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建华

作品数:15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超声
  • 4篇分娩
  • 4篇产前
  • 4篇产前超声
  • 3篇盆底
  • 3篇超声检查
  • 2篇阴道
  • 2篇早剥
  • 2篇妊娠
  • 2篇三维超声
  • 2篇胎儿
  • 2篇胎盘
  • 2篇胎盘早剥
  • 2篇脱垂
  • 2篇女性
  • 2篇盆腔
  • 2篇盆膈裂孔
  • 2篇赘生物
  • 2篇裂孔
  • 2篇畸形

机构

  • 13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解放军第25...
  • 1篇保定市妇幼保...

作者

  • 13篇范建华
  • 9篇赵胜
  • 6篇何莎
  • 5篇朱霞
  • 5篇戢秀勤
  • 4篇杨小红
  • 3篇黄君红
  • 3篇伍玉晗
  • 1篇陈佩文
  • 1篇刘会敏
  • 1篇宋凤菊
  • 1篇葛倩
  • 1篇杜欣
  • 1篇龚丽艳
  • 1篇冯倩
  • 1篇宋兰萍
  • 1篇孙小平
  • 1篇孙永青
  • 1篇于俊娜
  • 1篇王玉波

传媒

  • 5篇中华医学超声...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钳助产术后女性盆底机能的三维超声评估
2022年
目的应用盆底三维超声评估产钳助产术后女性的盆底机能。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行产后42~60 d常规检查的女性150例(分娩组),其中产钳助产分娩组75例,自然阴道分娩组75例;同期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选取无分娩史的女性100例为对照组。纳入对象均进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静息状态下测量膀胱颈的位置、膀胱后角、尿道倾斜角、肛提肌裂孔面积;最大Valsalva动作时测量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膀胱最低点(膀胱颈或膀胱后壁)位置、尿道内口有无漏斗化、膀胱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对比分析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组间各测量指标的差异。结果静息状态下,膀胱颈到参考线的距离,对照组、自然阴道分娩组、产钳助产分娩组依次减小,肛提肌裂孔面积,对照组、自然阴道分娩组、产钳助产分娩组依次增大,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大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及肛提肌裂孔面积,产钳助产分娩组、自然阴道分娩组、对照组均依次减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产钳助产可能导致女性盆底机能受损,盆底三维超声可评估盆底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从而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高艳多朱霞范建华戢秀勤赵胜谢磊
关键词:三维超声产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自然分娩
胎盘早剥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及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及妊娠结局,为提高胎盘早剥诊断率及改善母婴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诊断为胎盘早剥的374例产妇,依据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超声阳性组(129例)和超声阴性组(245例)。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表现、妊娠结局、胎盘早剥分度。结果两组产妇阴道出血、胎膜早破、胎心监护异常发生率,新生儿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入住率,产妇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死胎发生率,胎盘早剥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严重的胎盘早剥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超声检查可提高胎盘早剥的诊断率,改善预后。
范建华高艳多何莎伍玉晗冯倩杨小红
关键词:胎盘早剥产前超声检查
盆底超声诊断青春期女性子宫脱垂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患者,17岁,学生,未婚,无性生活。因阴道有包块于2020年6月12日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患者初潮14岁,月经规律,量中,色暗红,无凝血块,无痛经,月经正常,白带正常,无异味。自述便秘十余年,小便正常。无手术及外伤史、无盆腔器官脱垂或结缔组织疾病的家族史及其他特殊记载。入院后检查:体温36.6℃,脉搏75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95/64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正常,肝脾肾未触及,临床表现和评估均健康,神经系统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未婚未产式,双侧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妇科医师怀疑患者宫颈肿瘤或阴道赘生物。
