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瑞国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碘放射性同位...
  • 10篇甲状腺
  • 10篇放射性
  • 10篇放射性同位素
  • 7篇分化
  • 4篇未分化
  • 4篇131I
  • 3篇未分化甲状腺...
  • 3篇腺癌
  • 3篇疗法
  • 3篇甲状腺癌
  • 3篇格雷夫斯
  • 3篇格雷夫斯病
  • 3篇放射疗法
  • 3篇分化型
  • 3篇分化型甲状腺
  • 2篇药物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癌

机构

  • 14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4篇张瑞国
  • 13篇谭建
  • 7篇王任飞
  • 6篇贾强
  • 6篇张桂芝
  • 5篇孟召伟
  • 4篇郑薇
  • 3篇李宁
  • 3篇何雅静
  • 2篇柴锦燕
  • 2篇张文新
  • 2篇孙丹阳
  • 1篇陈文新
  • 1篇田小丽
  • 1篇门剑龙
  • 1篇任静
  • 1篇边艳珠
  • 1篇张富海
  • 1篇韦智晓
  • 1篇高再荣

传媒

  • 5篇中华核医学与...
  • 4篇国际放射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靶向药物治疗对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短期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靶向药物治疗对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患者生命质量的短期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间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索拉非尼、仑伐替尼或安罗替尼治疗的19例RAIR-DTC患者[男10例、女9例,年龄(54.5±14.5)岁]。测量患者靶向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记录靶向治疗后患者不良事件。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进行疗效评价。根据欧洲生命质量学会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5L)获取患者靶向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健康状态,计算其行动能力、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或不适、焦虑或沮丧5个维度受影响的发生率,并进行自身健康状态评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Kruskal-Wallis秩检验及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靶向治疗后3个月,在行动能力、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或不适、焦虑或沮丧方面受影响者分别为8(8/19)、6(6/19)、10(10/19)、10(10/19)和12(12/19)例,均明显多于靶向治疗前[1(1/19)、1(1/19)、1(1/19)、2(2/19)和2(2/19)例],各维度受影响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4.38~11.31,均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患者自身健康状态评分分别为(84.37±6.25)和(71.63±9.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P=0.001)。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后,出现皮肤毒性10例、高血压8例、体质量下降8例、腹泻7例、疲乏6例、肝功能异常5例、蛋白尿2例、肌痛2例、口腔溃疡1例;其中有17例患者坚持继续治疗,2例患者终止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患者Tg分别为110.16(49.63,294.50)及56.26(44.60,210.50)、53.36(41.25,203.07)、54.35(34.71,223.52) mg/L,治疗后Tg水平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42,P=0.490)。治疗后3个月,患者无进展生存(PFS)率为16/17,其中7例部分缓解(PR),9例疾病稳定(SD),1例疾病进展(PD);治疗后6个月,患者PFS率为10/17,其中5例PR,5例SD,7例PD。�
季艳会王萱李雪孙丹阳张瑞国何雅静孟召伟贾强谭建郑薇
关键词:分子靶向治疗甲状腺球蛋白
外泌体靶向运载整合素αv/β3的小干扰RNA对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通过外泌体靶向运载整合素αv/β3小干扰(si)RNA(si-αv/β3)对未分化甲状腺癌(AT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整合素αv/β3在ATC细胞系(8505C、Hth7)及人正常甲状腺细胞(上海生命科学院细胞所)中的表达;将含内化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iRGD)的质粒转染人源胚胎肾细胞HEK-293T后采用超高速离心法得到靶向外泌体,采用PKH26染色验证其靶向性;进一步通过转染获得靶向运载si-αv/β3的外泌体iRGD-exos-si-av/β3(载siRNA组),将其同8505C细胞共孵育后,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载siRNA组与空载外泌体组8505C细胞内整合素αv/β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8505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两样本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整合素αv/β3在8505C及Hth7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人正常甲状腺细胞(αv:1.04±0.12、0.90±0.11比0.31±0.01,F=50.11,P<0.01;β3:0.93±0.23、0.89±0.16比0.33±0.27,F=6.81,P<0.05)。iRGD靶向外泌体在细胞中的荧光信号明显高于非靶向外泌体组(47.18±10.39比5.64±1.43,t=6.86,P<0.05)。转染si-αv/β3至8505C细胞后,mRNA水平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αv:0.20±0.01比1.21±0.14,t=12.49,P<0.05;β3:0.21±0.02比1.01±0.18,t=7.90,P<0.05);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低于对照组(αv:0.45±0.03比0.88±0.06,t=10.33,P<0.05;β3:0.48±0.09比1.10±0.11,t=9.02,P<0.05)。iRGD-exos-si-av/β3与空载外泌体组分别与8505C细胞共孵育后,前者mRNA水平表达明显低于空载组(αv:0.30±0.08比1.05±0.02,t=16.75,P<0.05;β3:0.27±0.05比1.29±0.20,t=8.71,P<0.05);蛋白水平表达亦低于对照组(αv:0.60±0.30比1.20±0.23,t=5.72,P<0.05;β3:0.24±0.11比1.26±0.14,t=16.23,P<0.05)。载si-αv/β3的靶向外泌体组的细胞增殖率在不同时间点均明显低于空载组[载si-αv组:12
