous积分均有所下降(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不稳定斑块数量明显下降(P<0.05),干预1组治疗后不稳定斑块数量明显低于干预2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具有抗炎、逆转颈动脉内膜增生及稳定斑块作用,可使易损斑块稳定而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
王珅方庆娟武星赵茜茜冯向云杨婷
关键词:HS-CRP斑块稳定性
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被引量:50
2017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和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入院均给予营养脑神经、抗血小板聚集及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0.2g口服,每日3次,治疗3个月后行疗效评价。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起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脂水平变化;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数及其迁移能力;使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使用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BI指数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EPCs数量及其迁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能患者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增强EPCs其向损伤区域的迁移能力。
武星王珅方庆娟赵茜茜冯向云杨婷
关键词:丁苯酞软胶囊急性脑梗死EPCS血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