戢秀勤赵胜朱霞杜欣黄君红范建华闫明远
关键词:结缔组织疾病妇科医师青春期女性月经规律盆腔器官脱垂赘生物
胎盘早剥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产前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74例临床诊断胎盘早剥产妇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产前超声检查是否提示胎盘早剥分为超声阳性组(n=129)与超声阴性组(n=245),分别对两组产妇的超声图像、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及胎盘早剥的分度进行比较。结果胎盘早剥的超声图像复杂多样,胎盘后血肿及胎盘增厚是其典型超声表现。两组在产妇孕周、产前出血、胎膜早破及胎心监护异常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产妇年龄、产次、孕次、腹痛及血性羊水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胎盘早剥分度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熟练掌握胎盘早剥的超声图像特征,是提高产前超声诊断的有效方法。
范建华高艳多伍玉晗何莎陈佩文杨小红
关键词:超声诊断胎盘早剥
盆底超声评价产次及分娩方式对前盆腔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通过盆底超声检查评估不同产次及分娩方式对前盆腔的影响。方法选择产后42~60 d的产妇250例,包括初次经阴道分娩产妇150例、二次经阴道分娩及剖宫产产妇各50例,行经会阴超声检查,观察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前盆腔结构的变化。结果静息状态下膀胱颈到参考线的距离,对照组>剖宫产组>初次经阴道分娩组>二次经阴道分娩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膀胱后角未见明显差异。最大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以及尿道内口漏斗化检出率,二次经阴道分娩组>初次经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及二次经阴道分娩组最大Valsalva动作时,膀胱最低点位于参考线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及对照组最大Valsalva动作时,膀胱最低点位于参考线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及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产次及分娩方式对女性前盆腔的影响程度不同,盆底超声可早期评估这些结构变化,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筛查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何莎赵胜高艳多龚丽艳范建华黄程张萍贤朱霞
关键词:分娩方式产次
三维超声评估经阴道分娩对初产妇盆膈裂孔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运用智能盆底三维超声经会阴动态观察和评估经阴道自然分娩对初产妇伴膀胱后壁膨出的盆膈裂孔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体检的未育女性及经阴道自然分娩后42~45 d复查的初产妇行常规盆底超声检查,根据膀胱后壁膨出超声分度标准判断有无膀胱膨出,选择94例未育女性为正常对照组,85例初产妇为研究组,利用智能盆底三维超声经会阴测量所有研究对象在不同状态下盆膈裂孔面积及左右侧肛提肌尿道间隙,并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静息状态下和最大Valsalva状态下,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盆膈裂孔的面积及左右侧肛提肌尿道间隙均大于未育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盆底超声可早期发现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短期内盆膈裂孔形态及大小的改变,可用于评价经阴道自然分娩对盆底支持组织的影响。
戢秀勤赵胜朱霞王卫云范建华刘丽萍秦美兰谢磊
关键词:三维超声阴道分娩初产妇盆膈裂孔
产前超声和MRI诊断胎儿硬脑膜窦畸形的联合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及MRI在诊断胎儿硬脑膜窦畸形(DSM)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22年5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经产前超声及MRI诊断的8例DSM胎儿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产前超声、MRI诊断DSM的特征性表现并追踪随访临床结局。结果(1)DSM累及部位:累及窦汇区7例,未累及窦汇区1例(累及右侧横窦、乙状窦)。(2)静脉窦血栓位置:窦汇区7例,右侧横窦、乙状窦1例。(3)合并颅内异常:小脑延髓池增宽2例,侧脑室增宽2例,左额叶白质水肿、左额叶出血及蛛网膜下腔血肿1例。(4)合并颅外及全身异常:无。(5)8例中7例引产(2例尸检证实为DSM合并静脉窦血栓,1例行穿颅术后颅脑结构破坏,4例未尸检),1例出生(电话追踪至孩子7个月,无明显神经后遗症)。结论产前超声可作为筛查胎儿DSM的首选方法;MRI可作为确诊的主要方式,产前超声与MRI联合应用可准确、全面评估胎儿DSM,有助于产前临床决策和胎儿预后评估。
谢峰伍玉晗赵胜杨小红王玉波石珍范建华章敏
关键词:超声产前胎儿磁共振成像
