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淑平

作品数:18 被引量:433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土壤
  • 5篇玉米
  • 5篇施肥
  • 4篇样带
  • 4篇中国东北样带
  • 3篇气候
  • 2篇有机碳
  • 2篇原状
  • 2篇原状土
  • 2篇直压式
  • 2篇手动
  • 2篇土壤氮
  • 2篇土壤肥力
  • 2篇土壤活性
  • 2篇土壤活性有机...
  • 2篇土壤碳
  • 2篇土壤微生物
  • 2篇土壤微生物量
  • 2篇土壤有机
  • 2篇气候变化

机构

  • 15篇吉林农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作者

  • 18篇王淑平
  • 9篇贾书刚
  • 7篇周广胜
  • 4篇姜岩
  • 3篇姜亦梅
  • 3篇杨学明
  • 3篇江源
  • 3篇刘孝义
  • 2篇高素华
  • 2篇鞠善宏
  • 2篇郭建平
  • 1篇孙长占
  • 1篇高强
  • 1篇吕育财
  • 1篇王明辉
  • 1篇姜波
  • 1篇吴海文
  • 1篇杨靖一
  • 1篇窦森
  • 1篇邹建军

传媒

  • 9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京区第六届地...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3
  • 3篇199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52
2003年
基于中国东北样带 2 0 0 1年考察采集土样的实测数据及CO2 浓度升高和干旱胁迫的模拟试验资料 ,分析了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样带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R =0 .993,p <0 .0 0 1)。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平均为 (3.5 2± 0 .881)g·kg-1,占表层土壤有机碳的 13.1%± 0 .78% ;下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平均为 (1.14± 0 .2 5 0 )g·kg-1,占下层土壤有机碳的 10 .9%± 0 .79%。样带土壤活性有机碳沿经度分布趋势基本与土壤有机碳一致 ,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的幅度大于土壤有机碳。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土壤全量氮、磷、硫、锌及有效氮、磷、钾、锰、锌等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 ,与土壤pH值、土壤容重、持水量及孔隙度也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活性有机碳与降水量之间具有正的相关关系 ,其相关系数为R =0 .712 (p <0 .0 0 1)高于土壤有机碳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系数R =0 .6 77(p <0 .0 0 1)。短期培养条件下 ,CO2 浓度升高及干旱胁迫下 ,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不大 ,其变异系数为 1.2 8% ;相比之下 ,土壤活性有机碳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 ,其变异系数为 2 9.6 7%。不同土壤湿度 ,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发生变异的幅度因CO2浓度升?
王淑平周广胜高素华郭建平
关键词: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活性有机碳气候变化干旱胁迫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动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被引量:87
2003年
采用盆栽试验和15N示踪技术对玉米生长期间不同施肥处理黑土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土壤氮素组分、玉米吸氮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间,施肥并没有影响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含量明显不同。玉米植株残体的加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数量,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对肥料15N的释放率。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 727 ),与土壤碱解氮及玉米吸氮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528 和0 536 )。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土壤氮素组分对作物吸氮量的通径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有效性近于土壤矿质态氮、高于土壤酸解有机氮和非酸解氮。土壤微生物量氮是作物吸收氮素的有效来源。
王淑平周广胜孙长占姜亦梅姜岩刘孝义
关键词:施肥土壤微生物量氮通径分析氮15示踪黑土生物有效性
添加玉米残体对土壤-植物系统中氮素转化的影响被引量:20
2004年
