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昌明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农业部畜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外来两栖动物的入侵过程:野生种群建立、分布区扩展和危害
- 刘宣李先平王苏盆柯尊伟白昌明刘泽田罗煜郭毅松陈嘉欣李义明
- 关键词:扩散
- 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对我国特有两栖动物的捕食危害
- 外来捕食者被认为是导致全球两栖动物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已引起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栖动物的下降甚至灭绝.
- 刘宣罗煜陈嘉欣郭毅松白昌明李义明
- 不同培养体系对绵羊类胚胎干细胞分离、传代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为饲养层,研究了用Knockout血清替代品(Knockout serum replacement,KSR)代替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 cell)培养液中的胎牛血清(FBS)和向含KSR的基础培养液中添加40%的小鼠ES细胞条件培养液(ES cell conditioned medium,ESCCM)对绵羊类ES细胞分离、克隆效率的影响。发现使用含FBS的基础培养液最多可以把绵羊类ES细胞传至3代,而使用KSR和添加ESCCM能促进绵羊类ES细胞的分离和克隆,所获得的类ES细胞分别可稳定传至第5和8代。同时对类ES细胞进行核型分析、AKP染色及体外分化能力检测,证实所分离的类ES细胞符合ES细胞的主要特征。由此认为,与FBS相比KSR更加适于绵羊类ES细胞的分离与培养;而小鼠ES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分泌某些重要的细胞因子,从而达到促进绵羊ES细胞增值的作用。
- 白昌明刘丑生王志刚王新庄
- 关键词:自我更新
- 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食性及捕食偏好
- 刘宣罗煜陈嘉欣郭毅松白昌明李义明
- 关键词:牛蛙生物入侵特有种入侵种捕食
- 小鼠ES细胞条件培养基对绵羊类胚胎干细胞克隆、传代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本研究以无血清培养基为基础培养液,旨在探求小鼠ES细胞条件培养液(ESCCM)和2种不同饲养层对绵羊类ES细胞分离、克隆效率的影响。绵羊内细胞团从胚胎中分离得到后,分别以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EF)和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SEF)为饲养层进行培养。结果在MEF饲养层上,绵羊类ES细胞在ESCCM新培养系统中可稳定传至第10代,而使用基础培养液最多传至5代。而在SEF饲养层上,绵羊类ES细胞在ESCCM新培养系统中仅能传至3代。表明使用ESCCM和MEF能促进绵羊类ES细胞的分离和克隆。对类ES细胞进行核型分析、AKP染色及体外分化能力检测,证实所分离的类ES细胞符合ES细胞的主要特征,而且发现这些类ES细胞可以表达胚胎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Nanog。结果表明,ESCCM可显著提高绵羊类ES细胞的分离克隆效率,原因可能是小鼠ES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分泌某些重要的细胞因子,从而达到促进绵羊ES细胞增殖的作用。且MEF比SEF更适合于绵羊类ES细胞的分离和传代。
- 白昌明王新庄闫颖颖和小娥张静芳
- 关键词:自我更新
- 小鼠和绵羊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绵羊ES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是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理想候选细胞,然而至今仍没有成功建系的报道。昆白小鼠是我国科研工作中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但已经建立的小鼠ES细胞系大多来源于129...
- 白昌明
- 关键词:特异性转录因子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细胞集落乳腺生物反应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