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韬

作品数:23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8篇文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墨子
  • 3篇主义
  • 3篇功利
  • 3篇功利主义
  • 3篇《墨子》
  • 2篇信号
  • 2篇信号处理
  • 2篇艺术
  • 2篇缘由
  • 2篇实时信号
  • 2篇实时信号处理
  • 2篇史记
  • 2篇文明
  • 2篇文学
  • 2篇墨家
  • 2篇墨家思想
  • 2篇墨学
  • 2篇纳兰
  • 2篇纳兰性德
  • 2篇科幻

机构

  • 13篇电子科技大学
  • 7篇四川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比利时鲁汶大...
  • 1篇湖南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21篇聂韬
  • 3篇曹顺庆
  • 1篇刘敏
  • 1篇聂应德
  • 1篇陈璐
  • 1篇戴卡琳
  • 1篇王建国
  • 1篇陈颖

传媒

  • 4篇中外文化与文...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经济师
  • 1篇中国翻译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电子元器件应...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符号与传媒
  • 1篇外国语文研究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论”的递增成形:对《墨子》中基本命题的追溯被引量:2
2017年
由于我们对《墨子》涉及"十论"的早期文本历史所知甚少,因此在诠释这些文本的时候,难免需要依赖于某些预设。在这些预设之下,墨翟以一位哲学家、墨学创始人或者"十论"这套连贯思想体系的倡导者的形象出现。虽然这些预设可能没有错,但我们可以在方法论上暂时将其搁置,从而以一种新颖的方法来阅读《墨子》。这一方法更加关注"十论"彼此之间的差异、它们在《墨子》书中尚未固定的形式、以及代表"十论"的某些用语(如"非攻"与"节用")在《墨子》文本中鲜少出现的情况。这个新的方法还引申出另一种关于墨家思想的合理描述:在《墨子》一书被不同时期的作者与编者渐次处理的过程中,墨家思想也随之得以建构、成形。
戴卡琳吴晓欣聂韬
关键词:《墨子》
功利主义与近代墨学重构被引量:5
2017年
"Utilitarianism"即汉语表达中的"功利主义"。近代学者梁启超、胡适等将这一概念引入墨家思想的研究和阐释之初,始以"实利主义"或"乐利主义"的形式出现。直到严复、吴虞试图打破"功利"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贬义"色彩,以及冯友兰的系统性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影响,"功利主义"这一提法在墨家的思想研究中才被正式确立,而对墨家"功利主义"思想的研究也在学术界中成为习惯,鲜有异见。
聂韬吴满意
关键词:功利主义实利主义墨家思想
表现还是再现?——《王者荣耀》对游戏角色塑造的解构与反思被引量:3
2020年
身为国产网游的执牛耳者,《王者荣耀》在获得了大量的玩家技术和利润收益后,设计者在塑造游戏角色时的后现代解构倾向愈发明显,艺术表现的张力在无关联的要素拼贴下疯狂地刺激着玩家的审美。而主流文化和媒体批判"荆轲"性别变更,并冠以"毁容历史、冒犯古人"的罪名,让其设计者在反思后改变艺术创作策略,即忠实既定历史和价值判断,强调艺术再现,走一条弘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创之路。
聂韬
关键词:解构主义艺术再现文化传承
论科幻小说元叙述及其后现代意义建构
2024年
元叙述是后现代文学的重要书写策略,能够揭示叙述的自我意识,呈现文本虚构性与经验真实再现之间的认知张力。然而,元叙述在现代科幻小说中的特性与特征却鲜有研究与总结。本文探讨20世纪60年代科幻小说创作与批评实践在元叙述模式中的幽微互动,通过参与文体规则的符码游戏,以形成鲜明的“批评性”与“交流性”特征,并在作品中展现“露迹式”与“多叙述合一式”元叙述的具体建构。本文认为,在元叙述为读者提供未来世的文本空间并渗透作者私人意志的同时,现实经验与传统惯习中割裂与间隔的碎片、拼贴、反传统等后现代表达所面临的阻碍,通过元叙述的表达模式,也能于科幻这一逐渐流行的现代文学体裁中得以消解。
聂韬敬琼尧
关键词:科幻小说元叙述
浅论纳兰词中所呈现的人生之苦
2009年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其著为《饮水词》,后多称作《纳兰词》。他的词作大多沿袭了南唐后主李煜哀怨凄婉的词风,但也不失如苏、辛一般苍凉豪宕的边塞咏史之作。这是与他的人生际遇是息息相关的。因此,通过词作来分析容若一生所体验的"求不得"与"爱别离"之苦,对于研究与掌握词人的写作状态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聂韬
关键词:纳兰性德仕途
基于Starfabric总线的实时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2008年
介绍了Starfabric总线的主要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6416)的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实现了DSP与Starfabric总线间的双向高速实时数据交换。
聂韬王建国陈颖
关键词:实时信号处理FPGATMS320C6416
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与文明互鉴——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暨“文明互鉴与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4年
在百余年前“西学东渐”及其引发的东西方之间冲撞、交流和镜鉴的跨文明交流生态之中,中国外国文学学科应运而生,跟随时代不断发展。当代的世界景象依旧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动荡之中,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需要更明确的视角与立场,以有效回应愈发复杂的东西方互涉,勇于承担异质文化间交流互鉴的重任。针对这一重要的学术考量,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主办了第十一届理事会暨“文明互鉴与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9月20至22日在成都顺利召开。
李亚飞聂韬保雨晨
关键词:外国文学异质文化西学东渐跨文明有效回应
秦汉时期墨学衰落缘由探析被引量:1
2011年
墨学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思想精华对现代化建设仍有着启迪作用。但从秦汉以来墨学就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思想文化流派存传于世。本文从时代背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状况、与各学说特别是儒学的内在联系等方面探讨墨学衰落的社会历史原因。
聂韬
关键词:墨学衰落儒学
基于StarFabric总线的实时信号处理卡设计与实现
随着航空电子系统的任务量日益庞大,系统对信号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包括大容量的数据、高度复杂的算法和实时运算速度。因此,基于高速传输总线技术的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研究、设计及实现对目前的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
聂韬
关键词:TMS320C6416FPGA实时信号处理
文献传递
“何必”曰“利”:孟子仁义观再探——以先秦义利的互训、对立关系为线索
2024年
《孟子》首章中“王何必曰利”的表述,在后世围绕“义利之辨”的儒家经学阐释以及当下学界的相关讨论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过往研究多聚焦探讨与阐发孟子之“利”的具体指涉,这可能是受限于宋明儒家之后一直流行未蔽的孟子被“圣化”之风。然而,当我们将孟子的辟利之举置于先秦普遍义利互训的关系,即孟子所处的诸子论辩语境之中进行考察,孟墨二者的仁义观在“利他”性上呈现了较大的差异。以此重新审视《孟子》中的诸多记载,及孟子“何必曰利”的仁义之道,我们发现孟子不仅在思想层面排除“利”的负面内涵,也无可避免地将“利”的正面指涉———包括合理正当的“利他”动机,一并与“仁义”相隔离。此举让孟子之仁义既难达到“形而上”之利他的哲学高度,也使其“形而下”的施行范围受限于战国征战环境,受制于伦理纲常,无奈于国家强弱和大小,甚至在那些更为在乎如何权衡“利”的战国学者们眼中,成为诸侯王、谋士们借“仁义”之名来遮盖其“自利”之实的工具。
聂韬
关键词:利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