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媛

作品数:17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8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0篇少年
  • 10篇青少年
  • 6篇抑郁
  • 5篇抑郁症
  • 5篇抑郁症状
  • 5篇症状
  • 5篇精神卫生
  • 5篇儿童
  • 5篇儿童青少年
  • 4篇中国汉族
  • 4篇身体耐力
  • 4篇体质
  • 4篇汉族
  • 2篇心理亚健康
  • 2篇亚健康
  • 2篇体育
  • 2篇体质健康
  • 2篇健康
  • 2篇发育
  • 1篇代谢

机构

  • 17篇华东师范大学
  • 9篇上海应用技术...
  • 7篇太原工业学院
  • 6篇华东政法大学
  • 5篇山西大学
  • 4篇大东文化大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上饶师范学院

作者

  • 17篇刘媛
  • 7篇吴慧攀
  • 6篇尹小俭
  • 6篇李玉强
  • 3篇李世昌
  • 3篇孙朋
  • 3篇刘媛
  • 1篇赵常红
  • 1篇季浏
  • 1篇武海潭
  • 1篇李明

传媒

  • 1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体育科学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中国民族博览
  • 1篇体育学刊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1
  • 3篇2019
  • 5篇201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青少年体能指数与心理亚健康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中国青少年心理亚健康和体能状况及其相关性,为促进中国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华东、华北、中南、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采用分层随机整体抽样法抽取16 545名13~22岁青少年,采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ultidimensional Sub-health Questionnaire of Adolescents,MSQA)中的心理问卷进行心理亚健康调查,同时进行体能测试。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青少年不同体能状况与心理亚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高等级体能指数青少年的心理亚健康状态总体检出率为11.9%,低等级检出率为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0.73,P<0.05)。高等级体能指数男生心理亚健康检出率为11.1%,低等级检出率为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12,P<0.05);高等级体能指数女生心理亚健康检出率为12.8%,低等级检出率为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25,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了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和地区之后,低等级体能指数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高等级者的2.35倍(95%CI=2.12~2.61)。结论青少年体能水平较差者发生心理亚健康风险较高。应重视青少年体能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中国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陈军吴慧攀刘媛陈琪李玉强尹小俭曹俊方
关键词:体育运动精神卫生亚健康青少年
中国汉族儿童青少年20m往返跑年龄性别和地区特征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了解中国汉族7~18岁儿童青少年20 m往返跑(20 m SRT)成绩的年龄、性别和地区差异,为增强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水平提供科学借鉴。方法按照中国传统行政区域划分(华东、华北、中南、西北、西南和东北),在各区域抽取共计17 280名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MS法构建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20 m SRT成绩的主要百分位曲线。结果 7~18岁男女生20 m SRT的P_(50)值分别介于13.87~43.23和13.30~28.76次之间,最大摄氧量(VO_(2max))P_(50)值分别介于43.12~46.57和38.42~44.94 mL/(kg·min)之间。男、女生不同年龄组间20 m SRT(F值分别为416.992,210.266)和VO_(2max)(F值分别为36.528,240.7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相同年龄组男生20 m SRT和VO_(2max)均大于女生(P值均<0.05)。各地区男女生20 m SRT成绩均值分别介于25.70~36.80和20.56~28.36次之间。华东、西北、华北、中南和东北地区男女生的20 m SRT成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西南地区男、女生7~12岁成绩较好,13~18岁呈下降趋势。结论学生20 m SRT成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VO_(2max)则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生在各个年龄段均高于女生。学生20 m SRT成绩和VO_(2max)均从11~12岁开始差距逐渐增大。
孙毅尹小俭李玉强柴小江刘媛任思恩铃木明
关键词:年龄分布身体耐力
