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宇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胺
  • 1篇单胺类
  • 1篇单胺类神经递...
  • 1篇递质
  • 1篇学习记忆
  • 1篇早衰
  • 1篇神经递质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谵妄
  • 1篇顺铂
  • 1篇体质量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去脂
  • 1篇谵妄
  • 1篇无痛肠镜
  • 1篇小鼠
  • 1篇小鼠卵巢
  • 1篇卵巢
  • 1篇卵巢功能

机构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周宇
  • 2篇裘毅敏
  • 2篇黄小静
  • 1篇方斌
  • 1篇黄丽娜
  • 1篇唐亮
  • 1篇李士通

传媒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不同体质量分类使用丙泊酚麻醉效果比较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比较丙泊酚基于去脂体质量、总体质量的2种不同诱导剂量对行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肥胖患者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择期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56例,年龄65~80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根据体质指数(25 kg/m^(2))分为正常体质量和肥胖,将正常体质量分为按去脂体质量给药组(正常去脂组)和按总体质量给药组(正常总体质量组);肥胖分为按去脂体质量给药组(肥胖去脂组)和按总体质量给药组(肥胖总体质量组),每组均为14例。记录患者诱导所需丙泊酚诱导用量、追加量、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正常去脂组和正常总体质量组丙泊酚诱导用量、总用量、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肥胖去脂组丙泊酚诱导用量低于肥胖总体质量组[分别为(80.3±6.2)mg和(86.3±5.8)mg,P<0.05],总用量[分别为(113.1±14.5)mg和(117.4±11.4)mg]和苏醒时间[分别为(1.6±0.5)min和(1.9±0.6)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去脂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肥胖总体质量组[分别为7.1%和42.9%,P<0.05]。结论对老年肥胖患者行无痛肠镜检查麻醉时,丙泊酚诱导按去脂体质量给药,能降低肠镜检查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方斌黄小静周宇
关键词:老年肥胖无痛肠镜丙泊酚
两种小鼠卵巢早衰模型的比较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比较顺铂和卵巢切除法诱导的小鼠卵巢早衰模型,以及建模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6~8周龄美国癌症研究所(ICR)小鼠32只,根据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顺铂模型组(连续4d腹腔注射顺铂3mg/kg)、假手术组和卵巢切除模型组。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动情周期。建模第15天采用避暗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建模第16天,比较空白对照组和顺铂模型组小鼠的卵巢、子宫湿重。应用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顺铂造模后卵巢和子宫的病理改变。采用ELISA检测并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和雌激素(E2)的水平。结果顺铂模型组小鼠的体重自第3天起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值均<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顺铂模型组小鼠的整体状态较差,动情间期持续或延长;卵巢、子宫湿重显著减轻(P值均<0.01);卵巢和子宫病理改变明显;避暗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错误次数显著增加(P<0.01);血清FSH、LH和E2水平均无显著改变(P值均>0.05),P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卵巢切除模型组小鼠的体重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动情周期停滞于动情间期;避暗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错误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SH和LH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1),P和E2水平显著降低(P值均<0.01)。结论小鼠卵巢切除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小鼠卵巢早衰的症状,且对学习记忆的影响较小,更适用于研究药物对卵巢早衰模型小鼠脑功能的影响。
周宇贾玉玲严大为黄丽娜黄小静唐亮周莉裘毅敏李士通孙祖越
关键词:顺铂卵巢功能早衰卵巢切除术学习记忆
术后谵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7年
背景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 目的 介绍POD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提出进一步研究POD的方法及方向。 内容 从神经递质改变、血脑屏障损害、神经细胞老化、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睡眠觉醒障碍及神经网络连接异常等方面阐述POD的病理生理机制。 趋向 POD的病理生理机制应该可以归结于中枢神经系统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改变及其基因多态性和某一特定神经网络的连接异常,尚需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为临床提供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周宇裘毅敏
关键词:术后谵妄病理生理单胺类神经递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