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 作品数:18 被引量:3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政治法律 更多>>
无处不在的噪声 2022年 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之产生,噪声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的一大危害。 林英关键词:噪声污染 周围环境 环境污染 声音 生理学 从三省市接触职业危害女工保健工作状况调查结果看女工劳动保护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女参加社会生产的人数日益增加.国际劳工局估计,2000年从事各类社会生产的妇女达到10亿,其中发展中国家占7亿.目前我国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45%,已经高于《中国妇女发展纲(2001-2010... 林英 白韶英 陶永娴关键词:职业卫生管理 社会保障 生产环境 北京地区有毒化学物品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北京市是国际化大都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业企业搬迁、基础设施、基建产业建设步伐加快,特别是外资企业像潮水般地涌进,随之带来了许多新的化学物质、新的生产工艺,给职业病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 白韶英 王如刚 吴丹 朱瑞 康秉勋 林英 董楠 王薇关键词:职业病 职业中毒 身体健康 文献传递 职业病防治规划制定过程中问题的探索 被引量:5 2016年 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简称《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各级人民政府的明确要求,《职业病防治法》第十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叶研 林英 杨红艳 吴丹 胡丽 孙立庚 王姿欢 沈壮关键词:《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人民政府 法律法规 国务院 北京市38家企业工作场所噪声危害调查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了解北京市重点行业工作场所噪声危害现状,为噪声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9—12月,根据《北京市2021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方案》内容,随机选取北京市6个辖区,其中城区3个,非城区3个,共38家企业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现场调查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企业基本信息,并对作业场所噪声强度进行测量,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38家企业,职业病危害申报率、企业负责人接受培训率、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受培训率和劳动者接受培训率分别为92.1%、94.7%、94.7%和85.4%,不同地区劳动者接受培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强度中位数为79.3 dB(A),超标率为18.3%,不同行业噪声8 h等效声级(normalization of equivalent continuous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 to a nominal 8h working day,LEX,8h)或每周40 h等效声级(normalization of equivalent continuous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 to a nominal 40 h working week,LEX,W)超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LEX,8h/LEX,W超标率最高,为8.3%。结论 北京市噪声超标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但仍需加强防控。尤其是对于小型规模企业、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应重点加强监督管理。落实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指导其建立和完善控制噪声危害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于接害劳动者的噪声危害相关知识的宣教和培训,从而有效降低噪声危害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李爱华 吴丹 刘丽霞 李海月 林英关键词:噪声危害 2014年北京市三区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评估结果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估北京市3个区县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用人单位加强职业病危害管理,促进职业卫生监督工作顺利开展。方法随机选择密云县、朝阳区、平谷区3个区县70家用人单位,现场审查用人单位负责人及新入职和转岗人员职业卫生培训情况、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告知情况、监督检查覆盖情况等相关资料,以评估用人单位和区县安全生产监督主管部门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结果 70家用人单位负责人培训合格率为95.71%,新入职和转岗人员培训合格率为70.27%,职业健康检查合格率为66.67%,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60.34%,危害因素告知合格率为71.43%,监督检查覆盖合格率为91.43%。结论北京市三区县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建议增加各区县安全生产监督主管部门执法人员数量,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叶研 林英 李征 杨红艳 胡丽 邢润泽 钱旭东 冯洪杰 郭宝萍 赵金荣 朱琳 赵永梅 王智 袁文菊 沈壮关键词:职业病防治 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卫生 北京市12家三甲医院医源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分析医源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明确医源性放射人员职业健康水平及主要职业健康问题,为北京市放射防护与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以GBZ 235-201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监护技术规范》、GBZ 98-2002《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为依据,对北京市12家三甲医院的1 786名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血压、腹部B超、心电图、胸片、红细胞、血红蛋白、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的异常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血小板、白细胞、尿液、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异常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血压、腹部B超、胸片、晶状体异常率随着年龄、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提示,医用射线对工作人员引起的损害并不明显,但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应把男性、高年龄组作为重点干预人群。 李海月 张非若 张非若 叶研 李征 曹建彪 沈壮关键词:职业健康检查 2018年北京市职业性尘肺病死亡病例漏报情况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职业性尘肺死亡病例漏报的现状及规律,为更好的完成职业病报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2006-2018年报告职业性尘肺病病例的身份信息,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死于2018年的居民信息进行比对,收集职业性尘肺病病例死亡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2018年北京市职业性尘肺病死亡病例345例,226例未按照职业病报告要求报告,漏报率为65.51%。死亡病例的死因信息中出现尘肺病诊断病例共计93例,漏报53例,漏报率为56.99%;未出现尘肺病诊断病例252例,漏报170例,漏报率为67.46%。死于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病例256例,漏报138例,漏报率为53.91%;死于非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病例89例,漏报85例,漏报率为9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医院级别中,死于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和急救中心的病例分别为223、44、71和7例,分别漏报123、25、68和7例,漏报率分别为55.16%、56.82%、95.77%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职业性尘肺病死亡病例的高漏报率,造成了2018年北京市职业性尘肺病现患病例数不明。应重点加强职业病报告机构的培训工作,特别是非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一级医院。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职业病报告相关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并将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一级医院和死因信息中出现尘肺信息的机构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 李海月 张非若 叶研 林英 吴丹 刘丽霞 沈壮关键词:漏报 死亡病例 家纺石棉作业远期危害调查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新发石棉肺病例中家纺石棉接触人员发病特点,探讨家纺石棉作业对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石棉暴露原因将石棉肺病例分为家纺石棉组和工矿企业组。统计分析两组病例在性别、期别、开始接尘年龄、诊断年龄和潜伏期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006年以后北京市家纺石棉病发病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并在2015年超过工矿企业组;家纺石棉组女性所占比例、贰期及以上病例所占比例和潜伏期显著高于工矿企业组(P<0.05);家纺石棉组开始接尘年龄和接尘工龄显著低于工矿企业组(P<0.05)。结论家纺石棉作业主要受害者为家庭女性及其未成年子女,伦理问题突出;并且由于石棉肺潜伏期长,危害几十年难以消除,应加强石棉作业工人的追踪、随访工作,及早发现病人并给于干预。 李海月 于贵新 张非若 叶研 林英 李征 刘丽霞 沈壮关键词:石棉肺 职业病 家庭作坊 职业卫生 我国企业女职工保健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分析 2008年 目的:了解我国女职工保健相关政策法规贯彻执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女职工保健法律法规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企业对女职工保健工作的重视。方法:选取我国东、中、西部的福建省福州市、北京市海淀区、甘肃省兰州市作为本研究的现场。抽取研究现场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部分企业,共482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各种类型的企业间女职工保健相关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存在差异,独资企业执行情况明显好于其它类型的企业,民营/私营企业的执行情况较差。结论:目前我国女职工保健工作执行状况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狄江丽 王临虹 李丽娟 陶永娴 林英关键词:女职工 企业 劳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