中国汉族中学生20m往返跑与心理亚健康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了解中国汉族青少年20 m往返跑(20 m SRT)与心理亚健康的相关性,为促进心理亚健康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华东、华北、中南、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采用随机个案法随机抽取8 595名汉族青少年(13~18岁),采用20 m SRT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ultidimensional Sub-health Questionnaire of Adolescents,MSQA)中的心理部分进行心肺耐力和心理亚健康测试。结果中国汉族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总检出率分别为20.9%和21.3%。13~18岁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13.2%~24.7%,其中18岁最低(13.2%),14岁最高(24.7%);女性青少年检出率介于15.4%~25.9%,其中18岁最低(15.4%),13岁最高(25.9%)。高等级20 m SRT成绩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总体检出率为18.1%,低等级检出率为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13,P<0.05);女性青少年分别为19.5%和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西南、西北和中南)、年龄(青春期后期)和20 m SRT(高等级)是儿童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青春期前期及心肺耐力水平较差的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较高。
吴慧攀尹小俭李玉强柴小江刘媛任思恩铃木明
关键词:身体耐力体质精神卫生青少年
青少年体能状况与抑郁症状的关联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探究青少年体能状况与抑郁症状的关联,为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1年9-12月,在上海、乌鲁木齐、长沙、昆明4市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8 102名青少年,运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进行抑郁症状调查,并完成握力、立定跳远、50 m跑、改良坐位体前屈、20 s反复横跨、30 s仰卧起坐、20 m往返跑(20 m SRT)测试,并计算体能指数(PFI)。采用χ2检验、Gamma法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PFI与抑郁症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高等级PFI青少年抑郁症状总体检出率为23.4%,低等级检出率为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P=0.01)。高中组(G=0.09)和男生组(G=0.12)PFI与抑郁症状存在正相关(P值均<0.05),而初中组和女生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性别和年龄后,低PFI者的抑郁症状产生风险为高PFI的1.18倍(95%CI=1.05~1.33)。结论 青少年体能状况与抑郁症状相关,低PFI青少年产生抑郁症状的风险高于高PFI者。
周剑锋卢金逵干敏雷尹小俭吴慧攀马渊源张祥李勇张颖坤李非凡刘媛
关键词:体质抑郁青少年精神卫生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23年
目的 探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行为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为针对性改善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上海、乌鲁木齐、长沙、昆明4座城市选择共8 102名12~17岁青少年,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调查被试者的抑郁症状以及NSSI行为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NSSI行为与抑郁症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NSSI总体检出率为24.6%,其中男生(23.1%)检出率低于女生(26.2%)(χ^(2)=10.97,P<0.05),初中和高中总体检出率分别为24.7%和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伴NSSI组青少年抑郁症状总体检出率为49.7%,不伴NSSI组的检出率为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8.80,P<0.01)。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中,伴NSSI组(男生:44.0%,女生:54.7%;初中:49.6%,高中:49.8%)与不伴NSSI组(14.2%,21.4%,14.3%,21.0%)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85.58,412.44,520.60,313.78,P值均<0.01)。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性别和年龄因素后,偶发自伤行为和频发自伤行为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无自伤行为者的2.65倍(95%CI=2.27~3.09)和7.28倍(95%CI=6.34~8.37)。NSSI状态与抑郁症状间的关联未见性别差异(性别交互作用P>0.05)。结论 青少年NSSI行为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应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以减少NSSI的发生。
袁勇干敏雷尹小俭吴慧攀申晋波马渊源侯宇欣李勇张冬茹刘媛
关键词:自我伤害行为抑郁青少年精神卫生
青少年体力活动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 分析青少年体力活动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为前瞻性预防青少年抑郁提供参考。方法 在上海、乌鲁木齐、长沙、昆明4座城市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式抽取8 102名青少年,分别采用“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评价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青少年进行体力活动调查和抑郁症状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青少年体力活动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达标比例为37.0%,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5.6%。分学段、性别后,MVPA达标组抑郁症状检出率均低于MVPA未达标组(χ^(2)=7.62~34.54,P值均<0.05)。抑郁症状程度严重青少年具有低强度体力活动(LPA)时间长、高强度体力活动(VPA)时间短的特点,抑郁症状程度较轻或无症状青少年MVPA时长更长。不同抑郁症状程度青少年总体LPA、VPA;男生LPA,女生LPA、VPA;初中生LPA、VPA,高中生LPA、中强度体力活动(MPA)、MV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46.48,10.31,18.06,25.02,29.54,30.25,19.80,22.20,9.54,8.62,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及MVPA是否达标与抑郁症状检出率均相关(OR值分别为1.56,1.42,P值均<0.05)。结论 青少年体力活动与抑郁症状相关,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可能是降低抑郁症状程度的有效措施。选择适宜的体力活动方式,有效增加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长,可为预防青少年抑郁症发生提供积极影响。
