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文哲

作品数:28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1篇关节炎
  • 13篇类风湿
  • 13篇风湿
  • 12篇类风湿关节炎
  • 12篇风湿关节炎
  • 9篇关节
  • 8篇骨关节
  • 8篇骨关节炎
  • 7篇队列研究
  • 7篇血小板
  • 7篇数据挖掘
  • 7篇中医
  • 6篇血小板参数
  • 6篇中药
  • 6篇中医药
  • 6篇类风湿关节炎...
  • 6篇化湿
  • 5篇医药治疗
  • 5篇通络
  • 5篇清热

机构

  • 28篇安徽中医药大...
  • 18篇安徽中医药大...
  • 4篇安徽中医学院...

作者

  • 28篇董文哲
  • 24篇刘健
  • 22篇方妍妍
  • 15篇万磊
  • 14篇忻凌
  • 1篇齐亚军
  • 1篇孙玥
  • 1篇姜辉

传媒

  • 9篇风湿病与关节...
  • 5篇中国临床保健...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13篇201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2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队列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采用队列研究方法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首次诊断为AS的住院病例,制定AS患者队列研究调查表,并通过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信息管理系统,检索符合选择标准的AS患者,并依次进行病案调查和随访。观察AS患者首次入院的实验室指标情况,记录中西药物治疗、出院后一般资料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出院患者实验室指标、中西医治疗、性别、年龄等指标与AS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99例AS患者,完成随访323例。其中应用西药主要以NSAIDS类、DMARDS类及生物制剂为主,应用口服中成药总频次为215次,中药汤剂总频次为556次。调取323例患者首次入院检查的实验室指标,参考正常值范围记录,其中指标异常率较高的有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乳酸脱氢酶(LDH)。323例患者中终点事件发生6例,其中发生率最高的前三位是再发入院66.67%(4例)、手术治疗16.67%(1例)、关节外病变16.67%(1例)。323例患者再发入院、手术治疗、关节外病变的相关因素是中医药暴露强度。性别、ESR、IGM能够增加AS患者再发入院的发生率;性别增加AS患者手术的风险;年龄、性别、DMARDS类药物、PLT能够增加AS患者关节外病变的风险。结论中医药干预是AS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足强度的中医药治疗,能够减少AS终点事件的发生率。
文建庭刘健万磊忻凌董文哲方妍妍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药治疗队列研究
基于关联规则对不同年龄段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免疫炎症代谢指标的数据挖掘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分析不同年龄强直性关节炎(AS)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免疫、炎症、代谢指标。方法整理2012年6月至2017年7月安徽省中医院风湿科AS患者临床诊治的病历资料。年龄<35岁者为青年组,35≤年龄<45者为中年组。结果①共检索出AS患者816例,其中青年组546例,中年组270例,两组患者性别、病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中年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异常率均较青年组高。③血小板压积(PCT)与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补体C4成正相关,与TG成负相关; PCT与CRP、IgA、IgG、C3、C4成正相关;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CRP、IgA、IgG、C3、C4、三酰甘油(TG)成负相关,与IgM成正相关;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CRP、IgA、IgG、C3、C4、TG成负相关,与IgM、TG成正相关(P <0. 05或P <0. 01)。④IgG&C3组合、C4&C3组合、C3&CRP组合、C3&ESR组合、C3&年龄组合与PLT关联度较高; IgG&CRP组合、IgG&ESR组合、C3&病程组合、C3&年龄组合、C4&病程组合与PCT关联度较高。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免疫、炎症、代谢及年龄、病程均有关,且与免疫、炎性反应关系密切,且随着年龄、病程的增长,血小板参数及代谢指标的异常改变随之增加。
方妍妍刘健万磊忻凌董文哲文建庭
关键词:血小板年龄因素数据挖掘
1689例骨关节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关联规则挖据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基于关联规则的方法挖掘骨关节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骨关节炎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法测定骨关节炎患者全血中血小板相关参数指标,运用SPSS 21.0软件对骨关节炎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炎症指标及免疫指标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运用SPSS Clementine 11.1软件Aprior模块分析血小板参数与炎症、代谢及免疫指标等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1)共纳入骨关节炎患者1689例,与PLT计数正常值比较,上升991例(58.67%),正常517例(30.61%),下降181例(10.72%)。