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超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ET-CT联合EBV-DNA在预测鼻咽癌复发中的研究
- 杜晓东马美陆英英徐桂容彭志林陈建超舒畅宋红毛
- 微管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 目的:微型管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方法:我科对80例100耳不同时期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分别行微型管置管和哑铃状通气管置管,比较其疗效.结果:对80例(100耳)随访6~12个月.
- 宋红毛杜晓东马美陆英英徐桂容彭志林陈建超舒畅
- PET-CT联合EBV-DNA在预测鼻咽癌复发中的研究
- 宋红毛杜晓东马美陆英英徐桂容彭志林陈建超舒畅
- 耳内镜下鼓室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回顾性研究鼓膜置管联合药物灌注(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40例(63耳),耳内镜下行鼓膜置管加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灌注中耳治疗3周,随访1年,观察患者临床有效率.结果40例(63耳)中,治愈32耳(50.8%),好转24耳(38.1%),无效7耳,总有效率88.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0%(34/63),包括初次置管后通气管脱落10耳(15.9%),均予以再次鼓膜置管;耳漏12耳(19.0%),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遗留鼓膜穿孔3耳(4.8%);通气管堵塞9耳(14.3%),耳内镜下予以3%双氧水清洗吸除后再通;术后复发8耳(12.7%).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地塞米松及α-糜蛋白酶灌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有较好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 胡林陈建超
- 关键词:糜蛋白酶鼓膜置管
- 少见的颅底异物-竹杆
- 杜晓东马美陆英英宋红毛徐桂容彭志林陈建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