张文新李宁王深常鹏鹏李伟健王慧贾强谭建张瑞国
关键词:外泌体甲状腺癌小干扰RNA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不宜作为术后^(131)Ⅰ治疗的决策依据
2023年
目的:分析术后接受^(131)Ⅰ治疗的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与乳头状甲状腺非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non-microcarcinoma,non-PTMC)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比较治疗转归的差异,以期指导PTMC的^(131)Ⅰ治疗决策。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131)Ⅰ治疗的1118例PTC病人,采用卡方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PTMC组与non-PTMC组病人临床病理特征、^(131)Ⅰ治疗情况及治疗反应的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的治疗反应不佳(incomplete response,IR)率曲线。结果:PTMC组病人多灶性、累及双叶的比例均高于non-PTMC组,腺外侵犯、T4、N1b、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imulated thyroglobulin,sTg)>10μg/L及高危复发风险的比例低于non-PTMC组(P<0.05)。PTMC组多数病人首次接受清甲治疗,而non-PTMC组中更多病人接受辅助及清灶治疗(P<0.05)。两组病人^(131)Ⅰ治疗反应、疗效满意(excellent response,ER)率和IR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R率曲线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MC具有一定的侵袭性。经综合评估和规范^(131)Ⅰ治疗后,PTMC和non-PTMC病人治疗转归大致相同。PTMC的界定对^(131)Ⅰ治疗决策的指导价值极其有限。
蔡晓雨张瑞国胡玉敬王任飞边艳珠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癌碘放射性同位素治疗转归
131I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 131I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临床特征。 方法:纳入2000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诊治的40例 131I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DTC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26例,手术确诊为DTC时中位年龄为48岁(29~60岁)。分析患者接受首次 131I治疗时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或转移发生时间的相关影响因素、确诊复发或转移时的血清及影像学特征以及病灶摄碘情况等。采用卡方检验、 Mann- Whitney U秩和检验、 Kaplan Meier法生存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 结果:131I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发生时间在患者的年龄、性别、癌灶数量、淋巴结转移、首次 131I治疗距离手术间隔时间、首次及末次 131I治疗前刺激状态下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 131I治疗次数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原位肿瘤T分期、是否有软组织转移、首次 131I治疗剂量有关,原位肿瘤为T4期( P=0.033)、有软组织转移( P=0.008)、首次治疗剂量≤3.7 GBq( P=0.002)的患者更易早期复发或转移。从终止 131I治疗至确诊肿瘤复发或转移期间抑制状态Tg值[Tg抗体(TgAb)阴性者]及TgAb(TgAb阳性者)呈整体上升趋势。肿瘤复发或转移灶多位于颈部淋巴结,且多为多发病灶。40例复发或转移的DTC患者中,仅3例患者的病灶具有摄碘功能,其余病灶均不摄碘。 结论:原位肿瘤T分期、是否有软组织转移及首次 131I治疗剂量是影响DTC患者 131I治疗后复发或转移发生时间的重要因素。多数 131I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病灶均不摄碘,难以采取继续 131I治疗而获益。
蔡晓雨谭建孟召伟张桂芝张瑞国王澎何雅静王任飞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
复方碘溶液对格雷夫斯病患者摄131I功能及131I疗效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停用复方碘溶液不同时间对格雷夫斯病(GD)患者摄131I功能及131I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6年11月首次接受131I治疗GD的患者1585例(男415例,女1170例;年龄17~62岁),分为预治疗组(131I治疗前服用过复方碘溶液)85例[停用复方碘溶液4~7d组(A组)35例,停用8~14d组(B组)28例,停用15~30d组(C组)22例]和对照组(未服用复方碘溶液)1500例。比较4组患者的最高摄131I率(RAIU)、有效半衰期、131I治疗前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并进行疗效评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Ridit分析和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A^C组与对照组最高RAIU分别为(64.86±13.20)%、(67.40±9.10)%、(73.46±4.65)%和(74.14±9.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58,P>0.05)。4组有效半衰期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0.651,P>0.05)。A^C组与对照组患者的FT3水平分别为(11.90±4.85)、(15.51±2.95)、(22.08±2.31)和(23.98±4.98)pmol/L(F=13.972,P<0.01),其中A组与B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及C组(t值:6.57~12.08,均P<0.05);上述4组FT4水平分别为(25.65±11.95)、(32.33±6.25)、(68.41±13.94)和(73.65±21.55)pmol/L(F=21.238,P<0.01),A组与B组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C组(t值:36.09~48.00,均P<0.01)。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397,P>0.05);4组间完全缓解率差异亦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169,P>0.05)。结论131I治疗GD前使用复方碘溶液行预治疗,停药后2周内行131I治疗;为避免131I治疗后出现甲亢加重,建议停用4~7d即可行131I治疗。