(2)相关性分析结果,PLT、PCT与红细胞沉降率(ESR)、IgA、补体C3、补体C4、α1-AGP呈正相关,与SO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LCR与ESR、IgA、补体C3、补体C4、α1-酸性糖蛋白(α1-AGP)呈负相关,与SOD、HDL-C呈正相关,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PDW与ESR、IgA、补体C3、α1-AGP呈负相关,与SOD、HDL-C呈正相关,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MPV与ESR、补体C3、补体C4呈负相关,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3)Logistic回归示WBC、hs-CRP、IgA、补体C3、补体C4、尿酸(UA)是PLT的危险因素(P<0.01或P<0.05),WBC、ESR、补体C3、UA、α1-AGP、血总胆固醇(TC)是PCT的危险因素(P<0.01或P<0.0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α1-AGP是PDW的危险因素(P<0.01或P<0.05),UA、TC是MPV的危险因素(P<0.01或P<0.05),补体C4、三酰甘油(TG)是P-LCR的危险因素(P<0.01或P<0.05)。(4)设最小支持度为20%,最小置信度为70%,PLT计数升高与hs-CRP、α1-AGP、补体C3、IgG升高,HDL-C下降相关联;PCT、PDW下降与hs-CRP、ESR升高相关联;MPV下降与hs-CRP、ESR、HDL-C升高相关联。结论:活动期骨关节炎患者PLT参数主要表现为指标的升高,同时与炎症、免疫及代
文建庭刘健忻凌万磊方妍妍董文哲
关键词:骨关节炎血小板参数关联规则数据挖掘
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RA及抑制血小板活化的队列研究数据挖掘和对VEGF/SDF-1/CXCR4通路的影响
1研究目的本文通过收集大量临床数据资料进行挖掘分析,随访中医药治疗RA患者有无发生终点事件的情况,探讨RA患者血清血小板的变化及关联规则聚类分析以及健脾单元疗法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小板活化及免疫炎症。通过体外实验,观察...
董文哲
关键词:新风胶囊血小板活化VEGF免疫炎症数据挖掘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脾化湿通络方药应用的队列研究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随访类风湿关节炎出院患者健脾化湿通络方药的应用情况,分析中医药治疗与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电话随访安徽省中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记录出院后口服中成药、中药汤剂的种类和应用时间,以及全因死亡、手术治疗、再发入院、关节外病变的发生情况,终点事件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药(刘健教授常用健脾代表药茯苓、薏苡仁、陈皮,祛风湿代表药威灵仙、川芎、桑寄生,活血通络代表药丹参、桃仁、红花以及院内制剂新风胶囊、黄芩清热除痹胶囊、颈椎活血胶囊)治疗与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完成随访患者1468例,失访率18.98%。暴露组(出院后应用中成药和中药汤剂≥28 d)1292例,应用频次较多的口服中成药依次为新风胶囊、黄芩清热除痹胶囊、新癀片、雷公藤多苷片等;中药汤剂依次为四妙散、身痛逐瘀汤、宣痹汤、独活寄生汤等。各暴露组终点事件总发生80例,其中非暴露组37例(21.02%),低暴露组21例(12.96%),中暴露组14例(7.49%),高暴露组8例(0.85%),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点事件的发生与中医药应用时间存在相关性,新风胶囊、茯苓、川芎等为代表的健脾化湿通络方药可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终点事件发生。
方妍妍刘健万磊忻凌董文哲文建庭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化湿通络队列研究
刘健教授运用健脾化湿通络药治疗嗜酸性筋膜炎的经验
嗜酸性筋膜炎据其肢体肌肉肿胀疼痛等症,属中医学"痹症"范畴。病因病机属正虚邪实,本虚者,脾胃亏虚;标实者,热毒、痰浊、瘀血互结。刘健教授对本病的治疗以健脾化湿,活血通络为主,应用于临床上已起到显著疗效。
方妍妍刘健董文哲文建庭
关键词:嗜酸性筋膜炎
刘健教授以清热利湿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
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期,辩证多为湿热型,基本病机以脾虚湿盛为本,风、湿、热邪为标,病理关键为痰瘀互结。刘健治疗上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主,坚持以脾胃为本的理念,并且运用中医辨证思维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取...
董文哲刘健方妍妍文建庭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清热利湿
14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队列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随访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出院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探讨其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诊断为RA患者的病例,调取并记录RA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电话随访方式,随访并记录出院患者中医药使用情况(根据RA患者服药时间分为非暴露组、低暴露组、中暴露组和高暴露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调取随访成功RA患者首次入院的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各因素与RA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 812例RA患者,随访成功1 468例,随访终点事件有80例。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是中医药暴露强度,年龄、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能够增加病死率;再发入院的影响因素是中医药暴露强度,血沉、超氧化物歧化酶、血小板可以增加再发入院的发生率;关节外病变的影响因素是中医药暴露强度、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年龄、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会增加关节外病变的风险;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是中医药暴露强度。结论中医药干预是RA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且干预强度越大,终点事件发生率越低。
