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莹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学
  • 2篇急性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功能
  • 1篇血液流速
  • 1篇亚急性
  • 1篇亚急性联合变...
  • 1篇银杏
  • 1篇溶酶
  • 1篇溶栓
  • 1篇失眠
  • 1篇舒血宁
  • 1篇舒血宁治疗
  • 1篇他汀

机构

  • 6篇沈阳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陈莹
  • 1篇马莉
  • 1篇何晓欣
  • 1篇张艳

传媒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大医生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右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右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右佐匹克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MES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ESSS评分为(16.25±6.07)分,较对照组的(20.12±6.29)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为(7.05±6.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1.12±6.2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82%)较对照组低(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效果优于阿普唑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且不良反应少。
陈莹
关键词:脑卒中失眠阿普唑仑
纤溶酶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纤溶酶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12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纤溶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脑缺血发作控制时间及发作频率;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脑缺血发作控制时间及发作频率分别为(3.12±1.42)d、(1.13±0.32)次/周,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8±1.51)d、(4.62±1.82)次/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LDL-C、T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黏度(SV)、全血低切黏度(LBV)、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V、LBV、HBV、H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不仅能缩短脑缺血发作控制时间及减少发作频率,还能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陈莹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纤溶酶阿托伐他汀血液流变学
长春西汀与舒血宁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与舒血宁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舒血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长春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V、LBV、HBV、FIB、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对照组低,ET-1水平较对照组低,NO、EED水平较对照组高,RVA、LVA、BA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能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可加快血流速度。
陈莹
关键词:慢性脑供血不足舒血宁血液流速血液流变学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特点研究
2017年
目的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31例脊髓亚急性联合病变患者资料,为所有患者实施脊柱MRI检查,其中3例实施增强检查,基于检查结果分析影像学特点。结果31例接受MRI检查的脊髓亚急性联合病变患者中,30例出现髓内异常信号,阳性率为96.77%。24例脊髓后索及侧索受累,双侧对称;6例患者后索单独受累。患者病变表现为带状或者斑片状等T_1长T_2信号,STIR为高信号。3例实施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脊髓亚急性联合病变患者实施MRI检查,能够清晰观察到患者的病变情况与病灶位置,对脊髓亚急性联合患者的全面诊断与进一步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临床检查应用价值突出。
陈莹
关键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MRI特点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接受治疗的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另择同期实施健康检查的42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试验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需要加强其重视程度。
陈莹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管内皮同型半胱氨酸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AIS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血清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mR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NIHSS、mRS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上升,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hs-CRP、PON-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hs-CRP水平下降,PON-1水平上升,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S患者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rt-PA溶栓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还可改善血清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张艳陈莹樊榕何晓欣马莉
关键词:RT-PA静脉溶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