柴锦燕谭建张桂芝张瑞国王任飞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碘化物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乳头状非微小癌的临床特点及131I疗效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研究比较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和除PTMC以外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特点及131I疗效。方法 将369例行甲状腺全切术后拟行131I治疗的PTC患者,按照肿瘤直径分为PTMC组(≤ 1.0 cm)和PTC组(〉1.0 cm)。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评估患者的预后,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PTMC组发生淋巴结转移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例均低于PTC组,且转移的淋巴结数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3、23.56、42.80,均P〈0.05)。与PTC组相比,PTMC组患者大多单叶发病(χ2=45.94,P〈0.05)且更少发生包膜侵犯(χ2=11.22,P〈0.05),PTMC组有更多的患者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P〈0.05)。2组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及合并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等良性疾病的情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09、2.16、0.21,均P〉0.05)。2组共197例患者经过治疗达到临床缓解,其中PTMC组患者治疗后的缓解率(67.53%)高于PTC组(37.71%)。197例达到临床缓解的患者中有102例经首次治疗即达到临床缓解。虽然PTMC组经首次治疗即达到临床缓解的患者多于PTC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8,P〉0.05)。结论 PTMC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于乳头状非微小癌患者,经131I治疗后PTMC总体治愈率更高。在临床工作中,建议对PTMC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冯思源郑薇张瑞国王任飞张桂芝谭建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甲状腺乳头状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摄碘能力与131I清灶疗效关系的回顾性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摄碘能力与131I清除不能手术切除的DTC转移灶(简称清灶)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于31家单位核医学科行131I清灶治疗的138例DTC患者(男42例,女96例;年龄8~74岁)的临床资料。以清灶治疗时131I显像病灶靶/非靶(T/NT)比值代表其摄碘能力,以131I治疗前后病灶在影像上的径线变化评价该次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对可能影响131I清灶疗效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χ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病灶T/NT比值预测清灶无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共统计1165次疗效评估。在653次平面显像评估中,CR、PR、SD和PD 4个疗效组间病灶T/N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在512次断层显像评估中,有39次(7.6%)CR、337次(65.8%)PR、117次(22.9%)SD和19次(3.7%)PD,4组间病灶T/N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6,P<0.01)。此外,年龄、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水平及服131I剂量也是影响131I清灶疗效的因素(F值或χ2值为2.561、7.095、8.799,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确诊转移时的年龄越大[比值比(OR)=1.034,P=0.022]、病灶T/NT比值越低(OR=1.086,P=0.006),131I清灶疗效越差。病灶T/NT比值预测清灶无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阈值为6.2,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8.7%(107/136)、73.1%(275/376)。结论131I治疗DTC转移灶疗效显著,患者确诊转移时年龄、病灶T/NT比值是清灶无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病灶T/NT比值低于6.2时,预示131I清灶无效的概率较高。
王任飞高再荣欧阳伟陈文新楼岑韦智晓林岩松谭建张瑞国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