文建庭刘健万磊忻凌董文哲方妍妍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药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lncR NA差异表达谱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lncRNA差异表达。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组)及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每组3例。抽取2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ncRNA和mRNA表达,GO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差异表达的lncRNA功能分布,构建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并在此基础上通过Cis和Trans预测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凋亡、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相关lnc RNA。利用RT-PCR方法验证lncRNA。结果:通过lncRNA测序分析发现,lncRNA在类风湿关节炎组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表达。共有9158条差异表达的lncRNA(差异倍数≥2,且P≤0.05),表达上调的有5682条,下调的有3476条;差异表达的mRNA共有7895条。GO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mRNA主要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细胞代谢、细胞转录调节、骨髓白细胞活化、血小板细胞活化等。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mRNA主要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细胞衰老、信号通路等方面。通过RT-PCR验证发现,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细胞凋亡lncRNA为ENST00000619282、ENST00000637683、ENST00000511703,氧化应激为HOTAIRM1、DANCR,Notch通路为MALAT1、CARMN、LINC-PINT。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异常表达,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及信号通路失衡有关。
刘健万磊孙玥章平衡忻凌姜辉方妍妍董文哲文建庭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NOTCH信号通路
23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红细胞计数及其相关参数的数据挖掘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类风湿关节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及其相关参数与炎症、免疫、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关联性及危险因素。方法:整理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研究其实验室指标,运用SPSS 22.0、SPSS Clementine 11.1 Aprior等统计学软件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关联性分析、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1)共纳入RA患者2300例,共有贫血患者1448例,其中轻度贫血1042例,中度贫血397例,重度贫血9例,极重度未发现。(2)相关性分析显示:RBC及其相关参数大多与白细胞计数(WBC)、补体C3、补体C4、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呈正相关(P <0.05或P <0.01),与年龄、病程、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类风湿因子(RF)等呈负相关(P <0.05或P <0.01)。(3)经关联性分析:RBC降低与WBC、IgM、C3、C4、TC、TG升高有明显关联性,血红蛋白(Hb)降低与WBC、IgM、C3、C4、TC、TG升高有明显关联性,红细胞压积(HCT)降低与WBC、C3、C4、TC、TG升高有明显关联性。(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C4、TG、TC升高是RBC下降的危险因素(OR> 1),WBC、C4、TG、TC升高是Hb下降的危险因素(OR> 1),WBC、TG、TC升高是HCT下降的危险因素(OR> 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RBC及其相关参数的下降,与炎症、免疫、代谢指标的升高具有相关性且部分指标呈有效的强关联性,WBC、C4、TC、TG升高可作为RBC及其相关参数值降低的危险因素,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及活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孙艳秋刘健忻凌万磊方妍妍文建庭董文哲
关键词:贫血关联规则数据挖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