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斐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东南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边界层
  • 2篇边界层参数化
  • 2篇藏东南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学
  • 1篇气候学特征
  • 1篇全球大气
  • 1篇绕流
  • 1篇下垫面
  • 1篇南亚季风
  • 1篇极涡
  • 1篇季风
  • 1篇复杂下垫面
  • 1篇边界层参数化...
  • 1篇WRF模式
  • 1篇参数化方案
  • 1篇臭氧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李斐
  • 3篇周立波
  • 3篇马舒坡
  • 3篇朱金焕
  • 3篇李鹏
  • 3篇邹捍
  • 2篇张宇
  • 1篇李艳杰
  • 1篇李建平
  • 1篇郑菲
  • 1篇霍翠萍

传媒

  • 1篇大气科学
  • 1篇高原气象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绕流和爬流的气候学特征被引量:12
2012年
本文利用1951~200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绕流和爬流方程,将高原附近表层风场分解为绕流分量和爬流分量两部分,计算出了实际大气中的绕流和爬流运动的强度,分别探讨它们的气候态特征。结果表明:高原主体年平均绕流场围绕高原地形并在高原西南部(32°N,75°E)附近产生分支,分支点下游的高原主体南部和北部分别表现为气旋性和反气旋性流型;年平均的爬流分量场沿喜马拉雅山脉辐散,高原主体为偏南上坡风,东北部为偏北上坡风。夏季绕流场为气旋式流型,中心位于高原中部(35°N,90°E)附近;秋季绕流场围绕高原地形边缘基本为一个反气旋流型。夏季,高原主体偏南风爬流与偏北风爬流在高原南北中线附近辐合,除夏季外,沿高原南侧喜马拉雅山脉为爬流辐散区。高原主体和高原附近的关键区内,绕流和爬流存在不同的季节循环特征。从绕流和爬流分解公式出发,本文详细探讨了表面流场的绕流和爬流运动各分量对地形高度及地形梯度的依赖性:经向绕流与纬向绕流比值、经向爬流与纬向爬流分量比值为仅依赖于地形高度的定常值。年平均的绕流及爬流矢量强度随着所处地形高度的升高而逐步增强;从区域分布的角度而言,高原附近绕流强于爬流的区域范围较广,绕流占主导地位。地形纯动力强迫产生的爬流运动与观测资料中高原附近的垂直运动具有很高的位置对应关系,但冬季和夏季均存在强度上的差异。
李斐李建平李艳杰郑菲
关键词:青藏高原绕流
藏东南地区地气交换观测研究进展
藏东南地区是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大气、水热交换的关键区域,在青藏高原水热平衡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地区非均匀下垫面上的地气交换过程具有很强的复杂性,为我们正确认识青藏高原大气过程,准确预报预测天气气候过程带来极大的困难。本研究...
周立波邹捍马舒坡李鹏李斐朱金焕
关键词:藏东南南亚季风边界层参数化
WRF模式中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在藏东南复杂下垫面适用性研究被引量:25
2017年
藏东南地区是青藏高原山地复杂下垫面的典型代表,其边界层大气过程异常复杂,给数值模拟和预报带来较大困难。大气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选取关系到能否正确模拟和预报局地大气过程。本研究采用中尺度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对藏东南林芝地区对流和稳定边界层大气过程进行模拟,与2013年夏季"藏东南地区复杂下垫面地气交换观测实验"资料对比,研究ACM2,Boulac,M YJ,QNSE和YSU5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在青藏高原复杂下垫面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对于水汽混合比垂直结构的模拟,Boulac和MYJ方案分别在模拟对流边界层和稳定边界层时能力最优。ACM 2方案最适宜藏东南复杂下垫面条件下的位温和风速垂直分布的模拟。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对流边界层高度均较实际观测偏低,其中,QNSE方案模拟的边界层高度最接近观测。同一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于夜间稳定边界层和正午对流边界层的模拟能力也不相同。该地区边界层风场受地形影响显著,风速较小,模拟的近地层风场较观测偏弱,MYJ和QNSE方案对近地层风场的模拟效果较好。
李斐邹捍周立波马舒坡李鹏朱金焕张宇
关键词: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WRF模式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全球大气臭氧恢复背景下南极臭氧变化及其与极涡演变的关系
利用1979-2011年大气臭氧卫星遥感资料以及大尺度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南极地区臭氧的长期变化规律及其与南极极涡的关系。结果表明:1)春季南极臭氧亏损自2000年以来持续存在,在个别月份臭氧亏损比在2000年以前更为...
周立波邹捍张宇马舒坡李鹏李斐朱金焕霍翠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