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飞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医护协同在高龄骨质疏松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评价
- 2018年
- 目的:探究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在高龄骨质疏松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7年1~7月之间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高龄骨质疏松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案,观察组则实施医护协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不同管理模式下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医护协同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高龄骨质疏松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预后,减少了医疗开支,同时也提高了医生、护士、患者三方的满意度。
- 马晓飞
- 关键词:骨科高龄骨质疏松并发症
- 不同手术方案治疗高龄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髓内钉内固定术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对高龄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相关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高龄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固定组和关节置换组,各60例。分别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2周、3个月及6个月Harris评分,术后6个月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简明健康调查问卷评分(SF-3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后Harris评分、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髓内钉内固定术,股骨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于高龄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可有效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 马晓飞张浩代僚原
-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骨质疏松下肢骨折
- 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疗效观察
- 2017年
- 目的观察掌侧锁定钢板(LCP)联合桡侧或者背尺侧钢板固定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12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分析掌侧LCP结合桡侧或背尺侧钢板治疗,使用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年随访时,按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评定功能:优5例,良6例,一般1例。结论对于c3型桡骨远端骨折,双钢板固定具有复位容易、固定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 何利江吴有鲁闻鑫高马晓飞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双钢板
- 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KP治疗的单节段OVCF患者的病例资料,提取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T值、骨折节段、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脊柱侧弯、术前Cobb角、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情况、骨水泥分布情况(是否超过椎体中线)、术后是否抗骨质疏松治疗、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Cobb角等信息。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再骨折,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再骨折组和无骨折组。先对2组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单节段OVCF患者PKP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289例,其中再骨折组39例、无骨折组25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脊柱侧弯、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情况、骨水泥分布情况、术后Cobb角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年龄、BMI、骨密度T值、骨折节段、术前Cobb角、术后是否抗骨质疏松治疗、椎体高度恢复率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T值、术后是否抗骨质疏松治疗和椎体高度恢复率是PKP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β=-0.407,P=0.021,OR=0.665;β=-0.900,P=0.042,OR=0.407;β=0.054,P=0.001,OR=1.056)。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回归模型对数据拟合度较好(χ^(2)=7.415,P=0.493)。采用软件制作骨密度T值和椎体高度恢复率的非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在上面寻找导致PKP术后再骨折风险增加的截点。确定的截点表明,骨密度T值<-2.6、椎体高度恢复率>9.8%是PKP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骨密度T值<-2.6、术后未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和椎体高度恢复率>9.8%是
- 姚敏刚马晓飞孔明祥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
- 优化步骤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20年
- 胸腰椎骨折为高能量损伤,常见于车祸伤、高处坠落伤及运动损伤等,手术治疗目的是纠正和防止畸形进展、恢复脊柱的序列及稳定性。对于无神经损伤型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不失为优势选择,国内外诸多学者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1-6]。但该技术存在学习曲线长、术中透视次数多等不足之处。我科较早应用该技术,并不断总结.
- 代燎原袁慧敏朱慧锋张浩马晓飞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