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玉涵 作品数:8 被引量:5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医药卫生 更多>>
燕麦麸脂肪模拟物应用于发酵香肠的工艺优化及其对发酵香肠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该研究以燕麦麸提取物冻干粉、魔芋胶、卡拉胶、橄榄油为原料制备成燕麦麸脂肪模拟物(oat bran fat analog,OBFA),在发酵香肠配方中取代部分猪皮下脂肪,生产出一种脂肪含量较低的发酵香肠。采用正交实验对该种发酵香肠的主要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发酵香肠的色泽、质构、理化指标及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探讨燕麦麸脂肪模拟物对发酵香肠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发酵温度20℃,发酵相对湿度75%,成熟温度13℃,成熟相对湿度60%,成熟周期4 d以及烘干温度55℃的前提下,OBFA发酵香肠的脂肪模拟物最佳添加量为65%,最佳发酵时间为12 h,最佳烘干时间22 h。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OBFA发酵香肠的感官评分为87.5分,与传统发酵香肠相比亮度增加,硬度增大,但整体可接受性与传统发酵香肠差异不显著;OBFA发酵香肠的pH值为5.58,能量值为3.94 k J/100g,脂肪含量为31.27%,与传统发酵香肠相比,能量值和脂肪含量分别降低了32.26%、20.13%;蛋白质含量为34.04%,提高了38.26%。综上表明,OBFA可以作为脂肪模拟物应用于发酵香肠中。 杨敏 杨勇 李彬彬 张楠 蒋玉涵 尚柔杉 杨海翌 刘爱平 刘韫涛 李诚关键词:燕麦麸 脂肪模拟物 发酵香肠 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20年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被广泛关注,它不仅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严重时甚至还会引起感染者死亡,所以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技术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不同地区的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率,并综合分析了分子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光谱学检测方法等优缺点以及发展现状,为研发新型快检技术提供新思路。 尤祯丹 陈传君 蒋玉涵 蒲春如 蒋艳 杜娟兰 张白玉 严立恒 颜其贵 颜其贵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食品安全 即食食品 污染 细菌性痢疾流行情况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8年 细菌性痢疾作为一种食源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多年来一直位于我国传染性疾病前列。本文通过分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2017年的统计数据,得出细菌性痢疾发病高峰期集中在6、7、8月的结论,并结合一些地区的历年数据阐述了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了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的季节、地区和年龄分布情况。细菌性痢疾的致病菌主要是志贺菌,目前对于志贺菌的检测技术除了国家标准方法(GB/T 4789.5-2012)外,主要还有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方法等,本文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郭华麟 韩国全 徐超 唐廷廷 王成程 蒋玉涵关键词:细菌性痢疾 食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特点 志贺菌 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与启示 被引量:2 2018年 加拿大从农田到餐桌有着较为成熟、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世界上食品安全体系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本文介绍了加拿大食品检验局的国内外食品监管方面的职能、食品安全增强项目、进口监控计划以及加拿大食品安全法规及其公私合作思想,初步探讨了加拿大食品安全法规体系的发展情况,阐述了加拿大食品安全体系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几点启示。 郭华麟 韩国全 蒋玉涵 尤祯丹 陈传君关键词:食品安全体系 基于实时荧光PCR方法的牦牛肉源性成分鉴别 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建立牦牛肉源性检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本研究基于比较牦牛与黄牛、鸡、猪、羊、鸭等动物的Cytb基因序列差异,设计其特异性引物。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猪肉、鸡肉和黄牛肉的DNA均不与引物发生交叉反应;灵敏度实验表明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可达0.004 ng/μL;抗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当牦牛肉的添加量为1%时仍可检出;对市场上的20份不同种肉样进行检测,除牦牛肉样品检测结果呈现阳性外,其余肉样均为阴性。本实验所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为牦牛源性成分鉴别提供一种快速、准确、专属性强的检测方法。 郭华麟 明玥 李轲 时淄航 尤祯丹 蒋玉涵 陈传君 徐超 韩国全关键词:实时荧光PCR 牦牛肉 虾类劣变机制及其天然生物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19年 虾类属于消费者喜爱的水产品之一,但其货架期较短,因此探究虾类劣变机制和高效保鲜方法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学者发现微生物群体感应现象是影响品质劣变的因素之一。而天然生物保鲜剂可以很好的延缓品质的下降速度,减少资源浪费,在水产品保鲜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阐述了虾的劣变机理及其近年来国内外天然生物保鲜技术的研究成果,旨在为新型生物保鲜技术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尤祯丹 蒋玉涵 陈传君 蒋金蓁 邓英 龚永平 龚永平 颜其贵成都市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耐药特征及多位点序列分型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不同种类的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程度、耐药情况、毒力基因分布、基因分型情况,为成都市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流行及其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参照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从不同种类的海产品中分离副溶血性弧菌疑似菌株,通过生化试验及16S r DNA测序进行准确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与其致病性相关的2个毒力基因,对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结果从采集的380份海产品中共104份样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率为27.4%。药敏试验表明,97.1%(101/104)的分离株具有耐药性,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95.2%,99/104)。分离株trh基因携带率为12.5%(13/104),tdh基因携带率为1.0%(1/104);104株分离株共分为38个ST型,其中ST1801、ST392、ST413型分离率较高,分离株未出现流行克隆群。结论流通过程中不同种类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率、耐药情况、毒力基因分布存在差异,可能与养殖环境、运输条件等有关。 尤祯丹 蒋玉涵 陈传君 蒲春如 蒋艳 杜娟兰 邓英 张白玉 严立恒 韩国全 韩国全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耐药性 毒力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型 包虫病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18年 寄生虫病是常见的食源性疾病,而包虫病属于常见的寄生虫病。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广泛分布于我国青海、西藏、四川、新疆等西北地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生产。OIE将棘球蚴病归为全球通报的传染性疫病,归属为多种动物共患病;WHO将棘球蚴列为17种被忽视的热带病之一,同时也被列为被忽视的人兽共患病,成为全球早期预警系统优先预警和应急处置的疾病之一。本文阐述了检测包虫病技术,包括病原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影像学方法及分子生物检测方法等,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些技术由复杂向简化的突破,实现快速、准确检测包虫病的研究成果,以及进行几种检测方法结果的比较。旨在为未来更好地发展快速、准确检测包虫病的技术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王成程 韩国全 王利娜 唐廷廷 蒋玉涵 陈传君关键词:包虫病 免疫学 光谱学 分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