采用盆栽试验和15N示踪技术对黑土添加玉米残体 (秸秆和根茬 )土壤 植物系统中氮素转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玉米残体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氮素含量 ,减轻因其作为燃烧材料而造成的氮素损失和对大气的污染 .玉米残体施入土壤 ,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 ,提高土壤氮活性 ,有利于土壤氮素养分的协调供应 .玉米残体配施氮肥与氮肥单施相比 ,玉米植株氮素累积量相近 ,但氮素在玉米植株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不同 ;添加玉米残体能够促进氮素从营养器官向籽粒中转移 ,提高氮素养分的利用效率 .同时 ,添加玉米残体还可以降低土壤NO-3 N的累积 ,减少肥料氮的损失 4 7%~ 5 6 % .
王淑平周广胜姜岩刘孝义
关键词:氮素转化硝态氮^15N示踪土壤-植物系统
取土钻的现状、发展及未来被引量:9
1993年
取土钻是在土壤、地质、水利、环保等领域广泛应用,主要用于采集土壤或全体样本的工具。它的研制孕育于土壤科学及地学,又可推动和促进土壤科学和地学的发展。取土钻按操作力源可分为手动钻和机械(动力)钻。以人体动力为主的称手动钻。一般结构简单、重量轻、携带方便,大多数无需借助运输工具。手动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该类钻要具有良好克服土体阻力的结构及足以使取样操作成为可能的操作方式。在有效克服土体阻力的前提下,减粘脱土和保持原状土显得尤为重要。以机械动力为主的称机械钻。
贾书刚杨学明王淑平鞠善宏王林
关键词:土壤标本
玉米连作及其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Biolog技术,借助吉林农业大学1984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以撂荒和非玉米连作(当季作物为芸豆)为对照,研究玉米连作及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
时鹏张妍高强王淑平
关键词:玉米连作秸秆还田施肥BIOLOG
栽培人参对床土化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7
1992年
本文研究了吉林省主要栽参土壤(暗棕壤、白浆土)栽参前后土壤有机质特征和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栽参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降低;盐基饱和度、pH值、交换性Ca、K下降,而交换性H、Al上升;腐殖质趋于胡敏酸相对含量增加,而其芳化度降低。另外,在良好土壤管理条件下,虽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均有提高,但盐基饱和度、交换性Ca、pH值下降,而交换性H、Al上升,土壤仍趋于酸化。故土壤酸化是老参地土壤最主要的本质化学特征。酸化问题是者参地改良利用的关键。
贾书刚王淑平窦森
关键词:土壤酸化腐殖质组成人参
新型直压式手动原状土取土钻的设计及应用被引量:9
1995年
新型直压式手动原状土取土钻的设计及应用贾书刚,杨学明,王淑平(吉林农业大学土化系,130118)DISIGNANDAPPLICATIONOFANEWHAND-OPERATEDANDVERTICLE-PRESSUREDUNDISTURBEDSOILSA...
贾书刚杨学明王淑平
关键词:土壤调查
秸秆还田对玉米高产、稳产、优质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9
1997年
利用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在草甸黑土上进行近10年监测。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适量化肥能提高玉米产量;减轻玉米因受气候因素影响引起的产量波动;降低玉米收获时果穗含水量,促进玉米提早成熟;提高玉米籽粒中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使玉米产品质量得到改善。在本试验条件下,秸秆施用量以2500kg/hm2,再配施N150kg/hm2、P2O575kg/hm2、K2O375kg/hm2为宜。
王淑平江源贾书刚鞠善宏
关键词:秸秆还田玉米
新型直压式手动原状土取土钻设计、性能分析及其应用被引量:6
1995年
本文介绍了最新研制的新型直压式手动原状土取土钻的设计及应用。该钻由钻头、钻筒、连接座、钻杆组成。钻头非开口,相对于钻筒内外壁的“双凸”构造及在钻筒上裁一与钻头刃口直径相当的平行于轴的口。组合钻杆,继承深度标划。着重分析了该铭的结构性能。二年多的试用试验表明,该钻仅凭一人手动操作可轻松获取整个剖面继承深度原状土样和水稻土剖面原状土样、所获土样可满足野外剖面观察及室内物理、化学分析的需要,并相应提高工时工效50余倍.该钻的广泛应用将打破土壤调查制图受大工作量、长周期、高费用支出及作物生长季节的限制,给土壤调查带来一场革命,同时也利于新土壤分类系统的快速实施及推广。
贾书刚杨学明王淑平邱建华鞠善宏
关键词:土壤原状土直压式
施用玉米残体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2
2003年
研究了施用玉米残体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玉米残体(秸秆和根茬)配施化学氮肥,可增加玉米生育前期土壤酸解氨态氮和氨基糖氮含量及整个生育期内土壤酸解氨基酸氮的含量;与单施氮肥相比,可增加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土壤酸解氨基糖氮和氨基酸氮含量,同时对酸解未知氮亦产生不同的影响。玉米残体还田改变了土壤有机氮的分布。玉米整个生育期间土壤酸解未知氮的变异系数在土壤有机氮组分中最大,它在土壤供氮潜力中的作用仍需深入研究。
王淑平周广胜姜亦梅姜岩
关键词:土壤有机氮氮肥施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