外耳赘生物产前超声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外耳赘生物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胎儿外耳赘生物的产前超声诊断情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共检出19例患者,外耳赘生物共26处。其中单纯外耳赘生物5例,合并其他部位畸形14例。3例正常分娩,16例引产。结论外耳赘生物的产前超声诊断可作为一项检出胎儿畸形的重要参考指标,指导临床。
张燕孙小平孙永青宋兰萍宋凤菊刘会敏于俊娜范建华
关键词:超声诊断畸形产前胎儿
不同部位异位妊娠的经阴道超声图像特征及鉴别诊断分析被引量:34
2020年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异位妊娠的经阴道超声图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94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超声图像,总结归纳不同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诊断特征。结果940例异位妊娠患者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32例(3.4%),输卵管妊娠835例(88.8%),宫角部妊娠15例(1.6%),卵巢妊娠10例(1.1%),输卵管残端妊娠3例(0.3%),宫内宫外复合妊娠3例(0.3%),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42例(4.5%)。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多表现为附件区的不均质包块,不同部位的异位妊娠超声图像亦有各自的特点。结论熟练掌握不同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特征至关重要,有利于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
范建华何莎杨小红赵胜
关键词:异位妊娠经阴道超声超声图像特征
盆底超声评价不同产次及分娩方式对耻骨直肠肌厚度改变的影响
2022年
目的:通过盆底超声检查评估不同产次及分娩方式对耻骨直肠肌(PR)厚度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12月产后42~60 d复诊的产妇150例,包括初次阴道分娩、二次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分娩产妇各50例。所有受检者均接受静息和最大缩肛动作下经会阴腔内二维超声检查:测量左、右侧PR前部、中部及后部的厚度;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PR厚度的差异,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静息状态时,初次及二次阴道分娩组左、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的厚度均小于剖宫产分娩组[左侧:(5.66±1.22)mm vs(6.05±1.05)mm vs(6.73±1.30)mm、(5.88±1.22)mm vs(6.11±1.12)mm vs(6.71±1.08)mm、(5.96±1.13)mm vs(6.15±0.94)mm vs(6.72±1.21)mm;右侧:(5.88±1.34)mm vs(5.80±1.16)mm vs(6.49±0.96)mm、(6.14±1.38)mm vs(6.10±0.95)mm vs(6.81±0.91)mm、(6.22±1.30)mm vs(6.10±1.15)mm vs(7.01±1.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次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分娩组比较:左侧,t=4.244、3.602、3.246,P<0.001、<0.001、=0.002;右侧,t=2.617、2.866、3.133,P=0.010、0.005、0.002;二次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分娩组比较:左侧,t=2.877、2.727、2.631,P=0.005、0.008、0.010;右侧,t=3.240、3.816、3.838,P=0.002、<0.001、<0.001)。最大缩肛动作时,初次阴道分娩组产妇左、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的厚度均小于剖宫产分娩组[左侧:(6.83±1.30)mm vs(7.76±1.25)mm、(7.00±1.42)mm vs(7.72±1.05)mm、(7.09±1.36)mm vs(7.83±1.28)mm;右侧:(7.11±1.35)mm vs(7.70±1.20)mm、(7.17±1.25)mm vs(7.89±1.20)mm、(7.33±1.36)mm vs(8.01±1.45)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左侧:t=3.646、2.883、2.802,P<0.001、=0.005、=0.006;右侧:t=2.192、2.310、2.419,P=0.031、0.023、0.017];二次阴道分娩组产妇PR左、右侧前部、中部、后部的厚度分别为(7.32±1.20)mm、(7.28±1.27)mm、(7.56±1.35)mm;(7.23±1.19)mm、(7.44±1.22)mm、(7.51±1.09)mm,与剖宫产分娩组产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状态及最大缩肛动作时,初次
何莎赵胜范建华高艳多黄君红戢秀勤朱霞
关键词:超声检查耻骨直肠肌分娩方式产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