武海潭干敏雷尹小俭吴慧攀申晋波马渊源李佳威李勇王进贤刘媛
关键词:抑郁青少年
青少年家庭环境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了解青少年家庭环境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和干预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2021年9-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乌鲁木齐、长沙、昆明4座城市对8 102名中学生进行家庭环境、抑郁症状的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家庭环境学生抑郁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家庭环境与抑郁症状的关联。结果 青少年可能抑郁、很可能抑郁、严重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11.2%,5.9%,8.4%。不同性别、学段、城乡、家庭形态及是否独生子女青少年抑郁状况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7.60,27.19,6.65,45.59,4.78,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核心家庭相比,单亲家庭(OR=1.45)、重组家庭(OR=1.69)青少年与抑郁症状的发生存在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与核心家庭相比,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中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更高。应注重单亲和重组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丁吉万芹干敏雷尹小俭吴慧攀马渊源侯宇欣李佳威李勇刘媛
关键词:家庭抑郁青少年
骨髓脂肪组织调控癌细胞骨转移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70%~80%晚期乳腺癌、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癌细胞骨转移,继而导致骨质疏松等溶骨性或成骨性病症。癌细胞骨转移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定植、休眠、再活化、增殖与侵袭,但骨转移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相关研究集中在癌细胞与骨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骨髓脂肪组织(bone marrow adipose tissue,BMAT)是近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对循环癌细胞有着高吸引力。BMAT通过旁分泌形式调控癌细胞骨转移,促进其定植、能量代谢等病理生理进程,并通过调控骨吸收与微血管生成间接影响休眠癌细胞的再活化与增殖,促进骨转移"恶性循环"。乳腺癌与前列腺癌在骨转移进程前期具有相似机制,因此该综述以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为切入点,梳理癌细胞骨转移发生机制,整理归纳BMAT对骨转移的调控机制,旨在为癌细胞骨转移发生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袁子琪李世昌孙朋宗博艺刘媛
关键词:骨转移乳腺癌前列腺癌
肌肉因子与运动对阿尔兹海默症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问题。运动作为非药物干预手段,可改善学习和记忆行为,提高认知能力,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骨骼肌作为运动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分泌活性因子--"肌肉因子(myokines)",可作用于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本文以"运动-肌肉因子-大脑"为主线,分析肌肉因子介导运动预防和缓解AD的潜在机制与信号通路,将为探寻治疗AD的药物靶点、相关临床方案的制定和运动疗法的施用提供理论基础。
宗博艺李世昌孙朋袁子琪刘媛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症骨骼肌运动干预分子机制
中国汉族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视屏时间与20m往返跑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视屏时间与20 m往返跑(20 m SRT)的关系,为促进我国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华东、华北、中南、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采用随机个案法选取12 221名10~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体力活动状况、视屏时间与20 m SRT的关系。结果在上下学方式上,积极类型(步行和骑自行车)女生的高等级20 m SRT成绩检出率高于消极类型(乘公交、出租车、地铁和家长接送)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3,P<0.05);锻炼时间>60 min/d男女生的高等级20 m SRT成绩检出率高于锻炼时间为<30,30~60 min/d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视屏时间>2 h/d学生的高等级20 m SRT成绩检出率低于视屏时间为1~2,<1h/d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锻炼时间>60 min/d、华东地区为中国汉族儿童青少年高等级20 m SRT成绩的保护性因素(OR值分别为1.65,4.24),视屏时间>2 h/d(OR=0.84)为危险因素。结论视屏时间、体力活动状况与中国汉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密切相关。
杨小芳尹小俭李玉强柴小江任思恩刘媛铃木明
关键词:身体耐力青少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