构建多功能外泌体用于治疗未分化甲状腺癌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131I标记、内化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iRGD)靶向的多功能外泌体(iRGD-Exo-131I)对未分化甲状腺癌(ATC)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蛋白印迹检测Hth7、Cal-62(购自上海生命科学院细胞所)两种ATC细胞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设计包含酪氨酸、iRGD肽段及外泌体膜蛋白(Lamp2b)基因的质粒,将其转染HEK-293T(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细胞后利用超高速离心法得到靶向外泌体(iRGD-Exo);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th7细胞对靶向及无靶向外泌体的摄取情况;氯胺T法制备iRGD-Exo-131I;细胞毒性实验验证iRGD-Exo的细胞安全性,并比较131I标记的靶向及无靶向外泌体对Hth7细胞的毒性;构建Hth 7荷瘤鼠模型,当瘤体直径约8 mm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无靶向外泌体(blank-Exos)、blank-Exos-131I或iRGD-Exos-131I溶液,在注射后不同时间点(0、3、6、9、12、15、18 d)记录瘤体体积及荷瘤鼠体重。采用两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数据。结果整合素αvβ3在Hth7、Cal-62细胞中明显高表达。共聚焦实验显示外泌体经iRGD修饰后可增强Hth7细胞对其的摄取能力。iRGD-Exo-131I的标记率为(50.16±4.21)%,放化纯>95%。共孵育48 h后,131I标记的靶向与无靶向外泌体组Hth7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低于游离Na131I组[靶向组:(40.97±6.55)%比(83.80±5.21)%,t=12.531,P<0.05;无靶向组:(67.32±8.92)%比(83.80±5.21)%,t=3.912,P<0.05];且无靶向组高于靶向组[(67.32±8.92)%比(40.97±6.55)%,t=5.833,P<0.05];动物实验亦证实iRGD-Exo-131I能更有效地抑制ATC细胞的增殖。结论成功制备iRGD-Exo-131I,且该标志物较稳定,靶向性良好;体外及体内实验证实其能有效杀伤ATC细胞。
张瑞国王聪聪李宁侯莎莎张文新张如意申一鸣孟召伟贾强谭建
关键词:外泌体碘放射性同位素同位素标记未分化甲状腺癌
^131I标记抗VEGFR2靶向性纳米载体对未分化甲状腺癌的抑瘤作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131I-牛血清白蛋白(BSA)-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anti-VEGFR2)在未分化甲状腺癌(ATC)荷瘤裸鼠体内的靶向性分布及其抑瘤作用。方法构建131I-BSA-MSNs-anti-VEGFR2与131I-BSA-MSNs。分别于人ATC细胞FRO荷瘤裸鼠瘤体内注射131I-BSA-MSNs-anti-VEGFR2(靶向组)、131I-BSA-MSNs(非靶向组)、Na131I(Na131I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通过SPECT/CT显像观察注射后不同时间荷瘤裸鼠体内的放射性分布,记录各组荷瘤裸鼠的体质量及肿瘤体积变化。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log-rank法分析数据。结果温育3 h后,靶向组细胞荧光强度(345.26±16.35)高于非靶向组(280.61±9.65;t=5.90,P〈0.05)。SPECT/CT显像示,注射后1~3周,靶向组肿瘤内放射性分布明显强于非靶向组(t值:7.060~12.780,均P〈0.05)。观察结束时,Na131I组、对照组、非靶向组、靶向组的肿瘤体积分别增大至原来的(278.3±19.3)%、(296.6±24.2)%、(198.7±13.2)%和(103.7±6.2)%;前2组裸鼠体质量分别减少为原来的(88.6±3.0)%和(86.2±3.1)%,而后2组则增加至原来的(102.1±3.1)%和(116.2±3.4)%。生存分析曲线显示,靶向组的生存期(38 d)明显高于非靶向组(34 d; χ2=8.05,P〈0.05)。结论131I-BSA-MSNs-anti-VEGFR2可有效抑制ATC的肿瘤生长,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期,在ATC的治疗和预后评估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任飞张瑞国张月倩谌红彬李宁张富海王汉杰常津张桂芝谭建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碘放射性同位素体层摄影术
Graves病诊治与骨转换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Graves病(GD)患者相关指标与骨转换标志物(BTMs)的关系及其治疗前后变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458例GD患者和109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2组的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和BTMs[骨钙素、Ⅰ型前胶原N-末端肽(PⅠNP)、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水平。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探讨GD患者14项相关指标与BTMs的相关性。所有GD患者均接受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组)或放射性碘治疗(RAI治疗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后FT3、FT4水平/治疗前FT3、FT4水平(FT3-P/FT3-A,FT4-P/FT4-A)的变化对BTMs是否恢复正常的预测价值。结果GD组FT3、FT4、骨钙素、PⅠNP、CTX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均有所下降。FT3、FT4、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血钙和碱性磷酸酶(ALP)是预测骨钙素升高的危险因素。病程、FT3、25-羟维生素D(25-OHD)、ALP是预测PⅠNP升高的危险因素。年龄、病程、FT3、血钙和ALP是预测CTX升高的危险因素。ATD治疗组FT3-P/FT3-A和FT4-P/FT4-A预测骨钙素恢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0和0.640(P<0.05),临界值分别为0.535和0.595。RAI治疗组FT3-P/FT3-A和FT4-P/FT4-A预测骨钙素恢复的AUC分别为0.730和0.670(P<0.05),临界值分别为0.355和0.595,2个治疗组对PⅠNP和CTX的恢复无预测价值(P>0.05)。结论GD患者的BTMs异常升高。ATD治疗6个月后FT3下降超过46.5%,FT4下降超过40.5%;RAI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FT3下降超过64.5%,FT4下降超过40.5%是GD骨形成指标骨钙素恢复的独立预测因子。
柴锦燕苏孟雪张瑞国郑薇贾强谭建门剑龙刘伟任静孟召伟
关键词:骨转换标志物骨钙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